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泪囊炎的综合治疗效果分析

2021-10-21 21:47马丽聪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综合治疗效果

马丽聪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泪囊炎临床综合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截取2019年4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40例(64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为研究主体,所有患儿皆施予综合疗法,评价临床效果。结果:40例新生儿经泪囊按摩、滴眼液治疗,治愈13例(20眼),占32.5%;未治愈患儿经泪道冲洗,治愈22例(35眼),占55.0% ;剩余5例(9眼)患儿经泪道探通术后治愈,占12.5%。结论:新生儿泪囊炎综合治疗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泪囊炎;综合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7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新生儿泪囊炎又称先天性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下端开口处的胚胎残膜在发育过程中不退缩,或因开口处为上皮碎屑所堵塞,致使鼻泪管不通畅,泪液和细菌潴留在泪囊中,引起继发性感染所致。临床表现为溢泪,结膜囊有少许黏液脓性分泌物,泪囊局部稍隆起,内皉部皮肤有时充血或出现湿疹,压迫泪囊区有黏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溢出。当急性发作,严重感染时,泪囊区局部皮肤红肿、坚硬、疼痛、压痛明显,炎症可扩展到眼睑、鼻根和面颊部,可引起眼眶蜂窝组织炎,甚至颅内感染,威胁患儿生命,必须及时全身和局部抗感染治疗。临床做好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新生儿泪囊炎临床综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采集本院两年收治的40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进行研究,现将报告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截取2019年4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40例(64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为研究主体,所有患儿皆在临床确诊为新生儿泪囊炎疾病,患儿情况:男24例(40眼),女16例(24)眼。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与排除指标

对出生后产生溢泪,挤压泪囊区带有粘液/脓性分泌物溢出,达到新生儿泪囊炎临床诊断标准的患儿纳入研究范围。排除患其他眼部疾病及全身疾患者[1]。

1.3方法

初诊患儿月龄在4个月以内在临床优先施予保守治疗方案,即每天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对患眼滴眼四次。每天对患眼泪囊区予以局部按摩,食指指腹紧贴皮肤由上向下轻轻推动泪囊区,促进内部液体受外力突破Hanser瓣或者上皮碎屑,缓解患儿泪道阻塞现状,,每天按摩三至四次,每次按摩20次。

患儿行泪囊按摩、滴抗生素眼液治疗如果没有效果,3个月后则对其施予泪道冲洗治疗方式。取患儿仰卧位,妥善固定头部和身体,患眼结膜囊内滴1-2滴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对眼睑进行消毒,一次性注射器抽取0.9%氯化钠注射液3ml,用冲洗针头自泪小点进针,进入泪小管后缓慢地推动注射器,利用冲洗液打通先天性的残膜或者上皮碎屑的阻塞,恢复泪道正常状态[2]。

患儿若行泪道冲洗治疗没有效果,需施予泪道探通术治疗。对患眼局部麻醉5min。患儿取仰卧位,用床单包裹双肩,有效固定头部、肢体,对眼睑进行消毒,用生理盐水对患眼泪道予以冲洗,彻底排出泪道脓性分泌物。将金霉素眼膏均匀涂抹在泪道探针外面,下眼内?轻微外翻,暴露下泪小点,探针垂直进入1mm,再调整为水平位,以泪小管方向为基准向鼻根部位缓慢推进,达到骨壁后退出1mm,调整探针为垂直位,慢慢进入患儿鼻泪管内,有落空感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泪道,若没有液体反流现象,液体自鼻腔内流出,患儿有吞咽动作,视为手术成功。术后患眼点妥布霉素滴眼液局部治疗,每天3到4次。

1.4评价标准

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若患儿无分泌物、溢泪,且泪道冲洗彻底通畅为痊愈;未达以上标准视为治疗无效。

2 结果

40例新生儿经泪囊按摩、滴眼液治疗,治愈13例(20眼),占32.5%;未治愈患儿经泪道冲洗,治愈22例(35眼),占55.0% ;剩余5例(9眼)患儿经泪道探通术后治愈,占12.5%。

3 讨论

新生儿泪囊炎疾病发生原因一般是在婴儿出生前期时间,鼻泪管下端依然有一黏膜皱璧(Hasner瓣),其局部或彻底遮盖婴儿鼻泪管开口,导致鼻泪管下端发育不良,未完成“管道化”,或有膜状物阻塞,或因鼻泪管骨性管腔较窄、鼻部畸形使泪液及细菌留于泪囊,易引发继发性感染。通常Hasner瓣膜在婴儿出生后7日会自动破裂,出生后1个月也有自动破裂的可能。新生儿泪囊炎多表现为眼部溢脓、溢泪,压迫泪囊区,伴有粘液/脓性分泌物从泪点溢出的情况,有些患儿还有眼睑皮肤湿疹、结膜炎,甚至其他的并发症。总体而言,新生儿泪囊炎在临床具较高的发病率,患儿泪囊周边皮肤组织可能存在肿块,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式[3]。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 40例新生儿经泪囊按摩、滴眼液治疗,治愈13例(20眼),占32.5%;未治愈患儿经泪道冲洗,治愈22例(35眼),占55.0% ;剩余5例(9眼)患儿经泪道探通术后治愈,占12.5%。提示临床选择综合治疗方案可收获显著的效果。有些新生儿泪囊炎患儿一个月以内泪囊可以开通,临床治疗月龄4个月内患儿一般可先考虑泪囊按摩、滴抗生素眼液局部治疗。由于婴儿的皮肤组织发育尚未完全,且鼻泪管阻塞不是特别严重,若行保守治疗后无效,可选择泪道加压冲洗疗法。在加压冲洗治疗过程中,要有效控制压力,尽量减少冲洗,为了有效减少患儿眼部分泌物,可在冲洗液中兑入少许抗生素。对出生时间长的泪囊炎患儿,若施予保守疗法、泪道加压冲洗法无效,可选择泪道探通术療法,这种方式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操作十分简单,创伤较小。施予泪道探通术过程中,医师要有效对患儿的头部、四肢进行固定,以免其活动导致操作失误。在用探针的时候,需掌握好角度、力度,操作要精准轻柔,有效预防治疗中产生呛咳、假道形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障手术有序、安全进行。而且,泪道探通术主要适用于月龄超过4个月的患儿,若月龄太小,建议采取保守治疗/泪道加压冲洗疗法[4]。

综上所述,新生儿泪囊炎临床诊断治疗需要尽早。综合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医师在治疗过程中要耐心诊断,规范操作,要重视泪囊区的挤压按摩,抓住最佳探通时机,循序渐进治疗不失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和林, 程婷婷, 洪如会. 新生儿泪囊炎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88):55.

[2] 孙淼, 张映萍. 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18,(04):572-574.

[3] 沈薇. 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1).

[4] 刘天刚, 杨开华, 尤广智. 泪道探通冲洗术对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效果研究[J]. 家庭保健, 2017, (22):10-11.

猜你喜欢
综合治疗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井下煤矿工人功能性消化不良47例临床观察
65颗牙隐裂的临床疗效分析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的128例效果观察
没效果
社区康复对婴幼儿精神发育迟缓的疗效及父母情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