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评分干预留置针拔管的观察

2021-10-15 13:13李秀梅杨洁沈丽萍杜倩
康颐 2021年14期
关键词:疼痛评分

李秀梅 杨洁 沈丽萍 杜倩

【摘要】目的:比较以疼痛评分拔除留置针和常规拔除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风险。方法:2021年1月至4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拔除留置针(留置时间3~4天),观察组依据患者疼痛评分大于3分拔除留置针,比较两组的外周静脉留置针在整个留置期间,发生静脉炎为主要结局指标。结果:观察组依据患者疼痛评分大于3分拔除留置针,无静脉炎发生。结论:留置针留置时间依据疼痛评分大于3分拔管,以患者为中心,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增加患者舒适感。

【关键词】留置针;疼痛评分;留置时间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144

外周静脉留置针(简称留置针)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留置针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静脉输液工具[1-2]。在其使用过程中会导致静脉炎、堵管、渗液、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3],其中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静脉炎的发生会增加患者的不舒适感.延长住院时间,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目前在临床留置针留置时间通常为3~4天,针对我科使用留置针静脉输液引起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静脉炎:静脉壁内膜的炎症。分为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拔针后静脉炎五种。

INS分级(国际静脉组织):

0级:没有症状

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红肿

3级:包括2级、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4级:包括3级、可触及的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1英寸、有浓液流出。

1  方法

我科于2021年1月至4月对收治的40例静脉输液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20例均按留置针操作规范穿刺。一组对照组计划拔管(患者穿刺部位无红肿、无渗血且静脉输液通畅,留置针留置3~4天拔管),另一组观察组采用疼痛评分拔管(疼痛评分大于3分,但穿刺部位无红肿、无渗血且静脉输液通畅留置针留置1~2天也予拔管)。每例样本需跟踪随访,随访时长为从入院第1次留置针穿刺至第1根留置针拔出后48 h。

留置针穿刺与管理要求:(1)穿刺护士资质:要求从事静脉输液实践工作2年以上。(2)留置针:同一留置针厂家,同一型号为22G*19mm。(3)穿刺部位限定为上肢手臂。(4)固定:穿刺完成后,使用3M透明贴膜进行无张力固定,延长管呈U形固定.防回流夹的位置在延长管中下导管的1/3处,延长管末端使用医用胶布采取高举平台法进行无压力固定。(5)维护:在留置针留置过程中,贴膜如有松动、潮湿,则及时拔除。冲管及封管,冲管液规格限定为5 ml,统一采用预充装置,采用脉冲手法冲管,并正压封管。(6)其他:按照《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4]相关要求执行。疼痛评分:0~10分,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较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

2  结果

静脉输液对照组计划拔管(患者穿刺部位无红肿、无渗血、无渗液且静脉输液通畅,留置针留置3~4天拔管),发生静脉炎:1级12例,2级4例,3级2例,4级2例。

观察组采用疼痛评分拔管(疼痛评分大于3分,且穿刺部位无红肿、无渗血、无渗液,静脉输液通畅留置针留置1~2天也予拔管),无静脉炎的发生。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依据疼痛评分拔管对降低静脈炎有效,增强患者舒适感,体现以人为中心。

3  分析与讨论

静脉留置针输入血管刺激性药物前后要用生理盐水冲管,如谷红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高渗液如20%的甘露醇、营养液、脂肪乳、氨基酸、能量合剂及缩血管药物等对血管刺激性大,易引起静脉炎,缩短留置时间,在输入这些药物除20%的甘露醇时应减慢输液速度同时应在输液过程的中间输入。穿刺部位选上肢静脉,最好在手背或前臂背侧穿刺(痛觉较前臂掌侧弱)。密切观察留置针有无静脉炎的先兆,重视患者主诉,按照疼痛评分拔管,以患者舒适为主,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Rickard C M,Ray-Barruel G.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 assessment:beyond phlebitis[J].The Lancet Haematology,2017,4(9):e402-e403.

[2]孙红,王蕾,关欣,等.全国部分=三级甲等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0):1232—1237.

[3]Marsh N,Webster J,Larson E,et a1.0bseⅣational study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 outcomes in adult hospitalizedpatients:a multivariable analysis of 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 failure[J].J Hosp Med,2018,13(2):83-89.

[4]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1-4.

猜你喜欢
疼痛评分
原发性典型与不典型三叉神经痛MVD的疗效分析
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音乐综合干预疗法对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疼痛评分及应激因子表达的影响
综合疼痛护理干预在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疼痛中的影响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病历书写情况分析及对策
三种不同镇痛技术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比较
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研究
针灸在痛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治疗预后的影响研究
干预在游离皮瓣移植术术后的应用
舒适护理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