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配合要点分析

2021-10-15 12:43于世祥
康颐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

于世祥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护理中的预防效果及配合要点。方法:选择于本院行碘造影剂辅助增强CT扫描患者共400例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月-2020年8月期间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检查期间予以对照组基础护理,予以观察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增强CT扫描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碘造影剂安全性知识掌握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增强CT扫描后碘造影剂总不良反应率为0.00%,碘造影剂安全性知识掌握度为98.50%、护理满意度为99.00%,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增强CT扫描检查中的实施,可在检查前健康教育实施及检查后留观措施优化后,积极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率风险,保障检查实施安全。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护理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090

增强CT扫描是现阶段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类CT成像技术,可在造影剂辅助下提升人体局部组织成像质量及成像分辨率,以便为不同疾病类型患者提供高质量影像学诊断资料,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显著,但受造影剂性化学性质影响,导致患者或面临程度不一的多类型不良反应,应采取护理措施进行积极预防[1]。因此,为分析优质护理在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护理中的预防效果及配合要点,特设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患者常规CT平扫结果均提示需经增强CT扫描明确病情;(2)患者增强CT扫描造影剂均为碘造影剂;(3)患者均在明确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碘造影剂过敏者;(2)护理配合度极差者;(3)合并CT扫查禁忌证者。

选择于本院行碘造影剂辅助增强CT扫描患者共400例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1月~2020年8月期间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取随机数字抽选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组200例。

两组患者性别占比一致,男女比例均为1:1,年龄区间20~80岁,平均(50.02±5.41)岁。患者基线资料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检查期间予以对照组基础护理,即在增强扫描CT前行常规碘造影剂过敏检测,待确认患者无过敏反应后安排增强CT扫描。检查等候期间,由护士告知患者检查中碘造影剂注射方法及预后留观须知事项,待检查结束后要求患者留观1h确认无异常后离院,如留观期间发现不良反应则需立即予以处理。

予以观察组优质护理:(1)检查准备:需在完成碘造影剂过敏检查后,依据患者年龄、既往过敏史、呼吸系统疾病史及皮肤病史检查后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风险进行评估,并在留观室内准备相应药物急救箱及急救设备。需明确8岁以下及65岁以上人群为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高发人群。(2)健康宣教:由于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多为急性不良反应,即碘造影剂注射1h内即可发生,症状类型多样,且有研究指出部分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或与碘造影剂注射后自身心不良心理情绪所引发。故在增强CT扫描实施前,需就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类型及早期症状表现向患者进行详细说明,其后予以患者心理引导,缓解检查前不良心理情绪,并在检查实施中予以患者言语引导及鼓励,稳定检查期间心理情绪变化。(3)预后留观:虽然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多为急性反应,但仍有一定比例患者反应类型或在1h后出现,故针对碘对比剂不良反应高风险人群应适当延长留观时间15~30min,待确认无误后,准许离院,且留观期间还需实开展心理引导,缓解检查所致患者不良情绪表现,保障患者检查预后安全[2-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增强CT扫描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碘造影剂安全性知识掌握情况差异。

碘造影剂安全性知识掌握情况采用科室自制问卷表测评,测评内容包括碘造影不良反应类型、反应程度、预后处理方式等内容,问卷总分为60分,于患者增强CT扫描后留观期间填写,得分46~60分为掌握,31~45分为基本掌握,<30分为未掌握。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差异性统计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如数据差异性对比结果为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碘造影剂总不良反应率对比

观察组增强CT扫描后碘造影剂总不良反应率为0.00%,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碘造影剂安全性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碘造影剂安全性知识掌握度为98.50%、护理满意度为99.00%,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研究指出增强CT后碘造影剂高不良反应风险诱因主要为留观时间不足及风险评估措施缺乏,故应在增强CT护理实施中,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完善。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增强CT扫描后碘造影剂总不良反应率为0.00%,碘造影剂安全性知识掌握度为98.50%、护理满意度为99.00%,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优质护理在增强CT扫描检查中的实施,可在检查准备期间对各类碘对比剂不良反应高风险人群进行区别,其后可在检查前健康教育及心理引导实施后,使患者在明确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知识后,以平和心态接受检查;检查结束后,通过对不同人群预后留观时间针对性延长,从而提升患者不良反应临床发现率,以便在及时干预后,降低患者严重不良反应风险,并配合心理疏导,减少不良反应心理诱因影响。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增强CT掃描检查中的实施,可在检查前健康教育实施及检查后留观措施优化后,积极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率风险,保障检查实施安全。

参考文献:

[1]汤艳华.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预见性护理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9):187.

[2]杨子.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接受CT增强扫描患者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9):130.

[3]霍然,先蓉,何其舟.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引起不良反应的护理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5):2790-2792.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
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对比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抗凝药治疗的影响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