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2021-10-17 20:12王卉杨金才
外语学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导论外国文学英美

王卉 杨金才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大连 116044;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08)

提 要:外国文学课程处于中外交流和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因此课程思政的任务就显得格外突出。 本研究以“英美文学导论”课程为例,从学生、教师、教学背景和教材建设4 个方面讨论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理论和实践。 研究提出,外国文学的课程思政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思政作用;课程的思政建设要与历史语境相结合;教材的编写应该兼顾思想内容和学术内容。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抓好思政课程建设,落实“立德树人”任务。 高校的专业课应该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做好课程思政工作。 “课程思政”指“在所有课程中,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努力发掘课程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坚持有机融合和春风化雨的原则,在系统、科学地进行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开展理论传播、思想引领、价值引导、精神塑造和情感激发的教育方式”(张荣军汤云晴2020)。 课程思政的实质是一种课程观,旨在将思政的内容和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的各个环节和层面。 我国外语教育肩负着“培养外语人才,服务国家对外战略”的重大责任和使命,无论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还是“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离不开优秀的高素质外语人才(杨金才2020a:49)。 因此外语教学要积极落实课程思政的理念,承担立德树人的使命。 课程思政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现,也应该落实在具体的外语专业课程中。 高校为英语专业学生所开设的“英美文学导论”课程就肩负着这种责任和使命。

“英美文学导论”是高校英语专业三年级的专业必修课,课程以英美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为学习材料。 文学是人类文化、信仰和传统的载体;它是现实的反映,是艺术的产物,更是意识形态的窗口。 西方意识形态对文学发展的要求是,在自诩为文明优雅的西方和假想为暴力愚昧的他者之间划出一道巨大的鸿沟,同时称颂前者为人类的尊严、自由和自治所做出的努力。 这也是外国文学作品与生俱来的使命。 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在《英语的崛起》(The Rise of English)中认为,文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有用的社会工具。 然而文学的主要目的不是利他主义,它是资本主义社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征服下层阶级的工具(Eagleton 1983:19)。 但英美文学一直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传统课程,对培养合格的英语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程通过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和赏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批评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更是学生接触外来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能够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2018 版的《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指出,“以‘英语文学导论’为例,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文学作品导读,还包括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接受美学、后殖民批评等现代西方文学分析与批评理论”(曾艳钰2019:4)。 《指南》明确了英美文学课程的重要作用,并为英美文学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英美文学导论”复杂的教学内容和重要的教育意义要求,其教学不能简单地从国外“拿来”或“移植”,而是需要有一个思想意识的过滤过程,有必要进行语言意识形态的甄别与文化价值取向的鉴别”(杨金才2020b:12)。 这就要求我们在高校英语专业开设外国文学课程时深刻地意识到文学作品中独有的西方的立场和观点,让其中经典的故事、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为我所用的同时,也警惕其西方意识形态立场的渗透。以“英美文学导论”课程为例,思政的内容应该贯彻到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等各个层面,也涉及到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1 从心理分析的视角看学生在课程思政中的地位

外语课堂思政虽不同于思政课程,但同属于育人内涵部分,同样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从心理分析视角看,课程思政要求任课教师将学生作为主体,这就表明思政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再是单一的“传授——接收”模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主导——主体”关系(张荣军汤云晴2020),理想的授课方式也是诉诸学生无意识的柔性施教(沈贵鹏2018:67)。 无意识心理作用的原理表明,强势的目的性、权威性、控制性常常会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无法达成预定目标,如果将目的性潜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无意识心理作用的感染、陶冶和认同作用,就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徐锦芬2020:57)。 在“英美文学导论”的课堂上,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在思政中的作用被强调,课程还引入读者反映论(Reader Response Theory,RRT)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 RRT 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会帮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更多地参与讨论和享受自由,而教师只是通过问题和任务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性和批判性的反应。

RRT 教学理论起源于读者反映论的文学批评方法,该教学法中的反应指对被赏析和阐释的文本的智力和情感反应。 以学生为中心的RRT学习方法在“英美文学导论”的课堂上收效良好。美国文学部分的一节内容是美国自然主义作家德莱赛的小说《嘉莉妹妹》,小说以嘉莉妹妹进城闯荡为线索,聚集起众多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出19 世纪的美国以金钱为代表的社会价值观对其追求者的身心影响。 教师在课程设计时会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Bloom 1956),其中在知识和理解层面的问题将帮助学生对作者和作品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作以充分的了解;分析和综合层面的问题将针对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作品主题和艺术特色等发问;而评价层面的问题则可以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进行探讨。

