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

2021-10-14 22:10王衍军
健康之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开放手术术后康复

王衍军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3月收治的84例脊柱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脊柱微创组,各42例。脊柱微创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对照组行开放式手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脊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脊柱微创组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技术可有效降低脊柱创伤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脊柱功能,缩短康复进程。

关键词:微创手術;脊柱创伤;开放手术;术后康复;脊柱功能

脊柱创伤是临床常见的损伤类型,脊柱周围神经及血管密集,若不及时治疗和修复,可严重影响患者运动与感觉功能,致残风险较高。手术是治疗脊柱创伤的较可靠方式,但是开放术式创伤大,限制因素多。本研究旨在分析微创技术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4例脊柱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脊柱微创组,各42例。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胸腰椎骨折。脊柱微创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26~71岁,平均(48.52±22.43)岁;其中腰椎骨折26例,胸椎骨折16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27~71岁,平均(48.95±21.89)岁;其中腰椎骨折27例,胸椎骨折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手术方法

1.2.1 脊柱微创组

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气管插管全麻后,调整为俯卧位,垫高胸部,使腹部悬空,消毒铺巾后;C臂X光机下,定位损伤部位,于患椎弓根外侧作纵向小切口后,钝性分离、扩张肌肉软组织,暴露损伤位置;以椎弓根探子开道,C臂X光机下置入经皮椎弓根螺钉,经皮植入塑性棒,撑开复位创伤部位,检查复位满意后,收回工作通道,关闭切口,放置引流管。

1.2.2 对照组

行开放减压复位内固定术:麻醉及术前准备同对照组,根据术前影像学诊断资料,于后正中线作10~12 cm切口,分离棘突旁组织,复位、修复损伤位置,置入椎弓根螺钉及钉棒系统进行复位与固定,并进行减压、植骨等处理,检查满意后,关闭切口,放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相关指标监测

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

1.3.2 脊柱功能评估

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脊柱功能情况,ODI数值越大(0为正常),表明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脊柱微创组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OD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脊柱创伤具有致残率高等特点,严重损伤者需及时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对神经组织进行减压,恢复局部解剖结构。但是传统开放术式的创伤性较大,术后康复速度慢,局限性较强,需进一步优化手术方案。近年来,微创技术发展迅速,为脊柱创伤治疗带来了新的途径。

微创小切口减压等微创术式在脊柱创伤治疗中应用较多,可通过小切口及C臂X光机透视,完成脊柱修复及稳定性重建,治疗效果可靠,与开放式手术相比,手术效果更为可靠,术后ODI显著低于开放术式,脊柱功能更佳。本研究发现,脊柱微创组术后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可知微创术后患者脊柱功能更佳,疗效可靠[1]。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脊柱微创组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微创术式可有效降低手术出血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离院。

综上所述,微创技术可有效降低脊柱创伤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脊柱功能,缩短康复进程,治疗脊柱创伤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张宏志,西中海,宋传祥,等.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2020,26(35):94-96.

猜你喜欢
开放手术术后康复
输尿管结石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
自拟中药方剂对痔疮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跟骨骨折两种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初步分析
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经皮肾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部分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比较
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与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对照研究
心理干预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围术期全期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观察
心理干预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