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经验:大规模核酸检测中需要注意的信息化要点

2021-10-21 23:30莫凯彬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化

莫凯彬

摘要:大规模核算检测是控制疫情的重要措施。其需要信息化的有效支撑。文中,结合工作经验,就大规模核酸检测中需要注意的信息化要点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核酸检测;信息化;秩序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自“5·21”广州疫情以来,广佛两地高效开展了多轮全员核酸检测。为切实保障市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在佛山市疫情防控“一盘棋”统一部署要求下,三水区于6月6日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设置118个采样点,2247名医务工作者闻令而动,火速集结,参与核酸采样,区直机关1428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1374名志愿者到各采样点开展志愿服务,1471名公安民警现场维护秩序,本次全员核酸检测累计完成采样85.7万人份。

在这场大考中,三水区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能力,统一使用省“粤核酸”系统(以下简称“省系统”),采用1人1个二维码,10个二维码绑定检测机构1个条形码,1个条形码贴1支试管的业务模式,实现更高效、安全的核酸采样、数据信息统计及上传,助力全员核酸檢测顺利开展。

先谋而后动

在全面铺开全员核酸检测前,我区吸取前期到佛山市禅城区观摩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点的工作经验,分析市、省系统的利弊后,结合我区实际,确定以省系统为主、市系统为后备,作为我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信息化系统。

1.加强业务培训

5月31日上午赴禅城区观摩后,我区下午立即开展了全区全员核酸检测信息技术员培训,召集全体镇(街道)卫生健康办、医疗卫生单位的信息技术员参加市、省系统培训。直到6月6日正式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之前,培训仍在继续,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2.科学调整业务模式及业务流程

在禅城区的全员核酸检测中,岭南明珠体育馆采样点(5月31日)的业务模式是1人1个二维码、1个二维码绑定检测机构1个条形码、10个条形码贴1支试管(以下简称:“10人1试管模式一”)。这种业务模式有一个弊端是有多少群众采样,检测机构就需扫描多少次条形码。例如:如开展70万群众的核酸采样,检测机构就要扫70万次条形码,且不排除在扫码过程中出现的程序出错现象,给检测机构带来极大的工作量,制约了检测机构上报检测结果的效率。因此,我区对业务模式和流程进行了调整,采用“10人1试管模式二”,也即1人1个二维码,10个二维码绑定检测机构1个条形码、1个条形码贴1支试管。在新模式下,如开展70万群众核酸采样,检测机构只需要扫描7万次条形码,大大降低检测机构扫描条形码出错的机率,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两种业务模式对应不同的业务流程,具体如图1、图2所示。

3.提前做好系统组建

为确保数据统计和上报又快又准,我区提前组建“大规模核酸检测省系统账号组”,每个镇(街道)在省系统开通一个大规模核酸检测账号,每个镇(街道)账号均有专门的账号管理员,有效保证各镇(街道)在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有序、高效上报。同时,为防止信息录入时选错检测机构,我区建议每个核酸检测账号只绑定一家检测机构,并尽量选择条形码容易读取并且检测系统跟省系统做了信息接口的检测机构作为大规模核酸检测机构。

细节决定成败

1.加强现场工作人员管理

按照各采样点实际情况,配足志愿者,分为现场引导志愿者、信息采集志愿者和信息登记志愿者三类,确保均参加培训,熟悉使用省系统在线版和离线App,明确要求信息采集志愿者、信息登记志愿者自带安卓手机(不用苹果手机)、充电线和充电插头,信息登记卡位配备电源插座供志愿者使用。

2.加强现场秩序管理

一是加强宣传发动,引导群众到采样点前1天先输入个人信息生成个人二维码,并截图保存,避免因为网络问题无法读取或者读取失败。若出现个人二维码无法读取,建议群众到粤核酸小程序刷新个人二维码。

二是采样点入口由现场引导志愿者负责预检分流工作,落实测温、查看群众粤康码及行程码,做好人员分流工作(体温异常、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和24小时内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员,建议不参与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或单独采样),从采样点入口到信息登记区都设置现场引导志愿者,维持秩序和协助群众生成个人二维码。针对无手机或无法提供个人二维码的群众,由现场引导志愿者引导进入特殊人群通道,到达特殊人群信息采集区,由信息采集志愿者采集特殊人群个人信息后生成个人二维码,按10人1组,带到信息登记卡位完成登记后,再带到采样卡位进行采样。

