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1-10-18 09:14李小霞李淑宇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0期
关键词:吸烟史饮酒因素

李小霞,李淑宇

(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精神科,河南 洛阳471000)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H)可导致患者出现人际交往、社会功能、生活自理等多方面障碍,具有高致残率、自杀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抗精神病药物是目前临床治疗SCH的主要手段,通过影响多巴胺来控制症状,但由于精神分裂症属于慢性疾病,治疗周期较长,而药物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较多,考虑提高SCH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可预防疾病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首发SCH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后续该病的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首发SCH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SCH诊断标准[2];②初次诊断为SCH,且未进行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期患者;②存在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③有明显自杀、暴力倾向;④不接受药物治疗。68例SCH患者中男27例,女41例;年龄22~46岁,平均(34.21±4.87)岁;BMI 19.3~26.8 kg/m2,平均(23.06±1.75)kg/m2。

1.2 方法68例SCH患者均采用药物(奥氮平、利培酮、氯氮平)治疗,治疗6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依据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3]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量表包含阴性、阳性、一般精神病理、攻击危险性等4个维度,总分范围33~231分,分值越高,患者精神疾病越严重。将治疗前后患者PANSS总减分率≥50%纳入治疗效果良好组,将治疗前后患者PANSS总减分率<50%纳入治疗效果不良组。

1.3 基线资料收集68例SCH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 (男、女)、吸烟史(累计吸烟时间≥6个月,且平均每天≥1支)、饮酒史(累计饮酒时间≥6个月,且平均每天摄入酒精≥10 g)、合并症[高血压(符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相关标准[4])、2型糖尿病 (符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年版)》相关标准[5])]、疾病类型(偏执型、单纯型、未分化型)、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及以上)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药物治疗效果68例SCH患者中44例PANSS总减分率≥50%,占64.71%;24例PANSS总减分率<50%,占35.29%。

2.2 单因素分析SCH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受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疾病类型、文化程度的影响(P>0.05),但可能受饮酒史、吸烟史、合并2型糖尿病的影响(P<0.05)。见表1。

表1 影响SCH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单因素分析[±s,n(%)]

表1 影响SCH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单因素分析[±s,n(%)]

因素 治疗效果不良组(n=24)治疗效果良好组 (n=44) t/χ2 P年龄(岁) 34.15±4.59 34.28±4.82 0.108 0.914性别 男 11(45.83) 16(36.36) 1.570 0.210女 13(54.17) 28(63.64)饮酒史 是 16(66.67) 15(34.09) 6.644 0.010否 8(33.33) 29(65.91)吸烟史 是 18(75.00) 17(38.64) 8.221 0.004否 6(25.00) 27(61.36)合并高血压是 6(25.00) 12(27.27) 0.041 0.839否 18(75.00) 32(72.73)合并2型糖尿病是 13(54.17) 11(25.00) 5.785 0.016否 11(45.83) 33(75.00)疾病类型 偏执型 12(50.00) 23(52.27)0.073 0.964单纯型 5(20.83) 8(18.18)未分化型 7(29.17) 13(29.55)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 4(16.67) 8(18.18)高中 8(33.33) 15(34.09)大专及以上12(50.00) 21(47.73)0.039 0.981

2.3 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史、吸烟史、合并2型糖尿病是首发SCH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良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影响SCH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SCH涉及患者思维、感知觉、行为等多方面,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患者产生自杀倾向。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SCH,其中包括奥氮平、氯氮平、利培酮等药物,但SCH病程较长,且随着疾病的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增加,临床治愈率较低[6]。因此,临床需对SCH药物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68例SCH患者中有24例PANSS总减分率<50%,占35.29%,可见药物治疗效果不良比例较高,临床需予以重视。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史、吸烟史、合并2型糖尿病是首发SCH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如下:①吸烟史:奥氮平作为临床治疗SCH的常用药物,主要经肝脏由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CYP1A2、P450-CYP2D6参与代谢,烟草中的可铁宁、尼古丁等物质属于较强的P450-CYP1A2、P450-CYP2D6酶诱导剂,可增强其活性,加快奥氮平代谢速度,导致血药浓度降低,影响药物疗效[7]。而且,烟草可导致黑质纹状体增加,并更新边缘系统多巴胺,对单胺氧化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两者共同作用,均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致使治疗效果不佳[8]。②饮酒史:酒精对多巴胺的释放具有促进作用,长期饮酒会加重SCH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加重病情;同时酒精会损伤脑神经,促进病情进展,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9]。③合并2型糖尿病:首发SCH患者多通过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长期服用虽能控制临床症状,改善病情,但会导致体内血糖、血脂紊乱,引起代谢异常,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此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在进行药物治疗时限制因素较多,且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较难,极易引发其他并发症,导致治疗效果不佳[10]。针对上述情况,临床在治疗时,应告知患者及其照护人员相关禁忌证,并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禁烟酒;而针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临床应选择合适的抗精神病药物,并对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干预,定期监测血糖、血压,便于及时处理,以达到药物治疗效果最大化。

综上所述,首发SCH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受饮酒史、吸烟史、合并2型糖尿病的影响,临床需重视相关因素并进行针对性干预,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吸烟史饮酒因素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吸烟可能增加发生抑郁的风险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陶渊明 饮酒》
中西方饮酒文化大对比
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危害子孙
与猫狗共饮酒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