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影响下护士压力源、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2021-10-18 11:17李薇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儿科幸福感

李薇

自二孩政策开放以来,国家对出生人口素质显著提高,高危孕产妇越来越多,每个家庭对二孩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等,对护理人员工作要求而言,业务技能、知识面、健康教育及沟通技巧方面也越来越高,使其工作压力越来也大,而部分护士的心理健康就会出现问题,幸福感逐渐降低。

根据调查研究可以得知,目前有超过65%的医护人员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护士发病率更高。另外又有实验表明儿科护士的压力及心理不健康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的护士。那么在二孩政策影响下,护士压力源都有哪些呢?如何保证护士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其幸福感?下文我们一起来共同探讨。

1、护士的压力源有哪些方面呢?

(1)工作压力

由于儿科的患儿年龄较小且病情变化较为复杂,需要实时观察患儿的实际情况并及时作出反应,进而导致护士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另外,儿科用药需要谨慎,在使用药物时由于输液器的液体量较小,需要反复的加液,而患儿多动,导致护士的工作较为繁重复杂。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医院需要积极引进新护士。但年轻的护士临床经验较为匮乏,并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对各项急诊急救技术的掌握有限。而患儿家长要求较高,就会给护士心理带来压力,影响其治疗服务水准,一旦出现操作失误,护士就会产生灰心、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影响了其心理健康水平,降低了护士的幸福感。

在临床治疗中,医院会持续引进新器械及新技术,而护士业务必要掌握新儀器操作方法及技能,所以要经常参加技能培训及考核考试。另外护士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在工作之余也需要完成继续教育学习,这就给护士带来了新的工作压力。

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生育医疗保健服务,这也就对儿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院中护士生二胎的比率较高,部分护士在怀孕后因身体因素会出现频繁请假的情况;部分科室内会出现哺乳期护士聚集的情况,而排班也更为困难;部分二胎护士妈妈在工作时精力有限,使得工作投入感不强。而这些情况都表现出护理人员缺乏的情况,护理人员也会以此产生更大的精神压力。

(2)社会压力

近年来,医闹以及伤医事件时有发生,使得医患关系较为紧张,而儿科护士面临工作暴力的概率更高。在儿科中,部分护士由于在小儿静脉穿刺时失败,会存在部分家长对其殴打的情况。工作暴力会导致护士的心理状态受到影响,对工作的满意度及幸福感恩下降,离职意愿增强,这也是儿科护士匮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新入职护士的静脉穿刺成功率低,面对多项暴力事件,则会造成护士的心理压力加大。

护士工作的社会地位有限,而很多家长不尊重护士工作。而在实际工作中儿科护士本就较为缺乏,日常工作较为繁重,对儿科护士需求较高,在培养成熟儿科护士时最起码需要经过三年之久。但儿科护士的工作待遇较低,与其他科室相比就会让护士产生落差感,其工作幸福感难以得到提升。随着二孩政策的到来,消费水平持续上升,护士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使其难以看到职业的发展前景。

当前儿科护士面临的最大难点就是静脉穿刺,由于患儿的年龄较小且血管穿刺成功率较低,而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就会对护理人员提出苛刻的要求,不分是非情况,要求护士静脉穿刺一次成功,不成功就会反复追问:你能一次成功吗?给护士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在压抑的影响下,成功率就会降低。而在动脉穿刺失败后,部分家长出现辱骂殴打护士的情况。

家庭是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精力有限,护士在工作完成后回归家庭后难以履行家庭责任,就会造成家庭矛盾冲突。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得知,护士在获得家庭的支持后,才能够投入到工作之中。而对于儿科护士而言,在工作中不仅需要照顾患儿,而在家庭中也需要。

(3)妊娠心理压力

在落实二孩政策后,妊娠期护理人员占据了护士工作者的一定比例,这些工作人员不仅要承受社会压力及工作压力,也要承受妊娠带来的心理压力。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得知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与工作压力高于其他职业女性,其心理健康状态明显低于其他人群。而妊娠期护士的压力高于无妊娠护士。超过95%以上护士担心夜班工作影响胎儿健康成长,护士最大的心理压力来源于胎儿的成长状态。部分护士人员采用剖宫产生育第1胎,而再次生育又面临着子宫破裂的风险,部分护理人员会担心自身的生命安全,承受着较大心理压力,出现心理问题,因此需要给予其充分的关注。

2、如何缓解护士压力,提升其幸福感?

(1)护士长作用

护士长在工作过程中应当积极营造团结互助的工作环境,让护士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能够感受到团队的关心与支持,从而及时缓解心理压力,提升幸福感。根据调查可以得知来自护士长及同事的关爱,能够有效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而在遇到医疗纠纷及其他冲突时,护士长也要尽全力的帮助其解决问题;而对于外出学习深造等机会,也要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从而全身心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2)医院心理辅导

医院应当积极成立心理咨询部门,了解每一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并针对心理健康状态不佳的护士,及时给予专门的疏导及帮助。通过心理指导,能够缓解的儿科护士紧张的心理状态。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能够了解护士工作压力的来源,从而降低负面情绪的产生。而通过团队心理辅导,能够对心理健康有问题的护士采取干预措施,进而降低压力的爆发率。

(3)弹性排班

医院可以实行APN的排班模式,也就是将护理人员分为几个小组进行排班,确保每班都有两名以上的护士值班。而在排班时也要结合普通护士的年龄区间合理搭配,确保新护士有人带,在此工作模式下,新护士工作压力能够有效减缓,而老护士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水平,突出其价值。通过弹性排班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其工作压力。

总而言之,导致护士心理压力的因素较为复杂,而二孩政策的提出使其工作量增加,工作压力更大,进而导致护士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使其工作幸福感逐渐降低,因此社会及医院都应当重视护士的工作压力,通过多种方式来缓解其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其职业满意度及幸福感,从而以全新的状态迎接二孩政策。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儿科幸福感
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探讨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画与话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
通过图片看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