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10-15 12:43沈昊敏
康颐 2021年14期
关键词:负面情绪心理护理生活质量

沈昊敏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月来本院肾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122例,将单数号患者作为对照组(n=61),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将双数号患者作为实验组(n=61),实验组患者在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对比不同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分数与焦虑自评分数的影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均下降,同时观察到实验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长期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负面情绪;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073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衰患者治疗的首选治疗手段。很多患者对血液透析认识错误,加上过度紧张,治疗周期长,费用昂贵,疾病带来的痛苦等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无法完全配合血液透析,影响了血液透析的效果,降低疗效和整体依从性。因此,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而且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1]。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医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2例血液透析患者,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肿瘤、精神障碍及临床资料不全者。将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n=61)和实验组(n=61),对照组中男31例,女30例 ,年龄在33~72岁,平均年龄(56.37 ± 2.98)岁;实验组中男24例,女37例,年龄在34~73岁,平均年龄(56.82 ± 3.04)岁。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透析护理,即基础性护理、透析治疗、控制并发症等。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强化心理护理。具体的方式为:

(1)透析前心理护理:透析前全面评估患者对透析相关知识的认识,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耐心向患者解释透析流程、目的与意义,及时改变患者的错误认识,让患者充分意识到透析能发挥“人工肾”作用,延缓肾功能衰竭,引导患者以正性心态对待透析。

(2)透析中心理护理:透析时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保护患者血管通路部位肢体,协助患者摆好舒适体位,密切关注患者反应,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鼓励患者主动反映自我感受,并给予相应处理。

(3)透析后心理护理:透析结束后做好血管通路的护理,指导患者自我保护血管通路,对使用动静脉内瘘作为通路的患者,需叮嘱患者局部压迫2h,并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皮肤状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发生感染。对采用临时深静脉置管的患者,需告诉患者置管期间禁止沐浴,若置管部位有红、肿、热、痛等反应,需立即上报处理。

1.3观察指标

(1)负面情绪:采用焦虑评分量表(SAS ),抑郁评分量表(SDS)进行评价[2] ,SAS在50分以上即表示伴有焦虑症状,50~59分为轻度,60~69分为中度,69分以上为重度;SDS 在53分以上即表示伴有抑郁症状,53~62分为轻度,63~72分为中度,73分以上为重度。(2)生活质量:采用 GQOL-74 量表实施评定[3],主要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4个维度,前3个维度均包含5个因子,最后一个包括4个因子,上述4个维度计分方式为各个因子得分相加,计分范围为 20~100 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时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负面情绪改善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各种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通常采用血液透析可以维持患者生命,但患者因承受生理及心理的双重压力而失去治疗的信心。心理护理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通过心理支持、健康宣教、情景治疗等措施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减轻消极情感状况,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思,陈蕾竹,白桂林.舒适护理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 [J].贵州医药,2020,44(12):1997- 1998.

[2]贺晓芬,王静,李彬彬.心理护理干预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罕少疾病雜志,2019,26(04):95-96+107.

[3]侯雪莲 ,陈茹青 .心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 心理状态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 ,32(06) :935-936.

猜你喜欢
负面情绪心理护理生活质量
细节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对改善惠州市精神病患者家属负面情绪的效果观察
“负面情绪”并非一无是处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法律案件中的法理和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