三是我区采用“10人1试管模式二”开展核酸采样工作,采样现场一个信息登记卡位对应一个采样卡位,两个采样卡位之间用护栏隔开。每个信息登记卡位配备3名现场引导志愿者、1名信息登记志愿者,试管和条形码必须由现场引导志愿者从信息登记卡位带到采样卡位。每10人1组的群众由1名现场引导志愿者协助完成信息登记和采样全过程,特别是协助信息登记志愿者核实扫描条形码是否一致。若因省系统或现场网络等问题造成信息登记中断,待系统恢复后,继续扫描之前的条形码和剩余群众的个人二维码,保证1个条形码对应10位群众的个人二维码。

3.优化操作流程管理

一方面,指导各采样点工作人员提前剪切好检测机构的条形码(一式三联,一联贴在采样试管上,一联贴在装采样试管的小胶袋上,一联由采样点留存、核对试管数量),要求信息登记志愿者在手机上根据条形码认真选择检测机构,同时扫描条形码后必须核实是否有误,若有误则应重新扫描条形码或手工录入条形码。

另一方面,做好现场的信息安全与应急准备。由专人保管和分发省系统账号和密码,每个信息登记卡位都贴有记录了省系统账号和密码、4个“粤核酸”二维码的纸质文件。4个“粤核酸”二维码分别对应省系统的4个服务器,当某个服务器因多人登录造成服务器奔溃的时候,信息登记志愿者可迅速扫描其他二维码,切换至其他服务器。每次采样结束后,由专人负责将记录有省系统账号和密码的纸质文件及时收回并销毁,省系统账号管理员及时更改密码,防止群众个人信息泄露。

4.强化数据信息管理

一是建立区、镇(街道)、采样点三级信息管理制度,确保信息管理通畅。各个采样点的信息员负责本点的信息管理工作;镇(街道)级信息管理员负责全镇(街道)信息管理,收集汇总各个采样点的信息问题,及时上报区,并协调解决各个采样点的信息问题;区级信息管理员统筹全区的信息管理工作,对接市和省系统公司,解决各个镇(街道)提出的信息问题。

二是为加强数据的统筹和管理,建立区、镇(街道)、采样点三级数据收集、跟踪和报送小组,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及时上报。各个采样点的数据小组负责本点的数据管理工作,包括记录现场采样人数、采样试管数、收集第三联条形码、特殊情况登记表。采样结束后,采样点要依据收集的第三联条形码数量,与检测机构核对试管数量,防止出现采样试管丢失等问题。镇(街道)级数据管理员负责全镇(街道)数据管理,收集汇总各个采样点的数据,及时上报区。区级数据小组统筹全区的数据管理工作,每小时上报一次数据并做好数据分析和研判,为领导的指挥调度和决策起到良好的参谋作用。

三是健全现场网络安全应急预案,鉴于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现场群众众多,容易导致网络信号拥堵,因此采样现场设置至少两个Wi-Fi,一个专门给志愿者使用,一个给群众使用,大型采样点设置网络信号保障车(由三大运营商提供),确保网络信号通畅。

四是制定系统应急预案。为了避免省系统崩溃无法完成信息登记导致人员拥挤的现象发生,我区制定两套备用方案,方案一为一旦省系统崩溃,将立即启用省系统的离线App;方案二为立即启用市大规模核酸采样信息系统,并在采样现场提前设置市大规模核酸采样信息系统登记卡位备用。

参考文献:

[1]宋江勤,陈玫君,等.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能力与效率的策略[J].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2021,9(03):129-132+149.

[2]汪之红,莫红梅,杨凯,等.基于“互联网+”的核酸检测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及优化[J].中国数字医学,2021,16(07):104-107.

[3]孟卫东.信息化助力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J].科技与创新,2020(20):19-20+24.

猜你喜欢
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聚焦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中国信息化周报201816、17、18合刊
中国信息化周报201816、17、18合刊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2016信息化视听行业“Best of the Year”年度榜单
2015年信息化视听行业年度榜(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