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时代背景下老人家庭护理需求与社区支持对策研究

2021-10-15 12:26卫婷占荣超
康颐 2021年14期
关键词:老人新时代背景慢性病

卫婷 占荣超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护理与社区支持對老人的慢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康复干预,观察组采用家庭护理与社区支持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分析,观察组护理效果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

针对于老年慢性疾病采用家庭护理与社区支持的方式,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康复,不良反应低,安全有效,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慢性病;新时代背景;老人;家庭护理需求;社区支持;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032

所谓慢性疾病就是指一种慢性的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它具有发病隐匿,病程漫长,病情迁延长期无法愈合的特征。并且它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多样,还有些疾病目前为止并没有完全被确认下来[1]。如果不加以干预治疗,拖到最后会形成记性性质,严重的话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不规律的饮食方式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了老年慢性病的数目不断攀升。针对于老年慢性疾病采用家庭护理与社区支持的方式,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康复,不良反应低,安全有效,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康复干预,观察组采用家庭护理与社区支持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家庭护理与社区支持的方式,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在61—92岁之间,平均年龄(75.8±13.14)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在60—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48±12.41)岁,所有患者无精神病史,能够配合医生完成研究,所有护理征求了患者家属同意,拥有完整的患者临床信息[2]。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慢性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家庭护理与社区支持的方式,具体护理手段如下:

1.2.1提高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

(1)医院应加强对护士延续性护理的培训,让电话访问力度得以增强。并且相关的额工作人员应该对慢性病老人开展相关的健康知识教育。(2)社区通过健康教育与宣传随访不断加强,深入了解患者的生活信息以及病史档案等等。高度观众慢性病老人。制定有效合理的护理计划。(3)加强慢性病老人赡养人的观念,常常参加社区的医务活动,应督促老人服药;(4)慢性病老人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

1.2.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社区应建设完全慢性病老人档案,优化管理模式,根据调查显示,社区慢性病老人仅有47.63%定期体检,社区应定期对老人展开体检工作。必须要高度关注并关心高龄老人的健康问题。如果缺乏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校方合作的模式,让在校生积极参与到义诊当中来。实现互利共赢。

提高社区护理人员人数,对社区现有人员展开专业有效的培训。在社区应该加大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的力度。增加更多的医护人员。定期对已有的护理人员展开医学培训。让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工作能力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实施医护绑定式服务团队模式。该模式是一种以全科医生为首诊,在其他医务人员的共同协作下,制定健康手册,培养健康专员,完善居民健康管理平台,与患者签约并实施规范化管理的服务团队模式。

1.2.3完善相关居家护理政策与加强社区支持重视

(1)应构建一套完整的居家护理质量管理系统。目前国内相关的资料依然十分匮乏,社区对于慢性病老人的照护没有相应的质量监测,导致无法满足慢性病老人的护理需求。通过建立起专业化居家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对慢性病老人生活服务水平。

(2)慢性病老人的照护应得到国家更高的重视和支持。若无可行的顶层制度设计和合理的公共政策,就无法实现跨部门合作模式,也就无法实现对老年疾病的有效防控。严重阻碍了营造良好的健康氛围。如果只凭借社区支持也是杯水车薪,独木难支。一旦国家支持,形成医院-社区-疾病防控中心等共同支持体系,更好地帮助于慢性病老人的实现护理。

1.3观察指标

(1)护理效果:显效,无任何并发症;症状消失。有效: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在护理效果上,观察组护理效果远远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十分明显(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我国属于人口基数相对较大的国家之一,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了我国目前严重缺乏相关的护理资源。由此可以呈现出我国慢性病老人家庭护理具有十分严峻的状态。由于我国的长期护理照护仅仅停留在入门阶段。并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这项工作。

居家护理具有一定的延续性,通过患者的家庭提供有效合理的照护来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对慢性疾病展开有效干预。达到除去疾病的一个目的。且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需逐步建立和优化“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居家护理服务体系来进一步通过将国内的医疗服务体系展开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让护理模式具有长期性和延续性。在中国传统观念和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下,结合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来说,老人以及家庭照护者更乐意接受结合社区支持的中国式长期家庭护理。通过对社区护理的完善和优化,大大促进并支持了慢性病老人的家庭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康复,不良反应低,安全有效,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尚秀萍.社区家庭医生在慢性病治疗服务中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5):163-164+167.

[2]何暑.家庭医生团队“三师共管”社区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09):205-206.

*通讯作者:占荣超,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普爱院区)。

猜你喜欢
老人新时代背景慢性病
慢性病管理对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乡镇和谐统计的构建
四十一岁的“老人”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快乐学习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社区老人终身体育的促进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业投资问题分析
故乡,长不大的“老人”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