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高职学生“段级”技能培养模式实践

2021-10-21 09:43吴冬燕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4期
关键词:软件技术等级证书职业技能

摘要:职业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重视技能,本文分析了软件技术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和技能培养脱节的现状,提出了“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高职学生“段级”技能培养模式的实践方案,阐述了依托“段级”技能培养体系,将工作岗位、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应知识技能“多级多段”融入课程体系的实践途径,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段级”技能培养;软件技术;1+X证书制度试点

一、背景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在我校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获得CEAC—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工程师、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证书和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一种作为毕业条件之一,其目的是为了用职业技能证书体现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所达到的技能水平。经过多年实践发现,由于职业技能证书级别相对单一、学生存在为考取证书进行投机性应试型的学习,以及部分职业技能证书对应的考点理论偏多等多种因素,未能较好地实现通过考证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学团队进行了学生“段级”技能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希望通过技能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二、“段级”技能培养模式内涵

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一直是职业教育教学的关键所在,学生“段级”技能培养模式改革依托“1+X证书”制度试点,围绕“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这个中心,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桥梁,整合资源、以“段”为单位完成学生技能的培养。以实现软件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构建面向岗位,多级多段的技能培养模式;逐步实现软件专业课程知识技能分级分段、对应岗位所需技能分级分段、竞赛技能过关分级分段,构建“多级多段”的多层次技能过关评价体系,来保证技能培养的有效性、高效性和准确性。

三、“段级”技能培养模式实践

1.对接岗位构建学生“段级”技能培养体系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接轨市场需求,通过企业走访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研等活动明确软件技术专业对应的核心工作岗位,主要包括web开发与交互设计、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开发以及嵌入式开发等就业岗位。岗位核心技能通常是由技能“点”和“面”构成。技能“面”是指完成某个项目开发所需要的技能,如移动应用项目开发;技能“点”是指完成项目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技能核心点,如架构能力、UI设计能力、数据库设计能力、项目管理能力、项目测试等,在技能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抓面更要抓点。根据就业岗位设置初、中、高三级技能培养目标,并在每个级别设置“段级”技能培养目标,将岗位技能“点”扎实地落在各个段位,完成“段级”技能体系的架构。

2.依据“段级”技能体系重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也是做好学生技能培养的关键。以企业应用为背景,以软件开发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据“段级”技能培养体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从课程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上与“段级”技能体系充分融合,将典型工作任务中所要求的能力进行拆解,根据级别进行分级分段,形成新的课程内容体系,按照“段级”的分层理念由浅入深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通过考核确定学生到达的段级,让学生有“打怪升级”的新奇感,增强学生学习课程的成就感和积极性。

3.实现职业技能竞赛对应能力与“段级”技能培养体系的融通

职业技能大赛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风向标。软件技术专业各个方向都有对应的职业技能大赛赛项,主要包括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虚拟现实(VR)大赛、ACM程序设计大赛和浙江省多媒体竞赛等。充分分析各项赛事的競赛要求和内容,将技能竞赛关键知识点和技能分级分段融入课程体系,以赛促学,以学促赛,实现段位技能与技能大赛技能的充分融合。

4.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段级”技能培养体系的有效融合

随着“1+x证书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会成为毕业生、社会成员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成为从业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证明,将广泛被行业认可。因此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段级”技能培养体系进行有效融合,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学生技能培养过程中,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合理拆解,完成与课程各段教学内容的融合,在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的同时也为学生考取对应级别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就业增加砝码。

5.构建“段级”技能考核评价体系

构建学生“段级”技能考核评价体系是“段级”技能培养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评价体系的建立旨在实现对学生各段位技能水平的评价,在评价体系中,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指标的多维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体系在完成对学生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定级定段的同时,也要依靠评价结果的反馈,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势和缺陷,明确下一步的学习方向,构成回路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定级定段式的评价,会激发学生对高段位的渴望,从而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四、总结

学生“段级”技能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提高软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有益探索。实践过程中,人才培养是核心,课程建设是关键,考核评价是动力。实践证明,学生“段级”技能培养模式下进行人才培养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夏晶.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改革思路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6):261-262.

[2]江岸.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群“课岗证赛”融合下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及改革[J].职业,2019(05):40-41.

[3]竺辉,张国辉.专业技能“段级证书”校企联合鉴定的实践——以奉化区中职服装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7,16(09):40-42.

课题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学生‘段级’技能培养模式研究——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20SCG223)

作者简介:吴冬燕(1979-),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计算机教育、数据挖掘。

猜你喜欢
软件技术等级证书职业技能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信息时代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分析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Thinking Through Visual Communication
UGNX软件技术在农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