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与开放复位临床疗效比较

2021-10-21 21:00朱爱平李龙飞闫成元张文超何俊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

朱爱平 李龙飞 闫成元 张文超 何俊

摘要:目的 探讨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与开放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取2017年1月-2020年6月至我院就诊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共计82例,计算机随机分组模式分为对照组(41例)与实验组(4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治疗,实验组采取闭合复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与78.05%,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短,P<0.05,实验组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所需时间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短,P<0.05。结论 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来说,闭合复位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优,便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采纳。

关键词:闭合复位;开放复位;髓内钉;股骨近端骨折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带锁髓内钉治疗骨折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具有较少的出血量、妥善固定等优势,不会对骨折断端造成较大的损伤,可有效恢复膝关节股四头肌功能,对于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1]。许多学者认为,相比开放复位治疗,闭合复位治疗可缩短手术耗时,减少对患者的损伤,促进骨折端的有效愈合等[2]。为此,本次研究共收治了82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手术治疗,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择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共计82例,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签署手术知情同意协议,同时将认知行为异常、精神异常、恶性肿瘤等患者排除。

计算机随机分组模式分为对照组(41例)与实验组(41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24-68岁,平均(44.85±3.26)岁,12例螺旋型,14例斜型,15例蝶型;实验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3-67岁,平均(44.78±3.51)岁,11例螺旋型,15例斜型,15例蝶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髓内钉治疗,均给予仰卧体位,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治疗,实验组采取闭合复位治疗。其中对照组直接将骨折端暴露,扩髓后置入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实验组选择髋部外侧作为手术切口(10cm),于转子窝处开槽,在牵引床下对骨折端闭合复位,将导针置入并通过骨折端,之后将髓内钉置入并固定,术后次日给予股四头肌锻炼;术后14d对切口进行拆线,患者可自行下地负重行走,依照手术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给予X线摄片,对骨痂生长情况进行分析。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失血量。

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效表示病情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有效表示病情有所改善,膝关节有所恢复;无效表示病情无改善[3]。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两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相关数据资料,计数资料用[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T检验,若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

见下表1。实验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短,P<0.05,实验组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2.2 临床疗效

见下表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与78.05%,P<0.05。

2.3 膝关节恢复情况

见下表3。实验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短,P<0.05。

3 讨论

髓内钉技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相比传统的非带锁髓内钉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髓内钉对骨折端进行中心固定,具有妥善固定、安全性高、可早期负重行走等优势,许多学者认同带锁髓内钉固定手术进行治疗[4]。该类治疗技术是依照骨干轴心进行固定,抗旋转、抗压缩性能较佳,不易产生移位,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均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技术治疗,术后3个月进行X线摄片,对手术操作结果进行分析,若未出现生长的骨痂,需将远离骨折端的锁定钉取出,给予动力性固定,并嘱咐患者适当负重行走,便于刺激骨折端的骨痂[5]。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治疗,实验组采取闭合复位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可知,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78.05%,说明实验组临床疗效更优;实验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短,实验组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实验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佳。实验组采取的闭合复位治疗方式,对于骨组织与周围组织血供较为重视,而对于骨折愈合造成影响的一类主要因素为局部血运的供应,血运供应情况将会对骨折愈合过程造成直接的影响,骨折断端影响障碍,对其修复组织生长情况造成影响,若操作不当,将会减慢骨折断端愈合的速度,导致骨不愈合等情况,加剧骨坏死[6]。对照组多数由于出血较多需输血治疗,导致感染概率递增,对照组住院时间延长,出血量递增,手术时间递增。

综上情况可知,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来说,闭合复位手术治疗的效果更优,便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采纳。

参考文献:

[1] 韩冰,刘宏滨,张传开,等.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外侧壁危险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3):329-334.

[2] 刘春光,宋朋飞,李兴华. 应用氨甲环酸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临床研究[J]. 中華实验外科杂志,2020,37(2):366-368.

[3] 陈心敏,罗斯嘉,夏卓伟,等. 钉道强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A3.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27):4265-4271.

[4] 黄照国,张财义,张庆,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21):3310-3314.

[5] 蔡群斌,姜自伟,林梓凌,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不同进钉点治疗外侧壁破裂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J]. 天津医药,2020,48(2):105-109,前插2-前插3.

[6] 黄培镇,陈心敏,郑利钦,等. 骨水泥增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限元分析[J]. 天津医药,2020,48(5):385-390,后插2.

基金项目:金坛区科技计划项目KJ20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