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2021-10-21 22:23杨银杰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
关键词:胆道镜腹腔镜

杨银杰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将2020年1月-2021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5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研究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間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8.00% VS 36.00%),研究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快捷、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属于一种良好的微创疗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腹腔镜;胆道镜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肝内胆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会引发多种严重性并发症,属于良性胆道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开腹术是近年来临床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常用术式,但存在创伤大、术后康复时间长及结石残留率高等问题[1]。近年来,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下,腹腔镜、胆道镜被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疗效[2]。鉴于此,本研究分析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1月-2021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5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两组,各25例。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且患者均自愿签署加入研究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女分别为15例、10例;年龄33-72岁,平均年龄(50.38±10.73)岁;结石分布情况:左肝管结石9例,右肝管结石7例,左右肝管结石6例,左右肝管、胆总管结石3例。研究组中男、女分别为13例、12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0.22±11.20)岁;结石分布情况:左肝管结石11例,右肝管结石6例,左右肝管结石5例,左右肝管、胆总管结石3例。两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将胆总管切开并取石,进行T管引流,待术后4周时给予T管造影,如果胆道内未残留结石,则可将T管给予拔除处理。研究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麻醉,然后在腹腔镜下通过超声刀切断胆囊血管,然后将胆囊给予切除处理;通过穿刺确定胆总管前壁后,使用超声刀将胆总管前壁切开约1cm,再使用取石钳将胆总管结石取出,然后将纤维胆道镜从剑突下穿刺套管送入胆总管内,并使用右手摆动套管,同时用左手持镜,将其中结石完全取出后对肝内外导管进行冲洗处理,最后对胆总管进行连续缝合,留置T管,对胆总管前壁进行间断缝合,由右肋前壁穿刺部位引出体外给予固定处理。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连续抗菌治疗3d,并于3d后将引流管拔除。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2)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总发生率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并发症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8.00% VS 36.00%),研究组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在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趋势下,胆管结石发病率不断上升。肝内胆管结石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胆管结石,具有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术后残石及复发率高等特点。现阶段,临床对肝内胆管结石主张手术治疗,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虽有一定疗效,但对机体创伤大、并发症多,即便一些年轻患者可耐受手术创伤,而老年患者因机体各器官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难以耐受传统术式,致使近年来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3]。因此,如何更有效地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率不断升高,且获得了良好疗效,其属于一种微创术式,不仅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术后恢复快及切口瘢痕小等优点,而且其可准确地判断结石所处位置、数量、体积以及胆管是否过于狭窄等情况,为术后引流提供参考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石的术后复发率[4]。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8.00% VS 36.00%),研究组低,提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快捷、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属于一种良好的微创疗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谢健,黄楚忠,方忠荣,等.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8,29(8):1158-1160.

[2]付强.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8):55.

[3]邹奇,陈杰,胡梦文,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20,9(1):56-59.

[4]刘毅,尹新民.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J].肝胆外科杂志,2019,27(3):66-69.

猜你喜欢
胆道镜腹腔镜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研究患者卵巢功能在腹腔镜下剥除卵巢囊肿术后影响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胆囊与胆总管结石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术后妊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