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月第一周为全民健身周《宁波市全民健身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2021-10-21 08:11责任编辑周子琳
宁波通讯 2021年16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宁波市宁波

责任编辑/周子琳

新闻回顾

2021年8月8日,2020年东京奥运会落下帷幕,宁波7名运动员参赛,一举拿下5枚金牌,创造了历史!宁波运动员在东京奥运会上的优异表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座城市体育事业,特别是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近几年,宁波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推进全民健身。宁波市体育局网站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宁波建成3个县级全民健身中心、32个镇乡(街道)综合性健身场馆、325个村(社区)健身广场,群众锻炼的地方更多了。2021年,宁波以立法形式通过了《宁波市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每年一月第一周定为全民健身周。《条例》将于10月1日起施行。

新闻解读

◆宁波为什么要出台这样一部关于健身的法规?

宁波市制定全民健身条例,一是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需要,二是保障市民参与健身权利的需要。据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肖子策介绍,参加健身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政府和社会应当承担起提供全民健身服务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立法来保障公民健身权利、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很有必要。

据宁波市体育局副局长徐健介绍,宁波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国民体质合格率等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但随着人民群众健身需求日益提高并呈现多元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在这样一个阶段,需要一部法规对相关部门的行为进行规范,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身权益,同时给全民健身发展再添一把火。《条例》既明确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抓全民健身的责任,也对设施规划与建设、活动组织与促进、服务与保障等做了明确,涉及全民健身的方方面面,目标和宗旨都是让市民可以更好、更方便地参与全民健身。

◆为更好地回答全民健身“去哪儿”,《条例》提出了哪些举措?

《条例》明确,要依据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等国土空间规划,利用公园、广场、河湖沿岸、城市道路等区域,建设和配置球类场地、健身步道、自行车道、健身器材等设施,保障公众就近参加健身活动。扶持、加强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全民健身设施网络,为农村居民参与全民健身创造条件。在企业集聚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方便职工就近参加健身活动。

(图/宁波市全民健身指导中心供图)5月16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2021年全国老年人太极拳健身推广展示大联动在宁波市全民健身中心举行。

《条例》规定,新建住宅区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配套建设体育健身设施。住宅区配套建设的体育健身设施应当与住宅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条例》还提出,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免费向公众开放,确实有服务成本开支的,可以适当收取成本费用,具体收费标准应当报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除特殊教育学校以外的公办中小学校的体育设施,应当向公众开放。公办高等院校应当创造条件,利用寒暑假等非教学时间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鼓励民办学校的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

◆在提供与健身活动相关的综合信息服务方面,《条例》有何规定?

《条例》要求,市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全民健身设施目录、开放时段、优惠措施和健身指导、体育赛事、健身活动、设施报修、投诉途径等信息,并制定、公布科学健身指南,为公众健身提供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开发以智能健身软件、健身在线培训教育等内容为载体的健身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场地预定、健身指导、体质测定、赛事参与等综合信息服务。《条例》还就“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做出明确规定,并鼓励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与全民健身相结合,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全民健身事业。这也是宁波市的一次创新。

◆全民健身活动的安全性如何保障?

全民健身活动的安全性容不得一丝马虎。《条例》要求,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者应当根据全民健身活动的风险因素,加强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安全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安全保障措施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市和区县(市)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设施、全民健身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培训,强化日常安全检查、风险提示等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此外,《条例》鼓励全民健身活动组织者、健身场所管理者购买有关责任保险,鼓励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公民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要求保险机构、全民健身活动组织者或健身场所管理者为公民投保提供便利。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宁波市宁波
全民健身视域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策略的探讨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一图看懂2020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图读懂宁波
我国公共体育设施供需矛盾与解决路径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宁波市中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