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ach慢性病管理模式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

2021-10-18 09:14侯海华李欢欢邢翠翠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0期
关键词:慢性病支气管哮喘

侯海华,李欢欢,邢翠翠

(鹤壁市人民医院 老年医学科,河南 鹤壁458030)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临床中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可逆性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具有可反复发作性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近年来,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在慢性呼吸道疾病中达24.7%[1]。E-coach慢性病管理模式是以行为改变理论(TTM)为指导,遵循慢性病管理流程,将已被循证实践证实的传统健康教练技术(health coaching)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构建形成基于“互联网+”的、系统的、规范的慢性病管理新模式[2]。本研究将E-coach慢性病管理模式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中,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②年龄在18~65岁之间,意识清楚,能正常沟通,配合干预措施的实施;③病历资料完整且病程>1年者。排除标准:①合并致肺功能严重受损的疾病;②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④1年内接受过特定免疫疗法。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 (45.27±9.89)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或中专10例,大专15例,本科及以上9例。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3.19±9.05)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或中专12例,大专13例,本科及以上10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除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外,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合理用药,保持正确的生活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E-coach慢性病管理模式,具体方案如下: (A)组建E-coach慢性病管理团队。由专科护士5名、呼吸内科医师2名及药剂师、心理科医生、营养师、康复师各1名组成,护士负责患者的健康评估、E-coach干预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B)实施。基于官方网站呼吸疾病栏目及微信平台等线上平台进行E-coach管理,检索国内相关文献,依据医院及患者实际,结合管理团队成员经验制定健康教育8个步骤,干预时间从患者入组时算起3个月,实施者为专科护士,配合者为E-coach团队其他成员,具体流程及措施如下:①接触:建立联系,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入组时,患者、家属与专科护士就干预方案进行详细沟通,建立信任关系;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评估其生理、心理状况、生活方式及潜在诱发因素等,与患者、家属共同制定在线管理实施计划及目标。②观察:了解患者健康需求。针对患者情况给予持续、个体化在线指导,及时解答其在居家护理过程中的顾虑。③强化:除及时解答患者问题外,专科护士每周线上随访1次,主要强调药物依从性、生活方式及诱发因素,并以鼓励、关怀等方式强化患者健康计划的落实。④澄清:当出现症状波动、用药依从性降低等情况时,专科护士通过语音、视频等方式帮助患者分析原因,必要时给予指导,促进计划的落实。⑤帮助:动员家属、社区等社会支持系统,发挥团队内药剂师、心理医师的作用,同时鼓励家属参与进来,有条件者取得社区医院的支持,赋予家庭希望及动力,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⑥鼓励:给予患者阶段性认可,认可患者每个时期的进步,提升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⑦教育:开展线上咨询及教育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支气管哮喘管理的知识、居家护理技能等教育支持。⑧引导: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维持,引导患者增强内部动机与目的感,增强健康信念,将健康方案融入生活。

1.3 观察指标①用药依从性:采用支气管哮喘用药依从性量表(MARS-A)[3]进行评估,分数越高,依从性越好,4.5分以上表示依从性好。②哮喘控制情况: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4]评估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分数越高提示患者哮喘控制效果越显著。③生活质量:采用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AQLQ)[5]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受疾病影响程度越低,生活质量越好。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收集以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用药依从性比较干预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比较(±s,分)

分组 n 干预前 干预1个月后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 45 4.36±0.58 4.73±0.75 4.89±0.72对照组 45 4.25±0.77 4.35±0.81 2.309 4.51±0.70 t 0.765 2.538 P 0.446 0.023 0.013

2.2 两组的哮喘控制情况比较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AC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哮喘控制ACT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哮喘控制ACT评分比较(±s,分)

分组 n 干预前 干预1个月后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 45 16.29±4.21 21.67±4.70 25.24±1.20对照组 45 16.34±4.06 20.25±4.03 22.74±2.19 t 0.057 1.539 6.716 P 0.954 0.127 0.000

2.3 两组的生活质量比较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AQL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AQLQ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AQLQ评分比较(±s,分)

分组 n 组 45 干预前 干预1个月后 干预3个月后观察 183.26±23.90 192.58±20.46 206.71±21.05对照组 45 183.97±24.42 187.37±22.89 188.36±22.13 t 0.139 1.138 4.030 P 0.889 0.258 0.000

3 讨论

E-coach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特色是以奥瑞姆自护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促进慢性病康复管理的两个核心因素——对自身健康状况知情且有积极意向参与健康管理的患者和医护团队的作用,并与 “互联网+”相结合的特色管理模式[6]。研究[7]显示,我国支气管哮喘平均临床患病率为2.1%,病死率位于世界第一位,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的致病机制较复杂,目前临床上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但可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控制,并提供专业、科学、系统的护理。

本研究将E-coach慢性病管理模式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通过接触、观察、强化、澄清、帮助、鼓励、教育、引导8个流程及方式,结合互联网,对患者进行护理措施的实施、健康教育内容的输出及强化指导,既有利于住院期间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可保证患者在院外得到科学、有效的延续性护理。研究团队中的专科护士、医师、心理医师、药剂师等可帮助患者从用药、营养饮食、康复等多方面得到科学、系统的护理,满足患者多方面的需要,官方网站呼吸疾病栏目及微信平台等可使患者在居家期间获得最新的健康知识,与护士、医师等建立联系,及时获得答疑解惑,作为院内护理工作的延伸和拓展,使护理不再局限于住院期间[8],同时也可通过健康规划、实施管理、反馈等监督患者健康方案的执行,保证干预措施的实施,提高患者依从性。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为患者及医务人员提供了新的随访模式,有效保证了护理的延续性,提高了护理效率。

综上所述,E-coach慢性病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哮喘控制情况,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慢性病支气管哮喘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