刃针十二经筋九宫刺术治疗经筋病症的效果观察

2021-10-18 15:48唐永秀廖莉斯唐培群陈中宁封承希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唐永秀 廖莉斯 唐培群 陈中宁 封承希

【摘要】目的:探析刃针十二经筋九宫刺术在经筋病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经筋病症患者中,选择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刃针十二经筋九宫刺术在经筋病的治疗中,效果明显。

【关键词】十二经筋;九宫刺术;经筋病症;治疗效果

前言

经筋病即经筋异常引起的疾病。主要发生在人体肌肉、肌腱、关节滑膜等部位的急慢性病症,沿经脉分布发生筋肉系统病变。疾病发生时,病人会出现酸胀、重滞、疲劳、麻木等临床症状。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缓解患者症状,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旨在探析经筋病症的治疗中应用刃针十二经筋九宫刺术进行治疗的效果,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此次研究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经筋病症患者当中,选择6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刃针十二经筋九宫刺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具体操作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从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经筋病症患者当中,选择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位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4岁,年龄均值(43.57±4.87)岁。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43.72±5.01)岁。两组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经筋病的临床判定标准;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准确;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相关重大疾病(心肺功能缺失、呼吸、血液系统问题);患者依从性和配合度差;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者;相关药物依赖者。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经常规方法选取穴位后,针刺有感后,留针30min。

实验组则采取刃针十二经筋九宫刺术进行治疗:经左手指感知结节,进行针刺治疗。结节大致上可分为3种类型,其中气结抚摸会有阻碍感,重压后阻碍感消失。肉结抚摸则会出现像棉花一样的柔软感,并且形状多为椭圆。筋结表现为沙粒样的硬物,如同抚摸带坑洼的墙面;针刺法选择九宫刺,先选定结节即定中宫,作为第一针。第二针选取九点钟方向,即震位。第三针选择巽位,剩下按照离位、坤位、兑位、乾位、坎位、艮位的方向进行施针,总计九针,采用针刺疗法,即刺穿后立即拔针。由震位开始施针,到艮位结束(震动始而艮静止)。具体施针即从九点钟方向顺时针开始施针,到八点钟方向结束。第一针刺入中宫定位,达到预定位置后,针尖退至皮下,依次按照顺序进行施针后拔出,不需要留针。亦可使用梅花刺进行治疗:第一次依旧寻中宫,然后按照九点钟方向、十二点钟方向、三点钟方向、六点钟方向,依次对震位、离位、兑位、坎位进行施针,施针方式等同九针刺。临床上对于阴寒重者亦可用火针代替行梅花刺。火针直刺就好,五个方位,中间一针上下左右各一针。火针是快进快出,烧一次针一次,拔出来再烧再针。

1.3 观察指标

采用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监制的视觉类比量表卡,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记录,分值为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剧烈。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采用VAS进行评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差异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基于人体经筋系统理论上建立的刃针十二针经筋九宫刺术,结合了经络理论与易经理论。其中十二经筋能通过对骨骼和关节进行约束,使关节进行屈伸活动,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而经脉系统和经筋系统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这两个系统密切相关,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经脉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能使气血运行通常,协调阴阳的作用。经筋系统和经脉系统在结构上、生理上和病理、诊疗方面关系密切,在结合两者的情况下,发现了新的针刺方式,即刃针十二筋九宫刺术。

经筋病即经筋异常引起的疾病。主要发生在人体肌肉、肌腱、关节滑膜等部位的急慢性病症,沿经脉分布发生筋肉系统病变。疾病发生时,患者会出现酸胀、重滞、疲劳、麻木等临床症状。经筋,即人体筋肉系统的简称,其包括了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主要以十二经筋为核心,以皮肤、肌肉、肌腱、韧带、广泛的膜性组织、结缔组织、部分末梢血管、神经、淋巴组织构建而成。经筋病在临床上多为寒痹、着痹、骨痹为主,这三种痹的特征表现为固定病位、剧烈疼痛、病情顽固。十二经筋九宫刺通过清除“雷区病灶”,达到活血通络、行气止痛,调节气血,调节脏腑的功能的作用。取材以刃针、毫针、火针,操作简单、取材方便,耗材少,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在临床应用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十二经脉九宫刺术具有针对病灶进行治疗的特点,能很好的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以超. 刃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 2018, 030(020):88-89.

[2] 王海亮, 窦树林, 付宏,等. 基于经筋理论刃针松解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連续型电子期刊) 2020,20(50):131-132.

[3] 郭楠楠, 陈枫. 经筋刺法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J]. 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 2020,30(2),=:102-106.

[4] 郭春晖, 孙菊光, 侯进义,等. 经筋排刺法联合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J].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18(4):372-373.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