虽然德莱赛的小说是以19 世纪的美国社会为背景,并且书中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都在一定程度上违背诗性真实和诗性正义的原则,也由此引发诸多争议,但是在当代中国社会的语境中学习该作品仍非常有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今时代无可避免地步入消费文化的时代,消费本身已经成为文化的主导力量,《嘉莉妹妹》中有关消费的描写及其传递的观念就值得学生深思和讨论。 教师应该在授课中引导学生意识到消费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摒弃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和物欲膨胀的思想,也借此机会培养学生高贵的品格、高尚的追求和高雅的情操。 这些正面的思想和积极的观点都不应该以生硬的说教方式强加给学生,而应该通过学习和讨论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悟出道理,形成认识,从而达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的目的。 由此,RRT 式的“英美文学导论”课程通过问题驱动的方法,按照既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产生理解,强调“陶冶、暗示、体验、移情、感染、模仿、认同等无意识教育”(沈贵鹏2018:67),由此达到课程思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2 从有效教学理论视角看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作用

有效教学理论主要是研究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与我国古代教学观所强调的自我体悟相比,有效教学观更强调教师的作用,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任务对教师的价值引领能力和意识形态工作水平提出新的要求。外语教育面对的是外来的语言、文化、思想,外国文学课程中涉及到的文学文本都不是单纯、空白和中立的,而是负载着一种或多种意识形态立场和观点。 因此,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师首先要确立坚定的立场和信念,并且将自己的价值观念渗透到课程设计和讲授的各个层面。 教师首先应发挥思想过滤器的作用,积极引导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就英美文学课程而言,教师在选择、讲授和阐释文学作品时不应该盲从西方的批评理论和立场观点,而应该努力构建中国立场,形成中国观点。 教师在构思课堂时首先须考虑的问题是:文学文本中嵌入的意识形态动机是什么;我们应该以如何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潜藏其中的意识形态立场;又应该以如何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和立场。

另一方面,教师所领悟到的深刻含义和正确观点如何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是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关键,也是有效教学关注的核心。课程思政效果无法通过强制性、权威性、盲从性和随意性的教学方式取得,而应该贯彻有效教学中倡导的“动机观、个体观、生成观和反思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而形成正确的观点、态度、价值和信仰。 这种满足学生需要,调动学生参与的有效教学可以通过在课堂上采用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的手段来实现。

将CDA 的文本解读方法应用到“英美文学导论”的课堂上,能够指导学生由文本的关注转向其中问题的探讨,并由此透视文本中的意识形态立场和观点。 例如,英国文学的一节学习内容是狄更斯的《双城记》,故事中最动人的篇章莫过于西德尼为了成全露西和查尔斯而从容赴死的情节。 西德尼所表现出的人性光辉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激进行为和复仇心理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也彰显出狄更斯的仁爱、忍让与宽恕的人道主义思想。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经历深刻的精神洗礼,这有助于他们形成包容和宽厚的品格,一定程度上会纠正当代大学生过于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感动之余,课程还要引入CDA 的方法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文本的着眼点,即小说最后一章有关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描写。 批评话语分析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社会性(Fairclough 1992:9),因此文本的阅读将会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身份相结合。 由此,学生们对狄更斯的立场和观念会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他们不仅会看到一个为受苦受难的普罗大众摇旗呐喊的狄更斯,也会看到一个在轰轰烈烈的民众革命面前瑟瑟发抖的狄更斯。 作者的资产阶级立场和局限性也显而易见。 学生们也能够站在意识形态的高度对英美等国家的资本主义文明进行再审视。 在这种“转念一想”的再思考中,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也会得到实践和锻炼。 在运用CDA 的方式赏析文学作品时,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思辨能力也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思政和思辨是相互启迪和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应首先从价值观引领入手,引导他们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认同。

其次,教师可以在英美文学作品的讲授中植入中国元素。 在“英美文学导论”的课程中应该有意识地以中西文化对比的方式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以中国的立场和价值观念审视西方文化和文明,并且由此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英美文学导论”课程设计出具体的教学环节来体现课程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关注,例如借助埃兹拉·庞德的诗歌和诗学观点探究中国文学和哲学对英美文学的影响,由此以文学和文化比较的方式探究文学中关注的人类普遍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外语教学单一以外输入为主的知识传递课程模式,实现中英两种语言的跨界思考,将语言能力培养与文化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教学目标融为一体(杨金才2020a:50)。

“英美文学导论”课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机融入中国元素,使学生在言说西方人文精神的同时,学会用英文表达中国的价值取向。 课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中外文明对话,由此他们才会摒弃盲目的崇洋和一味的“拿来”,正确传递中国声音。 通过这种比较文学式的学习和研究,学生们逐渐学会用审视的眼光看待西方的文化,不再轻易盲从西方思想理论和文学表现形式,这同时也为其“讲好中国故事”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达到课程思政的目标。

