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腹股沟疝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1-10-14 22:10段玉然
健康之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

段玉然

摘要:目的:分析成人腹股沟疝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成年腹股沟疝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組给予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切口平均长度、术中失血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切口平均长度、术中失血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年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腹腔镜疝修补创伤轻,可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

成年人腹股沟疝是常见的外科疾病。近几年来,腹股沟疝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无张力疝修补术常采用腹腔镜下开腹无张力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1]。本研究选取我院成年腹股沟疝患者70例,探讨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现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成年腹股沟疝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32~78岁,平均(48.55±2.51)岁。观察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32~76岁,平均(48.51±2.56)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经气管插管麻醉后,在患者脐带下作1.5 cm长纵形切口,切断腹直肌前鞘,用手指、腹腔镜及套管针分别切开腹膜外间隙,形成CO2气腹,保持腹压12~14 mmHg,切断腹膜,分离疝囊,如为脂肪组织或脂肪瘤,将斜疝囊伸入内环;直肠疝位于直肠三角区域,应切除大脂肪瘤;腹腔疝和腹膜前脂肪组织应该与直疝三角完全分离,并暴露耻骨结节和耻骨梳状韧带;前腹膜间隙应分开,补片压平固定;补片应尽可能平放于精索上,可用腹膜钉或缝线将其封闭;麻醉结束后4~6 h进行持续氧疗,术后切口处用加压盐袋压迫6~8 h。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切口平均长度、术中失血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切口平均长度、术中失血量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46.72±1.25) min、下床时间(2.14±0.23) d、切口平均长度(1.24±0.11)cm、术中失血量(21.21±2.52) ml,低于对照组的(59.13±4.92) min、(3.25±1.14) d、(4.55±1.04) cm、(32.45±3.12)ml,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P<0.05。

3讨论

腹腔镜下疝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具有术后疼痛小,疼痛持续时间短,恢复时间短等优点[2]。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以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为主,手术空间较大,但切口过长,组织损伤大,易引起慢性疼痛、感觉异常等并发症,直接影响康复效果。此外,成人常伴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硬膜外麻醉后易发生尿潴留、尿路感染。在腹腔镜疝修补术中,阴囊气肿是常见的并发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腹腔镜下CO2气腹压力过高,内窥镜下腹膜前间隙手术时腹膜受力不均。据报道,有经验的医生在腹腔镜下行疝修补术可以将腹膜缺损降到最低。防止阴囊肺气肿需要手术助手在患侧阴囊上按压,然后排出未处理的CO2,术后2 d左右气肿会自行吸收。

综上所述,成年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腹腔镜疝修补创伤轻,可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伟.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分析[J].人人健康,2019(18):31.

[2]赵保民.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9):23.

猜你喜欢
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疗及效果评析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对比微创手术与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