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10-18 09:14万涛侯鹏程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0期
关键词:桡侧腕关节桡骨

万涛,侯鹏程

(江西省鹰潭荣济骨科医院 骨科,江西 鹰潭335000)

桡骨远端骨折属骨科常见疾病,好发于老年人[1]。目前,临床多采用钢板固定术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传统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是常用术式,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创伤更小、出血量更少的微创手术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新趋势。改良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钢板内固定术操作简洁,可保留患者的旋前方肌,且对患者的正中神经影响较小[2],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改良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传统组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5.69±5.03)岁;受伤部位:左侧22例,右侧21例。改良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6.41±4.90)岁;受伤部位:左侧26例,右侧17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受伤部位)均衡可比(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常规等检查,使用初步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并予以迈之灵片等进行消肿,待腕关节软组织肿胀减轻后,予以手术。

1.2.1 传统组 传统组予以传统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予以臂丛麻醉,取仰卧位,将止血带绑于患肢附近,在桡动脉与桡侧腕曲肌之间做一切口,约5 cm长,依次将皮肤、皮肤组织切开,将桡动脉与桡侧腕曲肌分别牵向桡侧、尺侧,充分显露旋前方肌,待旋前方肌显露骨折断端切除、骨折断端血肿与嵌入软组织清除干净后,在直视下牵引进行手法复位,使用1~2枚克氏针,暂时将骨折断端固定,使用C型臂透视,确定桡骨高度、掌倾斜、尺偏角,选择长度适中T型解剖锁定钢板,于近端结合孔中,将1枚普通皮质骨螺钉植入,再将1枚克氏针通过锁定孔,植入钢板远端,临时固定钢板,使用C型臂透视,确定钢板长度与位置;将暂时固定钢板远端处的1枚克氏针拔除,使用电钻钻孔,测深后植入锁定螺钉,其余螺钉也依次植入,将暂时固定骨折断端的克氏针拔除,C型臂透视确定骨折复位满意、钢板位置及螺钉长度;松止血带,止血,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术区,清点及确认敷料、手术器械无误,将切断的旋前方肌覆盖钢板缝合,安放皮片引流,依次将皮下组织、皮肤缝合,使用无菌敷料包扎。

1.2.2 改良组 改良组予以改良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予以臂丛麻醉,取仰卧位,将止血带绑于患肢附近,在桡动脉与桡侧腕曲肌之间做一切口,约5 cm长,依次将皮肤、皮肤组织切开,将桡动脉与桡侧腕曲肌牵向尺侧,充分显露旋前方肌、肱桡肌肌腱桡骨远端止点,于桡骨远端附着处,将肱桡肌腱纵向劈开,将切开尺侧部分肱桡肌腱远端切断,旋前方肌也一并进行骨膜下剥离,将其翻向尺侧,显露骨折断端,余下手术过程与传统组一致。清点及确认敷料、手术器械无误,缝合纵形劈开的肱桡肌腱覆盖钢板,安放皮片引流,依次将皮下组织、皮肤缝合,使用无菌敷料包扎。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骨折暴露时间)。②比较两组的腕关节优良率。术后6个月,根据Krimmer标准评估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优为骨折愈合较好无畸形,腕关节活动无障碍及疼痛;良为骨折愈合较好无畸形,腕关节活动轻度障碍,偶有疼痛;差为骨折畸形愈合,腕关节活动具有明显障碍,活动受限,且持续疼痛。计算腕关节优良率。③比较两组的并发症(肌腱激惹、创伤性关节炎、正中神经迟发性损伤等)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围术期相关指标改良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暴露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组,出血量显著少于传统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s)

骨折暴露时间(min)改良组 43 58.40±6.89 19.75±3.35 14.37±2.35传统组 43 73.16±7.15 46.30±6.54 25.36±3.81 t 9.748 23.693 16.099 P 0.000 0.000 0.000组别 n 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

2.2 腕关节优良率改良组治疗后的腕关节优良率为93.02%,显著高于传统组的76.74%(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的腕关节优良率比较[n(%)]

2.3 并发症发生率改良组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例,正中神经迟发性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传统组发生肌腱激惹2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正中神经迟发性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5/43);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2,P=0.430)。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为常发性上肢骨折,占全部骨折的17%,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3]。老年患者体质特殊,不仅易发生骨折,外固定后也易产生松动,故临床多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4]。传统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是以往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常用手术方法,该术式可直视下恢复桡骨茎突长度、尺偏角及掌倾斜,对骨折处进行解剖复位,但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往往不甚理想,术后上肢功能较为僵硬。与传统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术相比,改良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钢板内固定术具有以下优势[5-6]:①该术式入路从桡动脉与桡侧腕曲肌之间进入,将肌腱下腕筋膜切开,打开桡侧腕屈肌肌腱鞘,缩短了骨折暴露时间,手术风险较小,且术中正中神经一直处于桡侧腕屈肌保护下,故对其影响较小,更利于术后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②术后只将切开的肱桡肌腱缝合即可,旋前方肌重建较为简单;③避免切断旋前方肌,可有效阻挡内固定物与屈指肌腱产生摩擦并降低腕背软组织损伤,利于骨折处愈合。本研究中,传统组予以传统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改良组予以改良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显示,改良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暴露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出血量少于传统组,治疗后的腕关节优良率高于传统组(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改良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较传统Henry入路钢板内固定术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改良Henry入路保留旋前方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及骨折暴露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腕关节优良率,且不会明显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桡侧腕关节桡骨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惯量主轴在桡骨粗隆精确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指动脉迂回式供血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复合组织移位组合重建术在复杂性多拇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1.5T与3.0T核磁共振对腕关节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探讨
桡侧腕短伸肌副腱变异1例报告
桡骨头骨折治疗要点
腕部外伤别只看骨折不看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