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作用分析及有效率评价

2021-10-18 15:48时丙贞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肌瘤有效率

时丙贞

【摘要】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作用分析及有效率。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0例,实验时间为2019.6~2020.10,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和参照组(35例),将常规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在参照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将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在实验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效果、手术指标以及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7.14%)相比参照组的(82.68%)要更高(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101.43±9.26)ml、手术时间(63.85±5.28)min以及住院时间(6.58±1.86)d相比参照组的要少(P<0.05),对比组间治疗前子宫肌瘤体积并无差异(P>0.05),对比治疗后数据,实验组子宫肌瘤体积(51.36±26.11)cm³要比参照组的(67.58±37.24)cm³小,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效果相比常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更为显著,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且术后子宫肌瘤体积相对较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术;有效率

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子宫肌瘤较为常见,其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子宫肌瘤的体积会逐渐扩大,就会压迫周围组织引起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有一定的负性影响。本次研究观察并分析了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作用及有效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0例,实验时间为2019.6~2020.10,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和参照组(35例),实验组年龄在24~45岁,平均(28.69±3.21)岁。参照组年龄在25~46岁,平均(28.74±3.84)岁。对比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常规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在参照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首先给予患者全麻处理,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如仰卧位。切口部位为下腹正中部位,将皮肤及皮下组织逐层切开,充分暴露病灶部位,观察子宫肌瘤的大小及位置,束扎子宫内部的动脉、静脉。根据病灶部位实际情况实施子宫肌瘤剥离、剔除处理,最后缝合切口。

将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在实验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术前对患者进行心肺功能指标等检查与评估。术中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在达到麻醉效果后协助患者调整体位。进行股动脉插管,观察子宫肌瘤与子宫动脉开口的血供情况,利用血管造影进行栓塞剂注入。术后再次进行血管造影,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效果、手术指标以及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在治疗后下腹包块、不规则阴道流血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者治疗后下腹包块、不规则阴道流血等症状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治疗后下腹包块、不规则阴道流血等症状没有较大的改善。总有效率=显著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spss20.0分析数据,( )表示手术指标以及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t检验,(n,%)表示治疗效果,检验用x²。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治疗效果

实验组治疗显著的有26例(74.29%),有效的有8例(22.86%),无效的有1例(2.86%),总有效率为97.14%(34/35),参照组治疗显著的有23例(65.71%),有效的有6例(17.14%),无效的有6例(17.14%),总有效率为82.86%(29/35),两组对比实验组的数值相对更高,x²=3.968,P<0.050。

2.2手术指标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101.43±9.26)ml,参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76.88±15.36)ml,t=24.887,P<0.050。实验组手术时间为(63.85±5.28)min,参照组手术时间为(89.76±6.28)min,t=18.682,P<0.050。实验组住院时间为(6.58±1.86)d,参照组住院时间为(10.96±2.01)d,t=9.462,P<0.050。组间对比实验组的各项数值相对更低,P<0.050。

2.3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

实验组治疗前子宫肌瘤体积为(139.86±12.41)cm³,参照组治疗前子宫肌瘤体积为(141.32±11.21)cm³,t=0.516,P>0.050。实验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为(51.36±26.11)cm³,参照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为(67.58±37.24)cm³,t=2.109,P<0.050。

3讨论

目前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性激素水平、遗传因素以及流产等因素均会引发子宫肌瘤,其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白带增多、经量增多、下腹包块等症状,伴随贫血、乏力等症状。并发症包括急腹症、不孕症等,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对更高(P<0.050),对比手术指标,实验组各项数值相比参照组的要低(P<0.050)。组间治疗前子宫肌瘤体积对比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数据对比,实验组的数值更低,P<0.050,原因分析为:常规子宫肌瘤剔除术虽然能够有效消除病灶,但该种手术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手术切口较大,且无法保留患者的子宫功能,对患者术后恢复以及生活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而子宫动脉栓塞术中使用了血管造影技术,并通过插入动脉导管,阻断子宫肌瘤供血,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避免了引发子宫大面积坏死的情况,安全性相对较高,因此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优势相对更为显著。

综上,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效果相对更为显著,安全性较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娟芳、王艳丽、韩丽萍,等.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中远期疗效分析[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9, v.349(08):156-160.

[2]沈维维、崔淑岭、张州艳,等. 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流动力学 内分泌功能及再次妊娠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20, v.35(21):28-31.

[3]杨芳.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療症状性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32):327.

猜你喜欢
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肌瘤有效率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很有效率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My Fa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