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采用心理护理对并发症的观察

2021-10-15 13:13况育蓉张煜
康颐 2021年14期
关键词:基础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心理护理

况育蓉 张煜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应用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回顾10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资料,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组,两组均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小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病情转归。

【关键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并发症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14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儿科病,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变化快。疾病发生后,患儿多存在咳嗽、发热、腹泻以及鼻咽喉不适等多种症状。疾病多因病毒感染导致,这与小儿机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免疫功能较差,更容易被病原菌侵入诱发感染存在直接关系[1]。临床认为,在疾病发生后第一时间实施有效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避免感染进一步加重,消除感染诱发的症状。但考虑到患儿年龄较小,还需在患儿发病后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护理,调节患儿身心健康水平,促进患儿疾病转归[2]。本文主要对比不同护理的应用效果,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回顾10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资料,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有男32例、有女18例,年齡1-8岁(4.59±2.11)岁。观察组有男30例、有女20例,年龄1-7岁(4.34±2.18)岁。两组数据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结合疾病表现,为患儿提供发热护理、皮肤护理以及遵医嘱治疗等基础护理。观察组联合心理护理,第一,建立友好护患关系。考虑到患儿年幼,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看见陌生的人会有不安情绪产生,护士需鼓励家属持续安抚患儿情绪,消除患儿的恐惧情绪。护士自己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时,需始终维持微笑、温柔、大方的态度,需主动和患儿交流,抚摸患儿小手、小脸蛋,让患儿尽快熟悉自己,塑造友好的护患关系。若患儿年龄较大,具备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护士需主动和患儿说话,引导患儿沟通,尽可能采用患儿可以理解的语言,与患儿进行童稚的交流,让患儿明白打针、吃药都是为了治病,让患儿的不舒服消失,提升患儿的治疗意愿。第二,转移注意力。因疾病治疗涉及到打针、吃药等一系列治疗操作,这些操作对患儿不够友好,患儿会感受到一定的生理疼痛,所以存在哭闹、不配合等不良情绪,护士需充分理解这些不良情绪。尽可能使用护理推车乘装治疗物品,物品上尽可能覆盖盖子或是遮盖,避免患儿看到这些治疗物品,诱发应激状态。在为患儿提供治疗前,主动给予玩具、动画片以及图画书等,联合患儿家属转移患儿注意力,迅速轻柔的完成穿刺、注射或静滴等治疗操作,尽量不要让患儿看到针头、针管等物品,避免患儿产生反射性疼痛或是反射性应激。若患儿年龄较大,则可列举表现优异的病例,鼓励患儿学习表现优秀的小哥哥或小姐姐或小妹妹或小弟弟,激发患儿的胜负欲与成就感,并在完成治疗操作后,主动夸奖患儿,让患儿感受到成就感。还可给予患儿一朵小红花或是小玩具作为奖励,提升患儿的幸福感与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包含恶心呕吐、皮肤过敏以及神经功能异常。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

2  结果

观察组有2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8例发生并发症,两组并发症率比较有差异(P<0.05)。见下表1。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儿科病,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变化快,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指病原菌侵入人体,导致患儿的鼻腔、咽喉部位发生炎症,继而诱发一系列症状。该病在小儿、成年人以及老年人中均有发生,但小儿与老年人属于高发群体。该病具有一定传染性特点,还可诱发严重并发症。该病主要在冬春季节或是天气骤变时发生,疾病主要通过飞沫进行传播,或是与患者接触导致疾病传染。但是,相较于成年人,小儿患病后的病程更长,治疗难度明显更高。从生理角度上分析,这与小儿年龄幼小,机体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相关。但从护理角度上看,小儿年纪小,对医院环境不熟悉,且打针治疗存在疼痛症状,患儿疼痛敏感度较强,所以治疗依从性不高,继而影响疾病整体治疗效果。还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在疾病发生后第一时间实施有效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避免感染进一步加重,消除感染诱发的症状。临床有研究指出,心理护理可调节患儿的情绪状态,纠正患儿的治疗态度,促使患儿配合治疗。心理护理主张基于患儿年龄特点与情绪特点,安抚患儿,给患儿留下良好的印象,尽量减少针头与注射器在患儿面前出现的频率,积极转移患儿注意力,迅速完成治疗操作,减轻患儿的身心不适症状[3]。

由上可知,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可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黄留霞. 舒适护理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康复的促进效果探讨[J]. 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2):57.

[2]陈云. 舒适护理联合针对性心理护理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5):36,58.

[3]谢素华. 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提高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配合度的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7):117.

猜你喜欢
基础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心理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髋关节置换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的价值
临床基础护理落实现状调查分析与策略应对
有创呼吸机的临床护理体会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的近期疗效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