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降低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价值分析

2021-10-15 13:13浦梦俭
康颐 2021年14期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静脉炎护理干预

浦梦俭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降低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到2020年8月收治的静脉留置针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静脉留置针;静脉炎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150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输液方式,能够减少患者被反复刺穿的痛苦,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较为广泛[1]。但在静脉留置针过程中,受到护士操作手法和就患者身体情况等多方面的影响,容易导致患者产生静脉炎,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效果。本研究取我院2019年9月到2020年8月收治的静脉留置针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护理干预对降低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9月到2020年8月收治的静脉留置针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n=37例)。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范围为19~63岁,平均年龄为(41.5±3.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范围为18~65岁,平均年龄为(43.5±2.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距,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留置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处理,针头与皮肤呈15°~30°的角进行刺穿,见到回血后降低角度将刺穿推进1~2mm之后抽出针心,使用专业敷贴固定导管针,并记录患者的输液信息。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其一,评估可能导致患者静脉炎的危险因素,针对患者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使用药物情况等,采取针对性的静脉炎预防措施,降低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概率。静脉炎的致病因素主要有输液量多、输液浓度高和输液刺激性高等,其中,老年患者的机体抵抗能力较弱,因此,需要加强老年患者静脉炎的预防力度。其二,在对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时,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型号小和针头短的留置针,降低患者局部血管壁的损伤。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根据情况更换输液部位,避免患者同一部位反复刺穿引发静脉炎。其三,在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患者的刺穿部位进行消毒,确保一次性完成刺穿,并将留置针固定妥当,避免针头摆动损伤患者的静脉造成静脉炎。其四,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用药实施干预,注意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不同药物之间发生排斥反应。

1.3疗效判定

对比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将静脉炎发生情况分为三个级别,静脉刺穿部位发红且无疼痛症状为一级,静脉刺穿部位红肿伴随疼痛症状为二级,静脉刺穿部位红肿伴随疼痛并出现条索状病变为三级,级别越低表示患者静脉炎发生程度较轻。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产生数据均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当P<0.05表示组间有差距,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主要由不锈钢芯、软外套管和塑料针座组成。在静脉留置针刺穿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当套管送入血管之后将针芯抽出,进行外套管留置输液[2]。静脉留置针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防止药物之间发生反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静脉留置针虽然具备很大的优势,但也容易出现一定的并发症,如套管装置出现回血、留置部位的肿痛、静脉炎和血管方面的炎症,其中静脉炎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最高,严重影响静脉留置针的治疗效果。因此,在静脉留置针中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概率十分重要。常规护理虽然能够确保静脉留置针操作的顺利进行,但对静脉炎的预防效果不足,对静脉留置针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综合护理是能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静脉炎预防措施,并实施更加专业化的静脉留置针操作,减少患者的痛苦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对降低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显著,这一结论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相同[3]。因此,护理干预在静脉留置针患者的静脉炎预防中具有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左萃红, 陈慧艳.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366(49):152-153.

[2]范霞等. 临床护理干预对减少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437(16):114-114.

[3]王小利等. 局部護理干预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降低静脉炎发生率的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000(027):92-92.

[4]朴春善. 优化改进式护理干预降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发生率效果观察[J]. 医学美学美容, 2019, 028(017):139-140.

猜你喜欢
静脉留置针静脉炎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与预防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艾滋病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配合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的护理分析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与护理进展
消化内科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