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联合用药对慢阻肺的临床疗效

2021-10-21 21:00朱学峰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
关键词:沙丁胺醇盐酸氨溴索慢阻肺

摘要:目的:探究对患有慢阻肺的病人治疗中,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300例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间收治的患有慢阻肺的病人进行研究,将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50例。其中常规组的病人通过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研究组的病人通过沙丁胺醇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研究组的湿啰音消失时间、胸片好转时间、住院时间都要比常规组少,P<0.05;在分组治疗之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P>0.05,分组治疗之后,研究组FVC、FEV1、PEF与常规组相比,P<0.05。结论:对患有慢阻肺的病人进行沙丁胺醇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可以增加病人治疗的有效率,并且一定程度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状况,值得被广泛推广。

关键词:沙丁胺醇;盐酸氨溴索;慢阻肺;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在慢性肺部疾病中,慢阻肺是一类常见的疾病,主要在老年人中多见,大部分由于老年人岁数大,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所以该病极易致人死亡。患有该病的人病症为气促加重、咳嗽加剧,等等,如若病情不断加重,病人的生命安全极易受到威胁。在对患有慢阻肺疾病的病人进行治疗时,主要采用缓解症状、延缓病程的方法,但仍然有着错误治疗致使病情恶化的事件。患有慢阻肺的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察觉,因此极其不利于病人的治疗。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常用到盐酸氨溴索药物,这种药物能帮助病人呼吸功能改善,使发病症状减轻,另外再配合沙丁胺醇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更佳。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间选择我院收治的300例患有慢阻肺的病人进行探究分析,比较沙丁胺醇与盐酸氨溴索联合用药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间,抽取我院300例患有慢阻肺的病人进行研究,将这些病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150例。常规组男、女为75例、75例,年龄53-77(64.39±4.84)岁,病程2至6(4.37±1.28)年;研究组男、女为74例、76例,年龄55-76(65.94±4.41)岁,病程2至6(4.29±1.15)年。一般资料对比,P>0.05。纳入标准:参与研究的病人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订相关同意书;没有过敏药物或者高血压;治疗依从性高。排除标准:病人患有恶性肿瘤;病人患有精神疾病;病人患有血液系统疾病。

1.2方法

两组慢阻肺病人都进行常规治疗,包含抗感染、输氧、吸痰等等,并且积极参与治疗。常规组病人通过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每100毫升的生理盐水注射30毫克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每天进行三次注射。而研究组患有慢阻肺的病人通过沙丁胺醇片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治疗,每日三次,一次口服4毫克。盐酸氨溴索的用量与常规组无异,两组病人在治疗期间要依照病人的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1.3观察指标

恢复情况:湿啰音消失时间、胸片好转时间、住院时间;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数据,利用X2进行检验,数据采用百分制,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恢复情况对比

2.2肺功能指标对比

3讨论

慢性病是一類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很高。患有慢阻肺的病人肺功能衰减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相关证据显示,慢阻病死亡率日益上升。所以患有慢阻肺的病人应该及时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以免对病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为威胁和增加病人的家庭负担。患有慢阻肺和气体或者一些有害颗粒产生异常的炎症相关,并且该病极易对病人产生不利影响,导致产生一系列心血管疾病,丧失劳动力。所以对患有慢阻肺的病人需要采用安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此次研究中,分组治疗前,常规组和研究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分组治疗后,研究组的湿啰音消失时间、胸片好转时间、住院时间都要比常规组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组治疗之前,将两组的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分组治疗之后,研究组的FVC、FEV1、PEF与常规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组通过沙丁胺醇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盐酸氨溴索利于病人及时排除痰液;沙丁胺醇则可以改善肺通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而不足则是作用时间短。相关资料显示,盐酸氨溴索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沙丁胺醇联合盐酸对慢阻肺病人进行治疗时,可及时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调改剂量。若病人主要是呼吸困难,则沙丁胺醇剂量增多,若病人主要是咳嗽、咳痰,则盐酸氨溴索剂量增多。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极大程度地减轻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病人的肺功能。

综上所述,对慢性病患者采用沙丁胺醇联合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病人治疗有效率,改善病人的肺功能,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得英.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031(020):14-16.

[2]卓玛措.盐酸氨溴索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治疗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价值[J].智慧健康,2019,005(028):P.62-63.

[3]梁标.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20(v.15):71-72.

作者简介:朱学峰(1978.5.1)男,汉,山东省高密市人,内科主治医师, 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大内科,消化性溃疡,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慢阻肺,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

猜你喜欢
沙丁胺醇盐酸氨溴索慢阻肺
COPD患者的社区治疗方案分析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孟鲁司特结合沙丁胺醇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
宽胸理肺汤治疗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30例疗效观察
溴化异丙托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
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研究
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慢阻肺机械通气撤离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