3 从社会学视角看课程思政的实施语境

教育的“立德树人”使命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迈入新时代,开启新阶段;新文科建设和数字人文的兴起都为外语专业的发展提供独特的时代背景,也为外国文学课程的思政任务赋予鲜明的特色。 外国文学课程的思政建设要与历史语境相结合,特别是新文科背景下的外语专业建设。“新文科”之“新”包含着通识教育理念一贯秉承的融合交叉主张,同时又消除传统文科仅仅作为人文素质课程输出者的局限(严程2020)。 通识教育倡导的学科互动以及培养学生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理念,正是新文科背景下教育建设的重要目标。 文学研究本身具有跨学科的属性,经典的历史、哲学、心理学和新兴的政治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都可以在文学中找寻到踪迹。 文学教育和教学兼具专业和通识的两种属性,也符合新文科的特点。 外国文学课程完全可以通过通识课程进行学科交叉来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相统一的全人教育课程思政目标。

“新文科”之“新”还体现在文理交叉的特点,科学技术被应用到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中。 新文科背景下外语混合式教学能够打破学科壁垒,将先进的科技应用于教学。 混合式教学通常来说会包括4 个环节。 首先是以慕课为代表的线上教学资源,可以讲述文学的基本史实、知识和概念,学生可以通过课下自主学习掌握该部分内容;其次是教师的课堂讲授,主要处理具有挑战性和高难度的问题;再者是课上讨论环节,主要聚焦于课堂讲授问题所衍生的重要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等,该环节也是通过柔性教育的方式让学生体悟思政元素的重要步骤,也是思政育人作用的重要体现。 最后是课后总结环节,学生通过该环节实现自我总结和审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英美文学导论”课程为了能够让学生吃透文本且领悟精髓,必然会在课堂上安排一些分析和讨论的环节,由此无法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文本的精讲和细读。 因此课上课下以及线上线下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还可根据外语学科的授课特点建立VR 实验室等人工智能教室,“将课程思政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发挥信息技术或者语料库等在教学中的作用”(王雪梅何艳华2020:6)。由此,新文科背景下的外国文学教学能够将数字人文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重组,真正实现人文和科技兼具的“全人”的培养目标。

4 从话语的视角看课程思政的教材建设

教材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紧密关系毋庸置疑,而“意识形态是通过话语的手段对人类的灵魂进行重塑,将自身转化为人类的无意识,并且在其行为中发挥着隐秘的作用,借此机会使自己得以彰显”(段发明2013:21)。 教材也是在一定的话语秩序下形成的文本,其价值判断的特征无法避免。就其作用而言,教材是教师在课堂上落实教学内容和思想内容的重要手段,对于教学活动的意义尤为重要。 由此在新时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浪潮下,外国文学的教材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编写的全过程。

教材“是在特定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和价值信仰的规约下建构形成的学科话语,社会价值、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在教科书话语的生产、传播和使用过程中广泛渗透,构成教科书话语实践的一个必要条件”(王攀峰2019:54)。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该学术内容和思想内容并重,做到最优秀的内容,最积极的价值和最清晰的结构相结合。 “英美文学导论”教材的内容须包括4 个部分。 首先,在教材的前言部分应该把编写的原则和理念交代清楚,引发学生对教材和学习的兴趣;其次,在内容大纲的基础上应该设有思政大纲,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等要素融入到教材的学科知识当中。 再有,在教材内容的文学知识、概念和选读的基础上注入时代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在内容的选择方面应该保证文学史的完整以及文学知识和概念的全面,同时关注到价值观念的渗透和思想道德的树立。 最后在课后练习部分辅以补充拓展及选择性学习板块,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教材应该以问题和习题方式引导学生对文学中深邃的思想、高尚的道德、优秀的价值观做出反思,同时也将中国文化和文学的部分适当植入,通过比较文化和文学的方式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作为一种话语,教材最典型的特征是复调性,中西方的学术话语和意识形态话语始终处在相互斗争的状态中,同时也相互影响和渗透。 而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我们在教材的编写中要学术和意识形态两种话语并重,不可偏废其一。

5 结束语

在我们所处的21 世纪,科技的发展带来观念的更新,我国的外语教育也要贯彻和落实新文科的教育理念,实现外语教育和教学的科技化和跨学科发展。 但是所有的“创新”都要在“守正”的基础之上,我们要坚守的就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和信念。 外国文学课程处于意识形态和中外交流的前沿阵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因此课程思政的任务就显得格外突出。 课程思政意味着从单纯的教学活动到教育过程的转变,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转变,注重传递课程的文化、思想和精神维度,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并非一蹴而就,因此外语课程思政的有效性也是潜移默化的,外国文学课程的思政教育不能急功近利,而应该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猜你喜欢
导论外国文学英美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评《工程管理导论》(书评)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浅析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模糊处理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新媒体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
使公民有道德: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