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总苷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药理作用

2021-10-14 22:19刘灿灿
健康之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药理作用临床疗效

刘灿灿

摘要:目的:研究白芍总苷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4月治疗的慢性湿疹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实验组采用白芍总苷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处颜色、皮损厚度、瘙痒程度以及皮损硬度低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芍总苷治疗慢性湿疹可以减轻患者湿疹相关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慢性湿疹;白芍总苷;临床疗效;药理作用

湿疹为多种因素导致皮肤出现瘙痒症状的皮炎类疾病,临床上依据其发病特点分为慢性、亚急性以及急性期[1]。慢性湿疹一般局限而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容易复发。病原因复杂,多为内外因素相互作用。患者往往是过敏体质,这种过敏体质与遗传因素有关,故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病。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芍总苷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药理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1月~2021年4月余我院治疗的慢性湿疹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实验组男46例,女44例;年龄19~70岁,平均(42.5±5.45))岁;病程0.6~11年,平均(7.50±2.11)年。对照组男45例,女45例;年龄18~68岁,平均(42.45±5.4)年;病程0.6~12岁,平均(7.32±2.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处均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国药准字H10940095)涂抹,每天2次。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国药准字H10970410)治疗,每天1次,每次1片(10 mg),口服。观察组采用白芍总苷(国药准字H20055058)治疗,每天2次,每次0.6 g,口服。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湿疹症状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症状评分:根据严重程度对患处颜色、皮损厚度、瘙痒程度以及皮损硬度等分别赋分0~3分,症状积分为各项症状评分之和。治疗效果分为治愈(症状积分减少95%以上)、显效(症状积分减少61%~95%)、有效(症状积分减少20%~60%)与无效(症状积分减少20%以下)。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湿疹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患处颜色、皮损厚度、瘙痒程度以及皮损硬度评分比较,P>0.05。实验组治疗后患处颜色、皮损厚度、瘙痒程度以及皮损硬度低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慢性湿疹是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由急性湿疹及亚急性湿疹计延不愈而来,也可由于刺激轻微、持续而一开始就表现为慢性化。慢性湿疹皮损一般局限,有浸润、肥厚和粗糙,呈对称分布,伴有明显瘙痒,病情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内部因素可能包括慢性感染病灶、内分泌及代谢改变、血液循环障碍、神经精神因素和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等;外部因素可能包括生活环境、接触化学物质等。

白芍总苷对免疫细胞的增殖或分泌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能调节T细胞亚群平衡,使失调的细胞或体液免疫恢复正常。白芍总苷可具有多重药理作用的特性,可浓度依赖性地及机能依赖性的双向调节T、B细胞的增殖,促进或抑制IL-1、IL-2及腫瘤坏死因子的产生,调节T淋巴细胞Th/Ts亚群的平衡,抑制白三烯B及一氧化氮的产生。白芍总苷目前已广泛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表明白芍总苷具有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处颜色、皮损厚度、瘙痒程度以及皮损硬度都得到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白芍总苷治疗慢性湿疹可以减轻患者湿疹相关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傅浩.白芍总苷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2020,40(6):105-106.

猜你喜欢
药理作用临床疗效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枇杷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板栗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橘红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