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在儿童中枢性性早熟中的应用分析

2021-10-18 15:48贺莉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类似物肢体我院

贺莉

【摘要】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在儿童中枢性性早熟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82例儿童中枢性性早熟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患儿均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体质量指数、游离三碘甲状腺素(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数据差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患儿治疗6个月后体质量指数以及FT3、FT4、TSH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本次研究男患儿不良发生率(7.32%)与女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儿童中枢性性早熟患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可有效控制患儿身体生长速度,改善患儿甲状腺功能。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生长速度;甲状腺功能

中枢性性早熟的发生与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反射轴功能异常有关,致使促性腺激素大量合成、分泌,导致儿童骨骼加速成熟,第二性征出现,本病若未尽早行有效治疗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近些年,部分医学研究者提出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临床常用药物为亮丙瑞林。本次研究在既往研究基础上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82例儿童中枢性性早熟患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FT3、FT4、TSH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82例儿童中枢性性早熟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患儿中男41例,年龄区间为:4岁~9岁、平均(6.42±0.11)岁,身高范围在124cm-165cm,平均身高为(142.41±0.14)cm。女41例,年龄区间为:4岁~10岁、平均(6.41±0.11)岁,身高范围在121cm-164cm,平均身高为(142.42±0.12)cm。两组患儿平均年龄、平均身高等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对象均确诊儿童中枢性性早熟,出现第二性征且本次研究征得患儿家长同意。排除标準:(1)排除既往接受过系统治疗的患儿。(2)排除合并心、脑、肾等脏器疾病患儿。(3)排除本次研究开展期间失访或临床诊疗资料缺失的患儿。(4)排除不耐受本次药物治疗的患儿。(5)排除合并消化系统疾病患儿。

1.3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均应用亮丙瑞林(上海丽珠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52)治疗,亮丙瑞林,皮下注射,每4周一次,治疗剂量30-90ug/kg持续给药治疗6个月。

1.4观察指标

比较本次研究对象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体质量指数、FT3、FT4、TSH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体质量指数=体重(kg)/身高(m2)。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系统处理结果中相关计量数据,(%)表示形式的相关计量数据用χ2检验,( ±s)表示形式的计量数据用t 检验,P值<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本次研究对象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FT3、FT4、TSH等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儿持续用药治疗6个月后体质量指数、FT3、FT4、TSH均降低。

2.2本次研究对象持续给药6个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体情况如下:男有1例患儿寒战,有1例肢体水肿,有1例口唇或肢体麻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女有2例患儿寒战,有1例肢体水肿,有1例口唇或肢体麻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男女中枢性性早熟不良反应发生经χ2=5.096,P<0.05。

3讨论

中枢性性早熟基础病理改变为患儿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反馈功能异常,机性腺发育激素大量合成释放,在相关性激素的作用下患儿身体发育以及机体代谢均加快,脂肪、肌肉、骨骼生长速度均超过正常水平,若未及时行有效治疗可致使患儿骨骼提前出现闭合,进而影响患儿正常发育。近些年,部分医学研究发现,中枢性性早熟患儿性激素代谢异常的同时可影响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与生长激素均在个体生长发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方。中枢性性早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为亮丙瑞林,亮丙瑞林首次给药后可致使垂体-性腺反馈系统兴奋,进而抑制垂体生成素与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抑制卵巢或睾丸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现在药理研究显示,该品给药后即刻起效,每4周给药一次,给药后血药浓度维持在0.2-0.3ng/ml上下波动,不会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但是可引起寒战、肢体水肿、口唇或肢体麻木等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显示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的82例我院接受的中枢性性早熟儿童持续给药6个月后体质量指数、FT3、FT4、TSH均显著降低,此外,男女中枢性性早熟儿童持续给药6个月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中枢性性早熟儿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志豪,吴东明,张荣华. 维生素D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研究[J]. 河北医药,2020,42(8):1160-1163,1168.

[2] 蔡仁变,曾翠英,姚水玲.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联合生长激素治疗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疗效观察[J]. 海峡药学,2020,32(2):162-163.

[3] 黄丽琴.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改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成年身高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世界复合医学,2020,6(7):161-163.

[4] 刘丽君,张蔷,荆彦芬,等.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脂联素的变化[J]. 河北医药,2020,42(5):722-725.

猜你喜欢
类似物肢体我院
我院2例红细胞冷凝集现象的案例分析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
PDCA循环管理法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世界各地的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
抗病毒药物治疗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干扰素α—2a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扶正化瘀制剂抗肝纤维化和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因耐药变异特征分析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