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脾贴治疗脾虚型泄泻临床疗效观察

2021-10-15 13:43江艾岭任良娟代黎楚鑫
康颐 2021年14期
关键词:观察临床疗效

江艾岭 任良娟 代黎 楚鑫

【摘要】目的:探讨温脾贴对脾虚泄泻治疗效果及意义所在。方法:选择2020年02月~2021年01月,在我院治疗,且确诊为脾虚泄泻的患者,共计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温脾贴特定穴位贴敷法;观察两组治疗结局。结果:干预30 d后,观察组疗效90.0%较对照组73.3%显著(P<0.05),联合温脾贴治疗脾虚泄泻效果佳;联合治疗组中医证候量表结果、脾虚泄泻-SSS得分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温脾贴能改善脾虚泄泻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对其辅助治疗效果佳。且经对比发现,整体治疗有效率高达90.0%,可谓是一种简单高效,成本低廉的治疗手段,临床应用值得肯定和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温脾贴;脾虚型泄泻;临床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25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02月~2021年0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且确诊为脾虚泄泻的患者,共计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温脾贴特定穴位贴敷法。对以上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信息进行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研究对象之间具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 3 ~ 5 次,多达 10 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红白细胞,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腹痛,无发热。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脾虚泄泻诊断标准者;(2)年龄范围:18岁至75岁者,不限男女,具独立行为能力;(3)了解研究目的,自愿签知情同意书者;(4)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霍乱等;(5)无严重的肝、肺、肾等疾病者。

1.4干预方法

1.4.1对照组

行中西医结合治疗。选择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减,每日1剂,饭前30 min内服用,一个疗程为7天,治疗2个疗程。西药处方为蒙脱石粉,每日3次,连用半月。指导患者日常生活有规律,情绪平稳,严防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做到并坚持饮食均衡,不吃粗纤维不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硬燥的食物。

1.4.2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制温脾贴,该处方由干姜、白术、五味子(醋制)、吴茱萸(醋制)、蜀椒5种药物组成。将其混合均匀后,打磨成粉,然后加入如下辅料:料酒、大蒜、蜂蜜,混合物料经搅拌后加入适量温水,做成直径约1cm的原型药块。使用时,借助专用穴位贴胶将其置于特定穴位上,针对性释放药效。同时,对脾俞、神阙和天枢等穴位进行贴敷,每周三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

1.5疗效观察

1.5.1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常,病原学检查阴性;好转:大便次数及水分减少,全身症状改善,大便镜检脂肪球或红白细胞偶见;未愈:大便次数及水分减少未改善或症状加重。

1.6统计学处理

数据管理采用Excel,统计学处理及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获得的计量数据用(x±s)表示。分别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分类资料的组间对比),t检验(计资料组间比较),P<0.05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对比结果

所有纳入研究受试者中,观察组治愈3例,明显改善13例,稍微缓解11例,无改善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3例,明显改善11例,稍微缓解9例,无改善7例,总有效率80%;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P<0.05)。具体结果见表1。

2.2 2组中医证候量表对比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提示药物治疗有效;经组间对比,治疗后2差异明显,说明具统计学意义(t=-2.81,P<0.05)。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结果见表2。

2.3 2组脾虚泄泻得分对比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治疗后2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4.88,P<0.05),且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体结果见表3。

3 讨论

泄泻是临床的一种常见病,中医泄泻包含证型较多,其中,脾虚。泄泻是最常见的症型之一。《景岳全书·卷二十四》[2]指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亏虚则其受纳与运化水谷无力, 聚水成湿, 积谷为滞, 清气不升, 浊气不降,两者混杂而,遂成泄泻。脾胃虚弱是泄泻发病的主要原因,故而健脾在中医药治疗本病中独具特色,占关键地位。

温脾贴处方,由干姜、白术等5味药,组方精良,是基于理中丸、四神丸与川椒共同配伍调配制成。方剂中,干姜善于温阳通络,可以祛寒止泻,同时可以升举阳气,达到健脾,理气,止泻的多重功效;方中白术,功擅健脾益气,消肿止泻,另外可以补燥利湿,对腹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整体而言,白术与干姜配伍,辛开苦降,川椒性溫,不仅可散寒止痛,又可温补脾胃,和干姜辛热散寒相得益彰,共助散寒理气;五味子,醋制以后,收敛补肾止泻功能加强。各种药物配伍使用,可起到健脾益气,散寒止泻、止痛的多重疗效。

综上所述,自制温脾贴能改善脾虚泄泻患者的症状和病情,对其辅助治疗效果佳。且经对比发现,整体治疗有效率高达90.0%,可谓是一种简单高效,成本低廉的治疗手段,临床应用值得肯定和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

[2] (明)张介宾著. 景岳全书.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4.

*通讯作者:楚鑫,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观察临床疗效
思维绘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