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现状及路径探析

2021-10-18 11:43李丽丽刘瑾春吴倩李民友王婧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三教改革

李丽丽 刘瑾春 吴倩 李民友 王婧

【摘要】职业核心素养是职业发展变化对职业人才素养的要求。在“三教”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目前高职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职教院校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产教融合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三教改革;职业核心素养;高职医学生

课题项目: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改革研究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院级课题重点项目(2021012)

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职业教育的发展及改革应顺应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的需求,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重点聚焦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高度融合的教育理念。因此,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需要具备职业素养。所以,在“三教”改革的大背景下,职教院校应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从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着手,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习者的职业核心素养,从而满足国家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要。

1高职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现状

围绕“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状况”,对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他们普遍认为职业核心素养的四个层面都很重要,平均认同率接近77.84%,重视程度最高的是职业品格与修养(认同率为 85.08%)、最低的是信息与技术素养(认同率为 67.26%)。当然,具体到每个层面的素养要素,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1)职业品格与修养  高职医学生自我评价满意度最高的是生命与健康意识,占比93.1%(见表2),说明他们具有良好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观取向,这与学生所就读的医学专业有很大的关系。医学专业的学生更能懂得生命的可贵,从而会更加珍爱生命、健康生活、快乐学习及工作。

(2)生活与生涯素养  高职医学生自我评价满意度最高的是职业适应能力及社会参与贡献,分别占比79.51%及78.62%(见表3)。说明他们有意识地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加社会体验,丰富阅历,为未来能更好地从身体上和心理上适应社会而做出努力。但有部分高职医学生认为自己的领导力有所欠缺,他们认为以自身的力量去激发团队成员的热情与想象力,帶领团队完成既定目标的能力不足。

(3)学习与创新素养  高职医学生自我评价满意度最高的是学会学习及问题解决的能力(见表4),这可能与现在所处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有关。他们学习的途径和方式有很多,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合适的方式,同时也会根据学习的情境变化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并调整学习内容与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批判质疑及创造创新能力占比偏低。这也表明高职学生在独立思考判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有待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职院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做得还不够。

2高职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

2.1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缺乏系统化和针对性

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缺乏系统化及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在过度追求学生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对培育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技能,轻素养”的现象;第二,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上比较滞后,课程没有与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有机融合,使得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第三,尽管目前在教学中已经融入多种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仍然脱离不了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现实,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难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即使高校意识到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但是仍缺乏系统的、针对性的培育过程。

2.2高职院校医学生自身对职业核心素养认识不足

高职院校的医学生对职业核心素养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职业认同度不高。职业认同反映了个体对其所从事职业的热爱程度,学生职业认同度高者,其主动学习的意愿强烈,并能结合专业、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制定合适的职业规划。但是,有部分高职生不是出自真心热爱而选择的医学专业,不能从内心接受将来从事的职业,对职业的关注度不高,甚至也有学生表现为学习的过程中团队观念、诚信意识过于薄弱。

3.高职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

在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核心素养是个体进入职场后,其岗位胜任力、社会适应力和个人职业发展必需的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集合。因此,职业核心素养是直接与岗位的胜任力和职业环境相对接的,是职业发展变化对职业人才素养的要求。但是目前高职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职教院校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进一步加强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

3.1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提高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职业核心素养,各高职院校为尽快适应现实的新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三教改革,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识、技能在运用的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思辨力等和谐统一发展,使得培育职业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更加落实到育人的根本。因此,迫在眉睫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顺应行业发展需求,注重于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引导,突出职业教育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充分体现校企共育的模式。

3.2锻造教学团队,推进课程改革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团队,是执行职业教育改革的有力保障。“职教20条”中提出“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校企双师团队合作完成项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教师要加强临床实践,提升专业技能水平,课程以实际工作过程为教学载体,从而在教学过程体现以岗位的需求为目的,与职业核心素养紧密联系,让教学活动更为实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根据行业要求,以医学生所具备的职业核心素养为目标,设立课程目标,采用任务驱动法,创设课程活动框架,也更有利于当前国家“双高计划”院校的建设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课堂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成现阶段人才培养对职业核心素养的需要,同时又要满足公众未来的需要。在课程的学习中,注重医学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医者情怀,加强学生的职业行为及职业道德的教育。

3.4加强临床实践,深化校企合作

充分利用实训、实习等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核心素养。从专业认知、专业融入到专业提升,让学生走进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实践活动,与医务人员及患者对话,感受医者的使命感,树立对生命的敬畏感,引导学生树立立足岗位、以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使得医德素养逐步形成。在大三时,让学生进入医院进行实习,利用医院学生充分感悟和体验职业认知、培育职业素养、感悟职业价值,为进一步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提供了平台。鼓励学生参与技能大赛,在大赛中锻炼专业技能及培养较强的心理素质等职业核心素养,真正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因此,在“双高计划”和“三教改革”背景下,加强临床实践及深化校企合作是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有助于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质量的全面提升。

3.5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职业核心素养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关系到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能否得到个人、学校以及社会的认可。根据职业核心素养的框架,制定一系列符合高职院校教育目标的量化指标与实施细则,在评价体系中包含多个维度,如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专注力、环境适应力、任务执行力、学习能力等,引入第三方评价,主要是实习单位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及社会评价,采用量化考核的方法,据此收集、整理和分析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反映出来的素质,从而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学生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完善与提升。

4.小结

职业核心素养是反映了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为职业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指明了方向,这也是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高职院校应与时俱进,及时把握社会与产业对人才的职业核心素养的要求,与医学发展需求相接轨,明确培养目标,完善教学体系,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提升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成为新时代的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张晨,马树超,郭扬.完善体系  重点突破  压实责任——《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三大特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3):10-15+23.

[2]刘帅.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探究[J].科技创业月刊,2021,34(02):143-145.

[3]郑浩洋,陈晓,冯晶,甘勇,卢祖洵.国内外全科医生职业认同研究进展[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1,38(03):297-300.

[4]陈丽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9(06):56-58.

[5]桑雷,马蕾.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优化的四维径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11):108-112.

[6]汪忠明.深化“三教”改革  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108-110.

[7]倪尔妍.基于“三教”改革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1):34-38.

[8]张志军,郭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4):52-56+65.

[9]曹著明,阎兵,宋改敏,孙哲,侯兴蜀.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下“三教”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20(08):41-46.

[10]程彦斌,王渊,张保军,董炜疆,张明,吕毅,颜虹,王明旭,閆剑群.基于OBE理念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33(05):618-622+627.

[11]卢丹,史宏灿.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02):172-175.

[12]《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03):68.

[13]桑雷.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职业价值观教育[J].河北职业教育,2020,4(04):82-84+89.

[14]任江维,杨新宇,邰康锋,王校伟,商传辉.赛教融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资源转化的路径与考量——以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赛项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09):91-96.

[15]曲悠扬,刘兰茹,朱虹,朱雨岚.神经病学研究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07):48-51.

[16]郝思惠.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9(12):110-112.

第一作者:李丽丽1982.12,女,汉族, 河南安阳人,工作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内科教研室,讲师;

猜你喜欢
三教改革
“三教改革”与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新时代背景下关于“三教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高职院校“三教改革”内涵发展的几点思考
基于“三教改革”的《猪生产技术》项目化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
三教改革背景下提高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教学改革能力的研究
电力营销客户服务课程改革对学校“双高计划”的支撑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策略思考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如何践行“三教改革”
财务管理教学发展的趋势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人才培养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