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2021-10-18 08:59牟伦国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老年人

牟伦国

【摘要】股骨颈骨折作为常见的老年疾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着严重影响,且这类疾病的并发症较多,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则会引发严重的缺血性坏死,为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这类疾病一旦诱发则需要掌握黄金时间及时治疗。而老年患者因为年龄较大,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低下,病情情况也会存在差异,不同的手术措施,治疗效果也会不同。所以,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病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措施,确保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

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群,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群骨质疏松,骨头强度下降,且髋周肌群衰退,无法有效抵挡髋部损伤,从而造成股骨颈骨折。此外,老年人群因为运动迟缓,机能下降,行走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跌滑,下肢扭转期间也会出现扭伤。股骨颈骨折会导致股骨颈,股骨头出现缺血,使得骨折后无法痊愈,严重者还会导致股骨頭坏死。而老年患者因为免疫力低下,非常容易引发其他慢性疾病或者并发症。为了全面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在手术治疗后,需要督促患者多下床活动,促进术后康复。

1. 股骨颈骨折类型

造成股骨颈骨折的主要因素较为复杂,且不同患者的骨折位置不同,所呈现的骨折情况也会不同,因此,现阶段的分型方法以Garden分型为主,这类方法不仅能够快速了解骨折的实际情况,还能了解骨折后股骨头的供血情况,非常适用于临床确诊,医生也可以通过这类分型方式选择适宜的手术措施,制定良好的预后判断。股骨颈骨折分为四种类型,I型:属于不完全性骨折,且没有出现位移情况;II型:完全骨折,并且位移情况较轻;III型:完全骨折,且股骨头位移严重;IV型:损伤骨折部位完全位移,股骨头位移较轻。

2. 手术治疗措施

2.1骨折内固定手术措施

相较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这类手术创口较小,出血量少,且恢复时间短,容易操作,手术过程中对股骨头,股骨颈的损伤也非常小,手术成功高,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措施。然而这类手术治疗一般适用于I型与II型患者,对于不稳定的骨折情况,治疗效果则会大打折扣,不仅如此,老年患者因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下降,如果内固定术失败,则会诱发股骨头缺血坏死,因此,制定手术方案前,医生需要详细了解并掌握骨折情况,根据骨折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术措施。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内固定术最大弊端就是患者在术后非常容易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骨折无法顺利愈合等情况,而股骨头供血问题就是造成这类情况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手术期间,医生还需要改善股骨头供血情况,处理好骨折复位问题,促进骨折康复。

2.1.1三刃钉

通过三刃钉能够有效恢复骨折部位内侧的皮质支撑力与外侧的皮质抗应力,内置三刃钉可以有效保持骨折位置,避免出现位移现象,有效缩短骨折部位愈合时间,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但是,这类手术措施存在一定的弊端,尤其容易引发皮质劈裂,反而会阻碍术后康复,使得骨折部位出现轻微位移。

2.1.2滑动钉

滑动钉一般放置在骨折端,待到被吸收后,能够使骨折部位与完好的骨头部位进行密切接触,帮助患者进行活动,促进康复,在生物力学中也更加符合人体股骨近端。然而滑动钉手术虽然能起到辅助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运用在股骨颈基底骨折,而不能运用与经颈型与头下型的骨折患者。

2.1.3可吸收螺钉

这类手术措施不会引发骨折部分出现炎症,在进行核磁影像治疗时也不会存在影响,该螺钉属于可降解性螺钉,能够在术后被人体吸收。但是这类螺钉因为材料较弱,且强度不足,非常容易引发二次骨折,造成手术失败。

2.1.4空心拉力螺钉

现阶段,空心拉力螺钉是所有手术治疗中最长常用的一种手术措施,主要通过导针引导拧入,不仅能够避免皮质劈裂,还会减少二次骨折的现象,减低对股骨颈与股骨头的损伤。且空心拉力螺钉放置于骨折相关应力,拉力处,与人体股骨近端相似,拥有更好的防旋效果。然而,术后患者需要加强关注螺钉是否出现断钉或者退钉的现象,如果出现以上现象,则需要及时就医诊治。

2.2人工置换手术治疗

相较于内固定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能够有效降低骨折不愈合的发生概率,还能避免股骨头出现缺血坏死,且这类手术后患者可以尽早下床活动,开展康复训练,并适用于任何一种类型的股骨颈骨折,成为当前最常见的手术治疗措施。虽然这类手术拥有较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弊端,例如:假体的使用时间不够长久,只要髋关节功能出现衰退,则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更换髋关节或者二次修复,使得手术难度不断增加,手术时间也不断增加,对患者的体内神经、血管都会造成损伤,术后感染风险较大。因此,患者在进行人工髋关节手术治疗前,需要详细了解手术特征,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全髋关节置换,一种是人工股骨头置换。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创口较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长较短,但术后容易诱发创伤性关节炎,阻碍病情恢复。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拥有较高的匹配度,且假体对关节的摩擦也不大,有效避免上述并发症,但是这类手术操作复杂,创口较大,手术时间较长,对患者的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患者存在其他严重性疾病,还会增加手术危险性,因此,该手术对于年龄超过65岁,且患有其他严重性疾病的患者无法进行实施。

结语:

综上所述,在股骨颈骨折治疗期间,临床治疗的手术措施非常多,但是研究结果却因为不同方式的手术措施与不同程度的骨折情况出现数据差异,无法为临床提供统一的治疗标准。而治疗期间对手术方案的选择要求却是一致,将患者的身体情况、骨折类型、年龄作为筛选标准,其次在根据患者是否患有其他严重性疾病,内科疾病,身体条件是否能够承受作为手术方案选择标准,只有将上述标准进行统一分析,才能选择出最佳的手术方案,提升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钱军.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进展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6):197-198.

[2]刘贝贝,张民泽,李朵.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2):117-118+120.

猜你喜欢
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老年人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老年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康复护理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