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脊椎根治扩创及融合术治疗脊椎结核

2021-10-21 21:48余彪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余彪

摘要:目的:对患有脊椎结核的病人应用前脊椎根治扩创及融合术方案进行治疗,探究该方案的治疗机理和临床疗效。方法:在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期间,到本院接受治疗的脊椎结核病人中,隨机选择其中的42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2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展开治疗。普通组病人开展医院结核科常规化药物和化疗治疗方法,研究组病人则实施前脊椎根治扩创及融合术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周期结束后,对样本病人的整体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相比于普通组病人,研究组病人在治疗之后病灶清除率更高,脊椎稳定性能更好。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椎结核病人采用前脊椎根治扩创及融合术方法治疗,可以有效提升脊椎中结核病灶的清除率,缓解病人痛苦,且并发症更少,因此有必要在结核科临床治疗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脊椎结核;前脊椎根治扩创及融合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我国医学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结核病人数排在世界第二的位置,仅次于印度。结核病在我国的感染群体主要集中在大于25岁的群体中,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十几万人因感染结核菌而亡[1]。结核病中有一种疾病为骨关节结核,该疾病占结核病总体的15%左右,而脊柱结合病属于骨关节结核病的一种,脊柱结合在骨关节结核病中的占比大约为75%左右。医学研究表明,形成脊柱结合的原因为病人骨质遭到破坏、脊柱内椎体塌陷等,严重者病人会出现病理性骨折从而对病人的脊髓进行严重压迫,造成病人身体收到伤害[2]。因此需要不断研究出新的治疗方案缓解病人病情,脊柱融合术既可以治疗病人早期腰椎疾病造成的腰痛,也可以通过手术更好提升病人脊椎的稳定性。本文以对比研究的方法,对前脊椎根治扩创及融合术的治疗路径进行探究,证明该方式的应用优势。具体的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期间,到本院接受治疗的脊椎结核病人中,随机选择其中的42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2组。研究组病人中,男、女病人的比例为16:5,年龄区间是37-70岁,年龄平均数为(47.522.31)岁,病人病程区间为2-6年;普通组病人中,男、女病人的比例为15:6,年龄区间是35-68岁,年龄平均数为(48.121.86)岁,病人病程区间为2-7年。本次研究的所有样本病人和家属都已知晓详细的研究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样本病人纳入标准:已经确诊患有盘源性腰痛症、椎间盘突出病、脊柱肿瘤、脊椎不稳或者滑脱、脊柱骨折等疾病。样本病人排除标准:脊椎症状不明显、症状轻微或者无明显影像学证据的病人。所有样本病人在以上一般资料的比较中不存在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普通组病人采用医院传统的药物保守治疗法和化疗法进行治疗。

研究组病人采用前脊椎根治扩创及融合术方案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案为:以腰骶为中心,对切口暴露出来的棘突和椎板,将其中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左右的椎板和关节突进行整体切除,同时将病人椎管中相对肥厚的黄韧带也进行切除,这样可以松解长期受到压迫的神经根,从而将椎管进行扩大。在其中植入同种类型的小骨块,然后将双侧横突间和骶骨部门进行植骨融合。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周期结束后,对样本病人的整体治疗效果从临床症状、X线检查移植骨融合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现代化统计学计算和分析软件SPSS22.0,得出各组数据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含义,即P<0.05.

2结果

2.1不同治疗模式后病人治疗效果的对比

在两种治疗模式实施完成后,研究组病人的整体治疗效果更佳,疼痛症状完全消失以及骨移植完全骨性融合的人数更多。两组数据的统计学差异十分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的数据情况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前脊椎根治扩创及融合术,指的是以病人的病椎为手术中心,在病人病损取衡量出正常脊椎的距离,并将脊柱中的椎管进行扩充,然后在脊椎上下位之间进行植骨术,促使脊柱多个节段进行骨性融合,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力学整体。最终达到治疗脊椎结核、缓解病人疼痛、进一步控制脊椎畸形发展、增强脊柱整体稳定性并保护病人相关脊髓神经的作用[3]。

现阶段,我国治疗脊椎结核的方式大多都是手术治疗,其开展手术的目的就是将脊柱中骨质已经被破坏、有脓肿生成的病灶、或者是脊髓受到压迫的病灶进行全面清除,从而改善脊柱内血液循环,促进药物渗透达到最大化,这些效果都是医院传统药物治疗以及化疗方法无法实现的[4]。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务必将相关病灶给予彻底清除,使得病人的脊髓得到有效减压,最大限度提升脊柱的稳定性。要提醒病人定期进行复查,防止出现脊椎结核病情复发情况,事实上,我国当前脊椎结核疾病在手术治疗后的发病率依旧很高,这跟手术中病灶清除不够完全,存在隐匿病灶的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不少病人手术结束后,没有进行良好的复健,使得脊柱稳定性不够,也容易造成病情反复。

本文的研究中,对比研究的方法突出展现了前脊椎根治扩创及融合术对于脊椎结核疾病的治疗优势,在手术后,研究组病人的整体治疗效果更佳,疼痛症状完全消失以及骨移植完全骨性融合的人数更多,因此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将该方式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耿晓林,贾金领.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J]. 骨科,2016(3):172-175.

[2]胡明,王聪,李大伟,等.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8,v.26;No.436(02):132-137.

[3]张兆川.不同手术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之路,2016,11(v.15;No.153):113-113.

[4]翟子秋.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J].健康大视野,2019,000(023):270-271.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