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10-18 09:14陈杏乐李佳王伟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0期
关键词:心肌病针对性心功能

陈杏乐,李佳,王伟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管内科,河南 郑州450052;2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河南 郑州450016)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好发于老年群体中,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室扩大、收缩能力降低,可能出现供血不足现象,多数预后不良[1]。该病在我国发病率为0.013%~0.084%,致死率较高[2]。当前临床多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在治疗过程中配合相应护理干预辅助治疗,效果较理想,对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有积极影响[3]。本研究选取88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8例。纳入标准:①意识清醒者;②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者;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④知情且自愿参与者。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者;②合并恶性肿瘤者;③合并沟通障碍、认知障碍者;④依从性低者;⑤中途退出研究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5∶19,年龄35~76岁,平均(55.65±4.74)岁;心功能分级:6例Ⅱ级,24例Ⅲ级,14例Ⅳ级。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3∶21,年龄33~77岁,平均(54.95±5.31)岁;心功能分级:7例Ⅱ级,25例Ⅲ级,12例Ⅳ级。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予以用药指导、环境护理、病情监测、发放健康宣传册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内容如下:①针对性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积极与之沟通并详细阅读病历资料,清楚掌握其受教育水平、认知情况、接受能力等,进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方式进行一对一宣教,并针对其所提疑问予以详细讲解,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治疗方式、预后等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积极配合治疗。②针对性心理疏导:由于长期受病痛折磨,加之长期治疗经济负担较重,且预后情况不明,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日常护理中可多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其主动表达内心想法,倾听并分析渊源,进而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如患者因经济负担产生不良心理,可为其介绍惠民政策,缓解其心理压力;若患者抑郁情绪明显,可多为其讲述成功治疗案例,或请患者现身说法,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若患者焦虑情绪明显,可为其详细介绍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消除负面心理。③针对性康复指导:在患者出院前,针对其机体特征和病情合理制定康复训练方案,若患者健康状况较好,可指导其进行低负荷、低频率有氧运动;若患者合并消化道疾病,指导其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预防便秘、消化不良等并发症;若患者营养状况不佳,可根据其饮食喜好与习惯,制定营养补充方案,加强营养摄入。

1.3 观察指标①检测患者护理前后的LVEF、脉搏量、心排血量等心功能指标。②利用SF-36量表[4]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涉及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绪角色、总体健康四个维度,满分均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③通过发放回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获取满意度评分[5],满分100分,0~59分为不满意,60~89分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心功能指标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比较(±s)

时间 组别 n LVEF(%) 脉搏量(次/min) 心排血量(L/min)护理前 观察组44 39.49±4.67 43.16±7.49 3.81±1.59对照组44 39.51±4.8 t 0.019 5 43.20±7.38 3.80±1.60 0.025 0.029 P 0.984 0.979 0.976护理后 观察组44 45.96±5.32 55.11±6.76 4.70±1.23对照组44 41.24±5.12 49.88±6.79 4.12±1.24 t 4.240 3.621 2.203 P 0.000 0.000 0.030

2.2 两组的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情绪角色 总体健康观察组 44 83.63±4.51 85.11±4.76对照组 44 71.42±6.84 72.23±6.09 t 9.885 11.053 P 0.000 0.000社会功能83.31±4.51 73.45±3.67 11.248 0.000生理功能84.22±4.45 73.58±3.65 12.263 0.000

2.3 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n(%)]

3 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是当前临床尚无明确病因的心肌疾病之一,也是诱发致死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之一[6]。该病病程进展缓慢隐匿,一旦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有进行性恶化表现[7]。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式,对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针对性护理是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新型护理模式之一,其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分析患者病情、心理状态、性格等特征,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8]。结合患者心理需求与疾病特征,及时采取针对性心理疏导,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消除负面情绪,同时制定针对性康复训练计划,提高患者身体素质,改善预后。针对性健康教育能够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打破传统一对多灌输式宣教模式,让健康宣教更具针对性,切实发挥宣教作用,让每位患者都能对自身疾病、治疗及预后的相关知识有正确的认识。本研究中,护理人员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健康宣教、针对性心理疏导、针对性康复指导等针对性护理,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了解患者基本资料情况下,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可强化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进而改善患者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在较大程度上拉近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能够提高其心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心肌病针对性心功能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加州鲈烂身病因复杂,准确诊断,针对性用药十分重要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心肌病的种类有哪些?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