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1-10-18 09:14解娜王建发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0期
关键词:库巴心肌病缬沙坦

解娜,王建发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心内科,河南 新乡453000)

扩张型心肌病又被称为充血性心脏病,是一种原发性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脏单侧或双侧心腔出现进行性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受损[1]。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临床常采用药物治疗来缓解扩张型心肌病的症状,如通过β受体阻滞剂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等[2]。研究[3-4]表明,目前临床常用的缬沙坦、依那普利等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阻止疾病的发展,但却无法降低扩张型心肌病的死亡率,预后效果不理想。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是新兴的脑啡肽酶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具有舒张血管、排钠利尿等功效,是重要的心力衰竭治疗药物[5],但目前关于其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7~70岁,平均 (61.87±5.31)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6~69岁,平均(62.17±5.07)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②神志清醒,无研究药物过敏史;③近1个月内未接受过相关治疗;④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签字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冠心病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②血压<80/50 mm Hg;③神志不清,存在研究药物过敏史;④非自愿参与研究。

1.3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扩血管、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厂家: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23156)治疗:口服,2.5~10.0 mg/次,1次/d;实验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J20190002)治疗:口服,12.5~50.0 mg/次,2次/d。两组均根据病情从小剂量逐渐增加到最大耐受剂量,4周为1疗程。

1.4评价指标①临床疗效:显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提升2级;有效:NYHA分级提升1级;无效:NYHA分级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炎症水平: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IL-6(白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③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低血糖、高血钾症、恶性心律失常等)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的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时间 研究组(n=30)IL-6(ng/L)TNF-α(ng/L)IL-6(ng/L)TNF-α(ng/L)治疗前26.98±9.44# 25.97±3.98# 28.32±8.88 26.32±6.29治疗后14.65±3.43* 13.50±2.55* 18.98±5.66 16.65±5.22 t值 6.724 14.450 4.858 6.480对照组(n=30)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以中老年人为多发群体,具有呼吸困难、气急、乏力等临床症状,目前尚未明确其病因,推测可能与病毒感染、基因突变、炎性反应等有关[6]。目前扩张型心肌病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目前临床常用药物的疗效有限,因此,寻找新型治疗药物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近年来,有研究[7]表明治疗心力衰竭的新型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IL-6、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在于,心脏进行性扩张会影响心肌收缩功能,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引发组织损伤,心脏的先天或适应性免疫反应会被激活,释放多种炎性因子,如IL-6、TNF-α等。相关研究[8]表明,TNF-α可以促进心肌炎性反应,加速患者病情的进展。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由脑啡肽酶抑制剂前体和ARB类缬沙坦复合而成,其中脑啡肽酶抑制剂前体是经代谢后的活性物质,抑制内啡肽酶,能够阻止利钠肽降解;而ARB类缬沙坦可以阻断RAAS系统,二者相互作用可发挥协同效应。相比以往的缬沙坦,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延缓心室重构,有效改善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症状,更大程度缓解机体炎性反应[9]。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这是由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具有利尿、扩血管等功效,作用于机体后可以改善心肌重塑,有效缓解扩张型心肌病的症状,相关研究[10]亦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以有效提高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效果。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引发的不良反应与依那普利无显著差异,甚至比依那普利更少,安全性较高。

综上,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库巴心肌病缬沙坦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心肌病的种类有哪些?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
芥末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