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产后出血,预防产后出血

2021-10-15 13:43闫丽萍
康颐 2021年14期
关键词:产程产后产妇

闫丽萍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284

相关调查显示,作为临床过程中妇产科的常见问题之一,产后出血对于产妇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基于此,长期以来,妇科医疗人员始终对该问题表示出了较高的关注度,继而有效推动了产后出血治疗与护理方法的合理调整,旨在进一步实现产妇健康的保障。然而,由于医疗知识掌握水平相对较为匮乏,部分女性对于产后出血问题的了解仍不够全面,从而导致其在遇到产后出血问题时往往难以有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实现对于护理工作的有效配合,且其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难以合理实现对于产后出血问题的合理预防。在本文中,研究人员针对产后出血问题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方法,旨在进一步实现孕期女性健康的保障。

1 什么是产后出血

总的来看,作为妊娠期女性常见问题之一,产后出血往往可对女性群体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在临床过程中,将胎儿分娩结束后的24h产妇阴道流血量>500mL或剖宫产后产妇流血量>1000mL的现象统称为产后出血。医疗人员指出,作为妊娠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产后出血往往可對产妇生命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从致病因素的角度来看,在临床过程中,常见的可诱发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包括产妇凝血功能异常、软产道损伤、胎盘滞留以及宫缩乏力等。在临床过程中,若不能及时对该问题进行合理纠正,则往往不利于产妇血容量的保障,继而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 产后出血的预防要点

2.1积极做好产前保健工作

为了合理实现对于产后出血问题的合理预防,在怀孕期间,孕妇应积极做好孕检工作的合理开展。在此期间,针对存在贫血问题的孕妇,应在医疗人员的指导下合理实现对于饮食结构的合理调整,从而有效实现对于贫血问题的合理纠正。与此同时,针对贫血情况较为严重的孕妇,在怀孕期间可以遵医嘱进行生铁宝等药物的使用,从而合理实现对于自身健康情况的有效控制。

2.2有效落实产后观察工作

在分娩完毕后,产妇应积极做好对于医护工作者的合理配合,从而有效实现对于自己身体状况的合理观察。在这一问题上,相关数据显示,通常情况下,医生应在产后0.5h、1h、1.5h以及2h时对产妇进行合理观察。与此同时,在产后1d内,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病房的巡视工作,以便有效实现对于产妇健康的合理保证。在此期间,产妇应积极配合医疗工作者的相关工作,确保对心率、血压以及血流量等指标进行合理的监测,继而实现对于产后出血问题的及时发现与合理处理,以便实现对于相关问题的合理解决。

2.3引导产妇开展母乳喂养

相关数据显示,对于产妇而言,在产后及时进行母乳喂养有利于实现对于产后出血问题的合理规避。在这一问题上,相关调查显示,产后母乳喂养有利于帮助产妇实现宫缩的合理刺激,对于其子宫功能性的恢复具有良好的推动价值。在这一问题上,医疗人员指出,通过合理做好对于母乳喂养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有利于实现对于产后出血问题的规避,同时有利于实现新生儿生长所需营养德黑兰满足,对于母婴健康的维系均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2.4做好分娩过程中的指导

研究人员指出,软产道损伤与胎盘滞留是诱发产后出血问题的重要因素,而这些问题往往与分娩期间产妇的不配合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基于此。在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产妇的合理指导,以便帮助产妇实现分娩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有效降低软产道损伤的发生几率,从而有效实现对于产后胎盘的合理处理。在具体做法方面,首先,对于顺产产妇而言,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产妇用力方式的合理指导,从而帮助产妇有效实现对于新生儿的合理娩出,降低分娩过程中其对于 体力的消耗量。其次,在分娩期间,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对于产妇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有效做好对于产妇的鼓励工作,以便进一步引导产妇实现分娩信心的合理构建。再次,针对不同产程阶段,医护人员应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其中,在第一产程阶段,应引导孕妇适当进行营养的补充;在第二产程阶段,应有效实现产妇实现对于腹压的科学应用;在第三产程阶段,应注意做好对于产妇出血量问题的密切关注。最后,医护人员应有效实现对于产妇分娩情况的合理记录,以便为后续护理工作的合理开展与产后出血问题的有效规避提供指导。

2.5选择正规医院进行分娩

大量数据显示,现阶段,很多私人诊所与不具备接生资格的小医院也开展了相应了孕产医疗服务工作。对此,医疗人员表示,此类机构的工作人员往往并未接受过系统的孕产知识学习,从而导致其在帮助产妇进行分娩的过程中容易对产妇造成损伤,从而增加了产后出血问题的发生几率。基于此,对于产妇而言,其在分娩前应积极组好对于医院的科学选择,选取具有正规行医资质的医院进行分娩,以便为自己与新生儿的健康点的坚实的基础与保障。

2.6遵医嘱进行药物的使用

据不完全统计,对于产妇而言,在产后恢复阶段,若服用阿司匹林与华法林等血液稀释类药物,则往往有可能导致其出血问题的加重,继而不利于产妇健康的充分保障。针对相关问题,研究人员指出,孕妇在产后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工作。在此期间,严禁孕妇私自进行药物的使用,应严格遵医嘱进行服药,从而有效降低产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对于妊娠期女性而言,为了进一步实现其产后健康的合理恢复,医疗工作者应积极引导其对于相关孕产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正确了解产后出血问题及其预防方法,以便确保产妇在产后可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自身进行合理干预,继而促进子宫功能的有效恢复,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几率并有效实现对于产后出血情况的有效控制。总的来看,对于产妇而言,为了合理实现对于产后出血问题的预防,其在怀孕期间应积极做好与医疗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严格遵医嘱进行体质的调整并在分娩过程中有效配合医疗工作者,以便进一步实现自身健康的保障。

猜你喜欢
产程产后产妇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延伸化助产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心理状态及产程的影响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