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理护理为主实施优质护理在肾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21-10-18 11:43武云红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心理护理优质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以心理护理为主实施优质护理在肾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2例肾内科患者纳入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心理护理为主的优质护理措施,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弹性,以及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弹性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护理后均有所提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更好(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93%),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肾内科患者进行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后,落实以心理护理为主的优质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优质护理;肾内科护理工作;临床应用

随着临床护理学发展,在对患者开展相应护理辅助疗法中,愈加重视心理方面因素作用。在落实各项基础护理措施同时,结合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理问题诱发原因,对心理方面护理进行强化,利于改善患者身心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方式应用效果。研究将我院收治的82例肾内科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对患者随机分组后,采用不同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护理结果,探讨以心理护理为主实施优质护理措施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82例肾内科患者作为护理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并设置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2.2±2.4)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病程(3.1±0.5)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14例,大专及以上10例。观察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52.0±2.3)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病程(3.2±0.6)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16例,大专及以上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显示(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主要措施为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健康宣教,提升其对疾病认知;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说明用药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制定科学饮食方案,补充患者所需营养成分;對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住院环境。

以心理护理为主的优质护理:(1)入院指导:患者入院后,护理使用温和语气、良好态度与其沟通交流,询问其症状等信息,确定其就诊科室,并引导其到相应科室进行就诊、检查和办理住院,并在住院后引领其熟悉医院环境,消除其紧张感和陌生感。(2)心理评估:使用心理状态有关问卷调查表,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判断,分析可能存在的心理方面问题,并对导致出现负面情绪原因进行分析,了解存在的各方面心理问题,为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措施制定提供依据。并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掌握其情绪变化,并对患者心理变化信息进行详细记录;(3)健康宣教:落实对患者全面健康指导,使用适合方式、语气以及语言,在对患者病情状况进行详细介绍时,加强对其心理因素考虑,向患者说明保持良好心态对控制病情重要性,指导患者维持良好心理状态方式,并利用告知患者治疗方案和疾病治疗成功案例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疾病治疗信心,从而提升患者对各项护理措施依从性,主动配合各项操作落实;(4)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干净住院环境,定时进行通风消毒,并结合患者家庭环境状况,对室内物品境摆放进行适当调整,提升病房温馨程度,降低其陌生感,帮助患者放松身心;(5)运动指导:根据患者身体状况,指导其进行适合类型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帮助其释放负面情绪,保持积极健康心态。

1.3观察指标

(1)心理弹性:评分标准参考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以坚韧性、自强性和乐观性为评价指标,分数越高护理方式使用效果越理想。

(2)生活质量:使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分,以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四个领域,共26个评分项为观察指标,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3)满意率:使用科室自拟满意度评价问卷,由患者根据自身意愿填写,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和 检验法,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比较

护理前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评分均提升,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满意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3%(P<0.05),详见表3。

3讨论

随着人们经济条件改善,日常饮食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合理饮食和不健康生活行为频繁发生,进而导致肾内科疾病发生率不断增加,甚至呈现年轻化趋势。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随着人体肾脏负担增加,会对肾脏本身及周边器官造成严重损伤,其多数患者血压、血糖水平不断增高,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为加快患者病情好转,并加强不良影响因素控制,临床治疗期间重视对各种护理措施应用。现代化护理中,要求以患者为中心,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而通过加强对患者心理方面护理,既可满足患者心理需要与对护理配合程度,又可提升整体护理质量,相应护理方式对患者病情控制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本次对肾内科患者护理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坚韧性、力量性和乐观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改善,两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评分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四个层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93%),组间评分差异显著(P<0.05),此次研究结果说明通过对肾内科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可取得一定护理效果,而通过对护理措施进行强化,落实以心理护理措施为主的优质护理后,利于提升整体护理效果,加快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方式认可程度。

综上所述,在对肾内科患者进行护理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可对患者身心状态起到一定改善效果,但护理措施作用有限,与之相比,通过对常规护理进行优化,加强对患者心理方式护理,利于提升整体护理水平,可更好地满足患者护理需求。

【参考文献】

[1]燕秀娟.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03):380-381.

[2]于肖楠,张建新.自我韧性量表与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的应用比较[J].心理科学,2007,30(005):1169-1171.

[3]李优优.肾内科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11):1732-1733.

[4]于杰.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肾病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8):48-49.

作者简介:武云红(1974-11),女,汉族,山东省济南市人,主管护师 ,本科,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研究方向:护理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心理护理优质护理
浅析涌泉穴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