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肺癌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2021-10-21 21:00杨小华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
关键词:麻醉

杨小华

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肺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注,观察组采用靶控输注,麻醉药为丙泊酚与舒芬太尼,对比麻醉效果。结果除了术后呼吸恢复时间以外,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均是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癌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方式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癌手术;麻醉;靶控输注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肺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一般需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用时长,创伤大,术后恢复缓慢。传统麻醉方法尽管符合手术要求,但患者术后恢复迟缓,并发症风险较大。近年来在肺癌根治术中采用靶控输注的麻醉方式获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肺癌根治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60例肺癌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后确诊,并符合肺癌根治术的治疗指征,剔除合并有其它严重脏器性疾病、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对所用药物过敏患者,有长时间服用阿片类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史的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为(63.8±5.6)岁;体重52~76kg,平均体重(60.7±8.2)kg;手术时间2.0~3.7h,手术平均时间(2.5±0.4)h。肿瘤TNM分期:I期14例,Ⅱ期24例,Ⅲ期22例。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比一般资料,在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TNM分期方面两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收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手术时患者保持仰卧位,并常规监测心电图,随时留意心率、血压等体征。给予吸氧5min,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并采用靶控输注方式注入丙泊酚,剂量为3.5g/mL,待麻醉深度达到64分度时继续给药。(1)对照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与维库溴铵,剂量分别是0.4g/kg、1.0mg/kg。手术过程中舒芬太尼采用静脉恒速注射,每小时0.2g/mL,丙泊酚采用靶控输注,3.5g/mL。(2)观察组: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剂量为3g/mL,同时,静脉注射维库溴铵,剂量为0.8mg/kg。手术过程中靶控输注丙泊酚与舒芬太尼,剂量分别取3.5g/mL、3g/mL。术中需随时关注患者的相关状况,及时对用药剂量进行适度调整。

1.3评价指标

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并通过()描述。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并通过%进行描述。若P<0.05提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所示,除了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与睁眼时间,组间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肺癌属于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初期的临床表现轻微,易被患者忽视,一旦确诊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阶段。此时,手术成为治疗此病的有效手段,疗效显著。麻醉是手术治疗中的重要辅助手段,除了能减轻患者术中的疼痛感,也能镇静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虽然麻醉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有了极大的进步,但是仍面临着不少风险,如心房过氧化反应、植物神经失衡等问题。因此,对于肺癌根治术来说,选择好麻醉药物能减小麻醉风险,确保手术效果。

丙泊酚为临床常用的一种全身麻醉剂,具有起效快、代谢速度快的特点,而且麻醉平稳,对血流动力学特征不会有明显影响。因此,临床上多选择丙泊酚作为睡眠性麻醉剂。但是丙泊酚的镇痛效果并不明显,单独使用需增加剂量,易引发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多与其它镇痛剂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是芬太尼的衍生物之一,有良好的亲脂性,药效持久,可轻松透过血脑屏障,与血浆蛋白迅速完成结合。此药的分布容积较小,可以让镇痛作用持久,镇痛效果显著。同时,它的安全性好,不会影响到血流动力学、循环呼吸等,所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少。相关研究证实,此药的镇痛效价是芬太尼的5~10倍,药力维持时间比芬太尼长1~2倍,与受体的亲和力是芬太尼的7~10倍[1]。由于肺癌患者病程长,肺功能受损严重,要求麻醉需维持合适的水平,尽量减轻应激反应以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确保呼吸、循环保持稳定。采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可达到上述要求。

作为近年来临床应用的一种新型麻醉方法,靶控输注技术是根据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对目标浆浓度或目标效应室浓度予以调节,获得麻醉深度的给药方法。与静脉给药方式相比,靶控输注具有良好的可控性,而且精度高、稳定性好、安全性好,可确保麻醉过程中血药浓度保持稳定。近年来此给药方式在临床麻醉领域逐步受到认可,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相关研究显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给药方式在肺癌根治术中获得的麻醉效果良好,而且不会对麻醉诱导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产生较大的影响[2]。

本次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明显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给药方式获得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静脉给药方式,患者拔管时间与睁眼时间明显减小,对患者术后恢复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明宇.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3,2(7):1615-1617.

[2]包娜日素,韓亚升,张生茂,等.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

[3]麻醉效果及安全性[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6):956-958.

猜你喜欢
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意外之呕吐、反流误吸如何预防
麻醉风险知多少
关于麻醉你了解多少
避免麻醉意外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哪个更好
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