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2021-10-18 09:14王昭君刘会范张琳饶培玲李婷陈梦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0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血管心功能

王昭君,刘会范,张琳,饶培玲,李婷,陈梦*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心内科,2教育处,河南 郑州450052)

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给患者生活质量、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有报道[1]指出,由于心肌梗死患者对术后康复知识缺乏认知,在术后易出现过度运动、饮食不当、情绪焦虑等情况,影响康复效果,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心脏康复护理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护理方式,有利于提升患者的心功能水平,降低院外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2]。本研究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在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脏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行心脏介入治疗;②患者对治疗方式、注意事项知情同意;③临床资料齐全;④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精神疾病或严重意识障碍者;④自愿退出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2~76岁,平均 (64.12±2.77)岁。试验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51~79岁,平均 (65.14±2.7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健康宣教、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基础护理等。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护理,具体操作如下:①急性期。急性期是指患者进入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CU)开始,直到出院为止的过程。术后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心脏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与患者及家属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护理人员应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心肌梗死发病的主要原因、临床基本表现症状和药物使用方法。在此期间患者的康复锻炼需谨慎、适量,全程需护理人员及家属在场协助并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②恢复期。恢复期是指患者出院后居家治疗到重回工作岗位的过程。为防止患者出院后再次发病,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制定日常生活计划,包括饮食起居、生活运动、心理健康等方面;将预防心肌梗死的方法及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嘱咐患者按医嘱服用药物,提醒患者定期入院复查。③维持期。维持期是指患者重回工作岗位后到患者的精神面貌都保持良好状态的过程。患者进行体育锻炼时可通过自我监测脉搏的方式来衡量运动强度;建议患者选择低强度运动,如每天步行或跑步机跑步10~15 min,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运动后引起的受凉和劳累。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功能指标。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收缩末径(LVESd)。②记录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梗、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等。③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0分为满意,80~89分为比较满意,70~79分为一般,<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的心功能比较干预后,试验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LVEF(%)LVEDd(mm)LVESd(mm)干预前 试验组40 45.22±5.64 63.19±4.21 45.25±3.61对照组40 44.62±5.48 62.74±4.26 45.73±3.56 t 0.483 0.475 0.599 P 0.631 0.636 0.551干预后 试验组40 69.78±6.83* 52.38±3.22* 36.07±3.05*对照组40 55.24±6.08* 57.45±3.76* 41.83±3.43*t 10.057 6.477 7.937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的MACE发生情况比较随访期间,试验组的MACE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MACE发生情况比较[n(%)]

2.3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心肌梗死具有病情进展快、致死率高等特点,患者发病后不仅受自身病情的困扰,还存在较大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3]。通常而言,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康复休养,这期间可能发生肌无力、萎缩等病变,严重者还会导致血容量减少,增加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的可能性,导致心血管系统无法适应外部环境,进而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既往常规护理着重于基础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术后身体康复护理,缺乏系统性的、阶段性的康复护理。研究[4]表明,心脏介入术后实施心脏康复护理不仅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心功能康复,还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研究[5]认为,心脏康复护理是心肌梗死术后心功能恢复的“催化剂”,对改善患者院外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随访期间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心脏康复护理有利于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心功能恢复,有效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研究[6]显示,心肌梗死术后的主要护理方向是防止梗死进一步扩大,减少再梗、心源性死亡、心绞痛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结果亦显示,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获得了绝大多数患者的认可,对后续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价值。

综上所述,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心血管心功能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