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现代农业企业参与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

2021-10-21 10:13乔晓丽段丽君丁献华杨随鹏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4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山西校企合作

乔晓丽 段丽君 丁献华 杨随鹏

摘要: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的应用型决定了其职业性特点,校企合作是其培养模式,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需要现代农林企业的深度参与。本研究对山西省246家现代农业企业进行调查,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调查分析发现:山西现代农业企业,发育程度低,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低,与现代农业企业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参与校企合作的参与率低,合作还处于浅层次,合作满意度低,肩负不起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重任。因而,山西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企业,加强涉农学校和涉农专业建设;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意识和责任,多方合力,推动山西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

關键词:卓越农林人才  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  现代农业企业  山西

农业企业化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途径,涌现出大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信息,“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家庭农场60万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217万个,各类返乡下乡创业人员累计达780万人”[1]。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关键,涉农院校的大学生,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是未来农村发展的带头人,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人员、农业经济体的经营人员。

应用型农林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一线,是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因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以农业生产一线的实际需要为核心,强调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2]。应用型农林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有企业参与,才能保证其办学质量,实现其技能人才培养目标[3]。加强校企合作,走工学结合、产教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与职业岗位能力适应,能够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职业院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使命。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本质的回归,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4]。

本课题根据企业基本特征,对山西现代农业企业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山西现代农业企业参与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现状,提出可行性措施,以期为政府制定政策或校企合作提供切实有力的指导依据。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山西现代农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既有国有企业也有私营企业,既有大中型企业又有小微企业,经营时间有长有短,涉及种养、农机、生产资料、多种经营等企业,企业分布在全省多个地市,除朔州和阳泉外,本次调查共收回调查问卷251份,去除无效问卷10份,有效问卷共241份,有效率为96%。

1.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本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企业的基本情况调查,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企业的性质、规模、经营范围、经营时间,所在地,题目设置采用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形式;企业的员工情况:企业员工来源、学历,近年来和未来几年对员工学历要求等,题目设置为多选题。第二部分是对企业参与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进行调查,调查校企合作原因、合作方式、合作程度及满意度等及未参与校企合作的原因,参与意愿和愿意合作的院校等,题目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开放题三种形式设置。本卷共26个题项。应用Spss26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以保证调查的可靠性。

1.2.1信度

本问卷使用克隆巴赫Alpha系数,检验其精度、稳定性和一致性,通过Spss26分析得出,各部分的克隆巴赫Alpha分别为:第一部分基本信息部分为0.624,在0.6-0.8之间,信度较好,第二部分分为有无校企合作两块进行分析,有校企合作部分为0.999,信度极高,无校企合作为0.998,信度也极高,整个问卷的克隆巴赫Alpha值为0.816,说明整个问卷的一致性极好,是稳定可信的。

1.2.2 效度

运用Spss26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提取12个成分,得出累积方差贡献率在87.42%,大于85%,25个题项(排除一个开放题)在某一个主成分上的载荷大于0.6,每一个题都有效,问卷的效度较高。

2.山西现代农业企业参与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2.1山西现代农业企业发育程度低

根据关付新对中国现代农业企业组织形式及演变研究,中国现代农业企业有四种形式,分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公司+农户”,到之后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新一代合作社”[5],无论何种农业企业组织形式,农业专业户的发展是其基础,农业专业户发展又依赖农业企业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尽管山西农业合作社起步早,发展速度快,但是规模小,50人以下的小社占到97.5%[6],并且抗风险能力弱,这类合作社难以办下去。也有一些农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是为了获得国家政策红利而组建的,或是地方政府为了完成组建任务,强制组建凑数的,等等,这类合作社或企业多数是名存实亡。显然这些农业企业或合作社对周边农业生产带动作用小,农业生产专业户少、规模较小,制约了山西现代农业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导致农业企业发展不充分,发育程度低。

2.2 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

本次调查的企业中个体私营农业企业213个,占到调查样本的88.4%,这类企业规模小,员工数量少,50人以下规模的企业占到90.5%。从企业的布局来看,多分布在县级城市及乡镇、乡村地区,占到调查企业的93.6%,城市等级越高,农业企业数量越少。这与农业企业的性质和生产经营相吻合,主要从事种植、养殖和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为主,都是面向农村的。

个体私营农业企业由于资金能力及社会资源有限,这类企业往往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较弱,资金短缺,缺乏行业指导,既要面对自然风险,更要面对市场风险。因而,该类企业主要从事种养业和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看重的是低劳动力成本,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的利润,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低。加之,这类企业多位于城郊地区和乡村地区,雇用农村劳动力进行组织生产和管理,这部分劳动力多为年龄偏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制约了农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3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低

