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2021-10-15 09:24孙丹丹
康颐 2021年14期
关键词:骨科护理效果研究

孙丹丹

【摘要】目的:研究在骨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指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护理,分成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取预见性护理指引和常规护理,比较组间最终所获得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各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护理管理质量得到良好提升,患者依从性也明显增强,疼痛程度显著减轻,患者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最终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指引,可使臨床护理质量显著提升,减少术后患者发生的并发症,加快身体康复速度。

【关键词】骨科护理;预见性护理指引;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018

骨科是临床重要科室之一,该科室所接收的患者多数为骨折,因此需要手术治疗,而由于手术创伤性过大,加之骨折后恢复期较长,多数患者会存在过度焦虑恐慌情绪,进而会降低患者的依从性,增加临床护理难度和风险[1]。为进一步提高骨科护理质量,本文中对其患者治疗期间开展了预见性护理指引,并将其应用效果在下文中进行了详细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筛选我院骨科2018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患者30例,将所纳入的患者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15例,观察组患者中有9例男和6例女,年龄均值为(52.5±2.2)岁;对照组有8例男与7例女患者,平均年龄(52.0±2.1)岁。组间资料对比存在较小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指引,(1)风险分析:护理前要全面掌握骨科护理存在的护理问题、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严重程度、认知度以及依从性情况,根据分析结果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规范岗位管理:要根据工作需求以及工作人员的自身能力合理安排岗位,在确保各岗位环节责任制划分的基础上,并能使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自身能力,最大限度提高临床管理质量。(3)心理认知教育:及时掌握患者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给予患者针对性的认知教育使患者能够正确认知疾病和治疗,提升患者的认知度;并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安慰和理解支持,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的焦躁情绪,提高患者的配合度;(4)意向转移镇痛:术后通过语言交流、收听音乐以及看书看报等非药物镇痛护理,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严重疼痛者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并要加强患者术后的患肢保护处理,将患肢适当抬高,以便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程度及疼痛症状的作用;(5)呼吸护理:每日要定期对患者进行排痰处理,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清除,确保呼吸畅通,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6)引流护理:要做好患者引流管的固定处理以及卫生管理,同时要密切观察引流量以及引流颜色等,确保引流安全性及效果;(7)压疮预防:每日要定期对患者进行体位调整,对于受压部位要采取按摩以及涂抹润肤膏,调整体位期间要减轻操作幅度,避免严重摩擦增加压疮发生概率。

1.3观察标准

两组护理管理质量、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运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评定,总分值为10分,评分越高表示指标越好。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详细记录对比。术后疼痛程度运用视觉模拟(VAS)量表进行评定,最高分值为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重。

1.4统计方法

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0.0,两组计量数据资料运用(x±s)描述及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n(%)/x2检验,当两者数据对比差异达到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差值显示(P>0.05);护理后两组结果对比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及患者依从性均得到显著提高,患者疼痛程度也明显减轻,发生的并发症较少,最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组间指标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下表1、表2。

3 讨论

骨科所接收的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且具有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多以及疼痛严重等特征,而由于受到病痛折磨,加之多数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度,致使患者会存在过度焦虑恐慌情绪,因此也会增加临床护理治疗难度,影响患者的疾病治疗效率[2]。为进一步提升骨科患者的疾病治疗效率,此次研究中对其患者护理中添加了预见性护理指引,并获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该护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加强风险评估,及时掌握护理中以及患者自身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而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并采取人性化的岗位划分措施,使护理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热爱自身岗位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认知教育,最大限度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身心舒适度和对疾病的认知度,缓解患者过度焦虑恐慌情绪;并通过加强疼痛护理、呼吸道护理、引流护理、压疮护理等一系列干预,最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身体康复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最终能够使患者的身体得到尽早康复,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3]。

综上所述,在骨科护理中开展预见性护理指引,可使临床护理质量显著提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身体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桂芬.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应用价值的相关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9,17(4):119-150.

[2]钟赛琼,朱燕妮,郑彬娜.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8(3):128-130.

[3]秦红连.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166-167.

猜你喜欢
骨科护理效果研究
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院内预防骨科患者压疮中的应用研究
案例教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研究
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方式及效果研究
对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教育效果的实验研究
骨科护理中康复锻炼的应用研究
AIR jordan的品牌传播效果研究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社会组织助力弱势儿童教育的运作模式及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