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

2021-10-18 11:17范旭霞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脑卒中护理

【摘要】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多,老年群体常见疾病的发生概率也随之增加。脑卒中是中老年群体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脑卒中病情进展较快、后遗症较多,出院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常常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患病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差距、周围人态度差距等等都会对患者的心理情绪造成极大的影响。在本研究当中通过翻阅医学文献,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总结出影响脑卒中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及相关护理对策。

【关键词】脑卒中;中老年群体;心理问题;护理

1. 引言

脑卒中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进展迅速的脑血管疾病,常见于老年群体。大脑控制着人们的诸多器官、功能,大脑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由于神经细胞属于永久性细胞,被破坏后难以修复,故而脑卒中患者常常会遗留许多后遗症,着同样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当脑卒中范围侵及患者语言神经中枢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运动性失语、语言不畅等问题,侵及运动神经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四肢运动障碍,侵及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情感认知障碍。无论是上述那种可能,都会给患者的心理带来极大的压力,进而产生心理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患者后期的康复护理效果,所以应当着重注意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

2. 脑卒中患者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

2.1患病前后生活质量的落差

脑卒中后遗症较为常见的有语言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如四肢躯体运动障碍、咀嚼障碍等),其中语言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交流沟通障碍,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失语,这对患者的打击非常大,尤其是对于从事语言交流为主的职业的患者(如教师、律师、销售、主播等),这直接会影响他们的职业生涯,生活和职业双重打击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此外,对于伴有四肢躯体运动障碍的患者出院后行走需要依赖工具,部分严重的患者可能会瘫痪在床,更是无法自理穿衣、脱衣等,这同样会对患者的自尊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有咀嚼功能障碍的患者会直接影响患者的饮食,导致患者无法食用正常的食物,患病前后饮食结构的变化同样会给患者的心理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无论是语言功能障碍或者是运动功能障碍都会给患者的社交带来极大的困难,语言沟通不流畅会导致患者无法和正常沟通,对于性格急切的患者表达不出自己想要的内容时更是自怨自艾,这都给患者的心理造成的极大的压力。

2.2社会、家庭角色变化

脑卒中患者由于后遗症的影响会导致自身角色发生转换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其中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①家庭角色的转换,脑卒中发病群体常见于中老年群体,而这一群体在家中常常扮演的角色是家中的顶梁柱,主持着家里内外、大大小小的事物,常常照顾家中子女、赡养老人等,但是由于脑卒中后遗症的影响,导致自身生活能力水平直线下降,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更是难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自身角色由原来的看护人变成了需要看护的人,这极大的打击了患者的尊严;②日常生活节奏的转变,由于住院的原因大部分患者的日常生活节奏都会被打乱,这一点在老年患者身上尤为明显,对于他们来说还会极大的降低他们自身的安全感。这会大大的降低他们和外界交流的频率,对于空巢老人来说更容易产生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更有甚者认为自己命不久矣,消极沟通;③社会角色的转变,脑卒中患者患病以前大部分都对社会有过一定的贡献,部分中老年患者以前更是社会中备受尊重的老师、长者、重要组织成员,而患病之后由于自身身体因素无法承担这部分工作导致社会角色发生转变,这同样会增加患者的心理痛苦。

3. 护理干预方式

3.1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

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通常与脑卒中后遗症及长期卧床有关,故而可以促进患者进行如下训练:①术后保持正确的体位防止活动关节后缩,术后常常需要保持仰卧位或者侧卧位,在仰卧位时应当适当抬高患者的双侧肩关节,將肩关节固定在枕头的前侧,防止肩关节出现后缩。在患者的骶尾关节处垫个枕头,保持骨盆及下肢处于外旋的状态,方式骨盆后缩;②语言训练,脑出血患者术后百分之八十会出现语言功能的障碍,对于这类患者的语言功能训练应当先嘱咐患者跟着是犯罪的口型进行单音节字的康复训练,其后再进行短字、短句的训练,最后再进行整句、整篇文章的训练。对于出现单项听力障碍、失读症的患者,可以经过和患者进行交谈匹配指图指字进行搭配训练,以优化患者自我读写的能力;③床上训练,术后患者应当尽早的进行床上的康复训练,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日常活动,主要包括患者健侧手臂的抓取物品,随着患者健侧肢体功能恢复可以带动患侧肢体功能的改善。

3.2成立社会支持小组

脑卒中患者患伴有语言功能障碍,导致和正常人沟通出现障碍,进而影响自身的社交能力。这是就可以成立一个脑卒中小组互助会,邀请各位脑卒中患者进来分享自身生活、康复训练经验的同时也邀请各界康复护理的专家进小组,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针对那些对工作有需求的年轻患者可以建立一个社会支援小组,帮助这部分患者找到符合自身条件的工作岗位。

3.3教育支持护理

主要是通过交流沟通等方式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这主要面对的是年轻患者、女性患者。通过有效的双向沟通,在患者释放自身压力、情绪的同时,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灌输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及正确的康复护理知识,帮助患者适应术后的生活,及时找准自身的定位,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4. 结语

脑卒中不仅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较大的负担,也同样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对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样有极大的影响。如果护理不当,可当会导致患者对生活、对康复训练计划出现逆反心理,进而拒绝康复训练、拒绝积极健康的生活,所以临床护士在进行日常护理工作的同时提高对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丁会莲,陈瑞,黄金兰.脑卒中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08):22-25

[2]麦淑玲,梁碧君,周浩.脑卒中高危人群规范化健康管理的护理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1(03):149-151+167

[3]陈立荣.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12):53-55

作者简介:姓名:范旭霞,出生于1993年,性别女,学历:本科,职称:护师,研究方向:神经外科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脑卒中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