调查结果,大专、中专学历及无学历者为主,占比分别为33.6%、49.1%和45.8%,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占比少,分别占14.0%和4.7%。畜牧业企业对员工学历要求较高,本科和大专学历者占50%,对于研究生以上的学历不需要;种植业企业中各有33.5%选择大专和中专学历,有45.8%的选择无学历者;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企业中有28.2%的选择大专学历,有52.1%选择中专学历,有36.8%选择无学历者;多种经营的企业中有27.6% 的选择大专学历,有 31.0%选择中专学历,有44.8%的选择无学历者。

这与企业的经营类型和提供的岗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调查,企业对市场营销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需求大,分别占到了59.3%和66.4%,对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需求较少。从事种植业为主的企业,48.6%需要的是市场营销人员,63.9%需要的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从事畜牧业为主的企业,62.5% 需要的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62.5%需要的是生产管理人员,还有62.5%需要的是市场营销人员;经营生产资料的企业,66.7%需要市场营销人员,73.5%需要的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从事多种经营的企业,58.6%需要的是市场营销人员,65.6%需要的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很多农业企业创业者的初始学历比较低,受其成长环境和学历的影响,从事种植、养殖和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对于种植业生产而言,因时因地因种不同,生产过程没有具体的标准,更多的是依靠生产经验,因而,农村劳动力比“学院派”更受欢迎。受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类型的影响,更多需要的是市场营销和新产品推广岗位人员,而这些岗位从业门槛低,对受教育程度和知识技能要求较少,企业在用人时以能把产品卖出去为标准。这些同时说明我省农业生产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层次低,在新产品研发、科技创新和现代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农业现代化程度低,距离现代化农业企业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2.4 校企合作参与率低

在调查的241家企业中,有41家企业有参与校企合作,占比17%,参与率低。企业的性质、规模、经营类型不同,校企合作的参与率存在着差别,但与企业的经营时间没有相关性。从企业性来看,国有农业企业参与比率最高,达63.6%,个体私营农业企业参与比率最低,只有13.6%;从企业规模看,规模大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比率高,30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校企合作率达到同等规模企业的71%,而50人以下的小规模企业校企合作参与率仅占同等规模企业的12%;从企业的生产对象和经营范围来看,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类的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参与率相对较高,分别为62.5%和41.4%;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和种植业生产的企业参与率低,分别占8.5%和15.3%;就企业区位而言,位于省会城市和地市级城市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参与率高,分别为同类城市企业的75%和57.1%,而位于乡镇和乡村的企业参与率低,仅为10.5%和10.3%。

2.5 校企合作參与程度低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目的虽然不尽相同,但多数企业的目的,还是为了进行员工培训和获得能够快速进入生产一线的毕业生。合作的方式主要是提供或共建实训基地,这样的合作属于松散浅触型,是校企的合作的最初形式。校企双方仅限于合作,可以合作实训、实践,但不涉及利益瓜葛,具有合作企业更换频繁、合作时间较短的特点[7]。在这种合作过程中,两者建立合作关系是临时的、松散的,没有形成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企业对学生培育、评价以及企业用人、选人职责没有很好地发挥。这种合作即使合作多年,学校和企业,尤其是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结果并不是很满意。合作的院校以高职院校和一般农林院校为主,这类院校科研能力较低,对新技术新标准的了解与掌握还不如企业,对企业的指导和帮助较小,产教研难以融合。总之,农林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层次低,深度浅,不能够承担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

2.6 校企合作满意度较低

通过调查,有60%的企业对于合作基本满意,有5%表示满意,还有35%的企业表示不满意。从企业经营类别来看,种植业企业有54.5%的感到不满意,有45.5%的企业感到基本满意;畜牧业企业中有60%的企业认为满意,40%的企业基本满意;经营生产资料的企业,有80%的企业感到基本满意,感到满意和不满意的各占10%;对于多种经营的企业来说,感到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各占50%,从以上分析来看,企业对于校企的合作的满意度是比较低的。

进一步调查,企业不满意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要求,占到72.4%。从企业类型来看,种植业企业中,54.5%的企业不满意是因为学生管理职责不明确,45.0%是因为学生不能满足用工需求;畜牧业企业不满意的原因来自两方面,不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占到了60%,学生管理职责不明确的占40%;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企业,不满意的原因比较分散,36.4%的是因为不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33.3%的是因为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22.2%的是因为学生管理不明确;对于多种经营的企业而言,最不满意的原因是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占到72.7%。

