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标准化护理流程用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

2021-10-15 12:43苏琼琳
康颐 2021年14期
关键词:抑郁情绪焦虑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ICU标准化护理流程用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月我院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ICU标准化护理流程。经过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后,观察组SAS(焦虑自评量表)以及SDS(抑郁自评量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标准化护理流程应用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ICU标准化护理;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083

ICU是医院内部专门收治危重症疾病的重要场所,为其在第一时间内保障生命安全[1-2]。随着生活水平质量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改变。每年患有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呈直线上升趋势,重症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终末期表现,临床可见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等,如果得不及时,将会导致患者错失黄金救治时间,增强死亡风险。因此,需要医院对患者进行一个合理有效的治疗的方案的同时,予以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本研究中以2019年2月-2021年1月我院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对象,探讨ICU标准化护理流程用于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9年2月-2021年1月我院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40-78)岁,平均(61.97±12.12)岁。观察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39-75)岁,平均(62.32±11.79)岁。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ICU标准化护理流程。具体操作:

1.2.1 常规护理模式

护理人员予以患者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等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嘱咐患者按时上床睡觉,保障患者充足睡眠;定期予以患者叩背护理,促进痰液排出,保证患者呼吸顺畅。

1.2.2 ICU标准化护理流程

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关于重症心力衰竭的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发病机制,注意事项等,以及患者的生活习惯、病情严重程度等,针对性予以患者护理干预,规范护理时间、护理内容、护理次数等。该疾病的患者会出现紧张、焦躁、抑郁、害怕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抵触治疗,加剧病情严重性,会后续的护理工作增加难度。因此,需要护理人员予以患者心理干预,运用温和的语气开导患者,耐心帮助患者解决难题,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此外,护理人员也应该加强患者家属的相关疾病的宣教,以此来增加患者的配合度。医院内部建立质量监控,由护士长为组长定期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评估以及检查。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SAS、SDS评分越低说明临床护理效果显著。采用 4 级评分法:重度焦虑:≥70 分;中度焦虑:60~69分;轻度焦虑:50~59分;正常:<50分。(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包含生理机能、躯体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等维度,评分为百分制,得分越低说明生存质量越差。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护理前比较,b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前SF-36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重症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终末期表现,是指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从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急剧降低,甚至危及患者身心安全,多数患者临床病症为劳累性呼吸困难、咳嗽、喘息时伴有哮鸣音[3-4]。此病发病机制是由于心室重塑,而心室重塑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导致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變化。这些变化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凋亡,胚胎基因和蛋白质的再表达,心肌细胞外基质量和组成的变化情况。本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采取CU标准化护理具有众多优势:可以有效缓解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能够弥补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是由于标准化护理模式是以临床护理路径为基础,在护理质量、护理流程等进行完善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它主张以人为本,予以患者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心理以及生理起到双重保障作用。

综上所述,ICU标准化护理流程应用在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姝研,王晶,安宁.标准化镇静护理方案在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9):52-54.

[2]马静,李小燕.标准化护理流程对心力衰竭患者急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3):155-156.

[3]候慧会,马月珍,张淑娴.优化基础护理流程对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5):115-116.

[4]丁慧芳,祝丙华,张宁,等.标准化流程管理在ICU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防控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0,231(11):43-46.

作者简介:苏琼琳(1992.9.24-),女,汉族,湖南娄底,本科,护师,研究方向:ICU护理。

猜你喜欢
抑郁情绪焦虑生活质量
焦点解决护理对颈椎病患者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效果研究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发病6个月以上性早熟女童与在校女童社交焦虑及抑郁情绪差异研究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高校生命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应对策略
团体音乐治疗对于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