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视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2021-10-18 11:43马存英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起止时间分别为2019年1月与2020年12月,从研究内选取64名视功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将64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将该组编为对照组,一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将该组编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视功能恢复情况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视功能进步及稳定恢复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出现2例并发症病例(6.25%),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出现9例并发症病例(28.12%);两组对比(x2=5.3791,p=0.0213)。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帮助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视功能恢复,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玻璃体切割术;视功能恢复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会对患者的视力功能造成严重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往的药物保守治疗虽然能够一定程度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玻璃体切割术是当前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案。但是该方案属于有创治疗,对手术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并且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也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次试验展开探究,重点分析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视功能恢复的影响,详细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起止时间分别为2019年1月与2020年12月,从研究内选取64名视功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将64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护理,将该组编为对照组,一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将该组编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选1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介于22-63岁,平均年龄(46.95±5.58)岁,给予观察组患者行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0例,女选12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介于22-65岁,平均年龄(48.06±5.69)岁;将参与本次观察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其数据性差异无一般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检查,术中指导,术后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用药等;

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包括:(1)术前护理。待患者入院后陪同患者完成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镜等一系列手术相关检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指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明确患者的合并症,术前3d为患者眼部滴眼药水,每日3-6次,预防感染,同时指导患者正确的卧姿,防止压迫眼部,保障手术的顺利完成;(2)术中护理。术中对患者的一系列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并且完成术前泪道冲洗,结膜囊冲洗,止血剂,镇静剂注射,按照手术要求预备手术相关器械药品,术中如有器械被污染,应及时更换,避免患者出现感染,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反应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应实际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处理;(3)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患者会出现一定的头痛,眼部不适症状,此时护理人员应当主动与患者交流,告知患者是正常的手术反应,按照医嘱要求给予患者用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告知患者眼部卫生保持的重要性及方法,提醒患者注意生活卫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视功能恢复情况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1)视功能恢复情况以国际视力表为判定标准:进步,视力在视力表中提高2行及以上;(2)稳定,视力提高/下降范围在视力表中表现为2行以内;(3)退步,视力在视力表中下降2行以上。若患者在治疗前视力<0.1时,视力增加0.02判定为进步,而降低0.02判定为退步,其余皆判定为稳定;(4)统计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21.0软件包予以核验,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视功能进步及稳定恢复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下表1:

2.2对比不同用药方法的临床效果

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出现2例并发症病例(6.25%),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出现9例并发症病例(28.12%);两组对比(x2=5.3791,p=0.0213)。见表2:

3讨论

玻璃体切除术能够在直视观察条件下完成手术,对眼组织创伤较小,安全性较高,对患者视网膜眼轴长度、屈光度以及角膜散光影响较小,既能有效摘除非磁性异物,又能针对玻璃体视网膜大量增殖及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提供治愈方法,保留患者有用视力。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通过结合患者的年龄、合并症以及身体状况实行针对性护理,帮助患者更好的认知手术,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同时按照手术特点给予患者做好术前准备,于术后给予患者用药及生活指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全面提高手术效果,实现治疗目标。结合本次研究结论,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视功能进步及稳定恢复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出现2例并发症病例(6.25%),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出现9例并发症病例(28.12%);两组对比(x2=5.3791,p=0.0213)。

综上,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帮助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视功能恢复,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许军.护理干预在促进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视功能恢复中的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9):187-189.

[2]張敏霞.浅谈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视功能恢复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7,23(20):264-265.

[3]郝庭婷.护理干预在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中的开展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0):19-20.

[4]王秀霞.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视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5):195-196.

[5]代杰,纪天慧,李曼, 等.舒适护理与协同护理结合对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0,41(3):168-170.

作者简介:马存英,女,汉,1982年10月生,青海西宁,大专,主管护师,工作单位:新疆军区总医院北京路医疗区眼一科,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