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影响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2021-10-15 13:43付立臣
康颐 2021年14期
关键词:危险因素脑梗死

付立臣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进展性脑梗塞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10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含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7例以其为进展组,非进展性脑梗死35例以其为非进展组,对比两组在年龄、血脂、高血压、病史及颈动脉狭窄等各方面的差异,分析不同危险因素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生比例,从而对影响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进展组在糖尿病史、入院时体温、入院时高血糖、入院时白细胞计数、颈内动脉狭窄及颅内动脉狭窄六项指标与非进展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脑梗死发生部位:进展组侧脑室旁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比例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 结论:糖尿病史、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及体温、颈内动脉及颅内动脉狭窄为影响进展性脑梗死的关键危险因素,并且侧脑室旁及腔隙性脑梗死更容易发生进展性脑梗死。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255

本文选取我院 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10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风险因素,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10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含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7例以其为进展组,非进展性脑梗死35例以其为非进展组。其中进展组患者年龄在56~72岁之间分布,平均年龄(63.21 2.15)岁,含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2例,非进展组年龄在56~73岁之间分布,平均年龄(63.43 2.17)岁,含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及性别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P>0.05。

纳入标准:患者诊断经头颅CT或MRI证实符合对应病型诊断标准。

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方法

患者入院72h内对患者各项信息进行登记及记录[1],整合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观察指标

(1)病史;(2)吸烟史;(3)饮酒史;(4)入院时体征(血压、体温、血糖);(5)入院时白细胞计数;(6)高血脂;(7)动脉狭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x2检验,对计量资料“x±s”行t检验,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以P>0.05表示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进展性脑梗死单因素分析

经对进展性脑梗死单因素分析,其中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在糖尿病史、入院时体温、入院时高血糖、入院时白细胞计数颈内动脉狭窄及颅内动脉狭窄上对比P<0.05,其它项上对比无明显差异,详情见表1。

2.2 脑梗死发生部位对比

进展组与非进展组脑梗死发生部位对比在侧脑室旁及腔隙性脑梗死两项上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它项上对比P>0.05。详情如表2所示。

3 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几率约为26%~43%,属于较为常见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亚型,但其对患者生命健康影响极大[2]。随进展性脑梗死病情发展,局限性脑缺血及神经功能缺失等症状也呈阶梯式加重[3]。因此,需加强对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加以控制从而降低进展性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缓解病情发展[4]。经对相关危险因素的风险,其中体温升高对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存活有一定影响,从而可能造成局部组织乳酸堆积,而脑梗死患者血糖升高可能为应激造成,而通过对脑梗死部位的分析得出,其中侧脑室旁梗死更有可能发生进展性脑梗死[5]。

参考文献:

[1]焦航,田步先. 凝血功能檢测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中的价值[J]. 健康大视野,2021(2):113.

[2]苏小明,王立忠. 氢溴酸樟柳碱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对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医刊,2021,56(3):296-300.

[3]宋杨君. 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J].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8):53-56.

[4]康国栋. 丁苯酞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老年进展性脑梗死的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6):1074-1076.

[5]魏小兰. 阿司匹林辅助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109-110.

猜你喜欢
危险因素脑梗死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怎样治疗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儿童与成人外伤后脑梗死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