2.7 校企合作意愿较低

对于目前尚未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就其合作意愿、合作诉求的调查和分析得出:有65.5%企业愿意进行合作,合作目的主要为了储备人才和员工培养,分别占到36.5%;有27%是基于企业长期发展;更多的企业虽然有合作意愿,但没有合作诉求,说明企业对于校企合作认知程度低,合作过程处于被动地位,对于企业而言,合作可有可无;另外还有35.5%的企业没有合作意愿。

3.多方合力推进山西现代农业企业参与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3.1 继续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的关键依然在学校,院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应当选择经营时间长的、规模大的企业,因为这种企业存续时间长,生产经营稳定,对市场的适应性强,能够把握市场的风向标,生产技术先进。与此类企业的合作有利于推动专业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同时可以提高专业教学能力,真正推进产教研的融合发展,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也可选择经营时间短但有发展潜力的新企业,这类企业也愿意与省内高职院校进行合作,因为通过校企合作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政策的支持,更可获得高素质的劳动者,与这类企业合作更有利于发挥学校的优势。

无论与何种企业合作,仍要以学校为主导。根据企业的需求,制订与企业发展和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校企合作学生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用制度与标准合作,做到真正合作,实现深度合作,提高校企合作满意度。

3.2 强化农业企业参与意识和责任

校企合作属于双主体育人,在我国的起步晚,发展快。院校是校企合作的主导者、寻求者,而企业的参与意识比较薄弱,尤其是个体私营小规模企业的参与率低。根据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家庭农场、个体经营是现代农业经营的主要模式,个体私营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双育人的程度,决定着农业企业的校企合作率。通过政策宣传、法律规范、经济杠杆等方法,让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农业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参与到校企合作的不同层面,实现全方位合作,与涉农院校和专业合作,共同肩负起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重任,为农业产业兴旺、生态家居、农民生活幸福服务。

3.3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企业

现代农业企业是现代农业的推动者,决定着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只有现代农业企业获得高质量发展,才能够参与到校企合作中,与职业院校共同肩负起培育卓越农林人才的责任,才能培育出满足农业行业和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才能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企业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企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鼓励受過高等教育又有农村经历的大学生,尤其是高职涉农专业毕业生回乡创业。根据危旭芳的《创业者从业经历、教育背景与现代农业涉入》,研究认为有农村从业经历的创业者,更倾向于在现代农业领域创业,尤其是这类创业者具有高学历时[8]。所以,农业高职院校和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调整教学目标与课程设置,将创业教育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过程,渗透到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中,为大学生毕业回乡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4加强涉农高职院校和专业的建设

中国农业发展的道路告诉我们,加强涉农院校和专业建设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建成各级各类农业专业学校,在农业人才培养与农业技术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实现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约占世界20%的人口的伟大壮举,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从业人员锐减,农业院校发展举步维艰,涉及专业招不到学生,农业生产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难度。农业高质量发展,还是要靠一代又一代农业人来完成。国家实施的农林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其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农业院校及涉及专业要抓住机遇,调整人才培育方案,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只有院校建设好了,涉农专业发展好了,培养出高素质、有技术技能的人才,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企业参与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队伍中来,为农业企业和农业发展培养有技术技能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可.中国农业的转型与现代化[OL].新华网,HTTP://WWW.inhumane.co/politics/2020-07/14/c_1126235181.HTML.2020-07-14 11:08:54来源:光明日报

[2]百度百科“应用型人才”.HTTP://baize.Baikal.com/item/%E5%BA%94%E7%94%A8%E5%9E%8B%E4%BA%BA%E6%89%8D/10661407?fr=Aladdin

[3]冉云芳.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7,(01):25-33

[4]王小红.企校继续教育合作的难点与解决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2):188-199

[5]关付新.中国现代农业企业组织形式及演变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1):43-46.

[6]钱锦霞,王华.山西省春旱趋势及对农业的影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8,17(4):105-110.

[7]陶薇.高职校企深度整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践与对策——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例[J].河北职业教育,2017(8):20-23

[8]旭芳.创业者从为经历、教育背景与现代农业产业涉入——基于中国私营企业调查的实证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13(4):35-44.

研究课题: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山西现代农业企业参与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调查研究》(课题编号:ZC-20068)。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山西校企合作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Right to Roam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