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有效减少线损率波动的探讨

2021-10-21 10:13何锦文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4期

何锦文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加的电器设备提升了人们生活生产质量,同时也增加了电力公司电能计量工作的强度。线损率作为电力企业综合性经济评价指标之一,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抄表信息的准确性,减少线损率波动,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效率。

关键词:线损率;线损波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

线损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企业的运营经济造成威胁。随着我国自动化技术的日新月异,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企业的应用效果非常优秀。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实时保障了电力公司的营销业务、计量工作和现场操作的基本数据一致,提高了电力企业的抄表准确率,解决线损率波动,促进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

1.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描述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综合采用了电能计量技术、电力营销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功能技术实现实时用户数据的正确收集,并加以分析系统中的电能信息。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终端、通信信道和系统主站将运用到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系统主站是负责收集和处理数据信息,自动化终端是现场收集和汇总计量点的实时数据并上传到计算机中,通信信道则是数据信息在主站和终端传送信息的桥梁。

2.线损率波动产生的因素

2.1变电站电能计量影响因素

变电站是电网变电的重要枢纽,变电站的电能统计是电能计量工作人员通过站内计量方式统计的。如果电能计量工作人员没有按期进行抄表,或是在抄表过程中出现抄录错误将引发线损率波动。除此之外,变电站的站内更换电表、停电检修电压互感器、计量回路等会导致电能统计出现错误,最终导致变电站出现线损率波动的现象。

2.2配电变压器漏抄导致电能冻结

配电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变换交流电压进行交流电能传输的设备,主要分专用、公用变压器。传统的电网供电中有部分配电变压器的关口表没有三相电表,使得电能计量工作人员的抄录缺乏一定的准确度,电能计量人员的抄表不规范、抄录时间不统一,甚至有的电能计量人员在电表处于冻结时,私自更改抄录时间,出现漏抄的情况,进而出现线损率波动的现象[1]。

2.3抄录关口电量不准确

购电方使用110kV、35kV两种不同的输电线路进行传输,导致不同线路的计量装置出现对侧的情况,影响电能计量抄录的准确性,加之不清楚电量冻结的时间,造成线损率的参考系数缺乏一定的正确性。除此之外,供电企业的员工有时候会估抄电能数据,从而造成线损率数据存在虚假。并且不同线路的供电方式会导致关口的抄录数据失真,引发线损率波动现象的发生。

2.4营销电量与变压器关口抄录数据不符

许多的配电线路出现线损率波动较大的原因是因为营销用电的电能与变电站的关口电能没有同时抄录,抄录人员的工作不规范出现漏抄、错抄的情況,还有就是对用户的计量回路的数据不准确,可能存在窃电现象、倍率不正常现象。供电企业对用电客户的建档不及时、入档出错、双电源用户频繁切换电源都可能会导致线损率出现波动。另外,负荷变化或停电会导致加收铜铁损值变大,电表计量设备烧坏出现了电量追补,众多因素都是出现线损率波动的影响因素。

3.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减少线损率波动实践

3.1 负荷管理系统

用电情况因季节因素、用户用电规律等原因存在高峰期和低谷期,当用电负荷过大时就会增加高峰期的线损率,而低谷期的用电线损率会降低,但会出现电能浪费的情况。因此,负荷管理系统可以控制高峰期的用电状态,将过多的负荷转移到用电低谷期,实行“错峰用电”,节约电能资源,降低线损率[2]。负荷管理系统也是一种集抄录、核实与一体的用电检测系统,能够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避免电能计量错抄、漏抄导致线损率出现波动。

3.2 计量自动化系统

为了更有效地减少线损率的波动现象,引入自动化技术融入电能计量系统中,增强电能计量系统的多功能性,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度,有效降低线损率。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几个功能:

(1)该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按时、日、月进行计量对象的数据统计,对线损率造成影响的指标实现固定周期的统计分析,同时可以利用计算机将每个固定周期的线损信息以表格、图形等方式直观地展现出来,还可以定期进行线损率汇总计算,及时发现并解决引发线损率波动的影响因素。

(2)该系统可以统计和分析分线线损情况,主要统计分析每个变电站之间的线路线损现象,按照固定周期进行统计汇总,也可以指定时间段内进行先算统计分析,实时掌握线路线损情况,及时采用对应的措施降低线损带来的影响。该系统也可以对不同电压形成的线损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如针对110kV、220kV、35kV等不同电压形成的线损现象,有效避免电能计量设备因无法确定电压等级而引发线损率波动。

(3)该自动系统可以进行分台区线损情况统计和分析,对公用的低压线损进行全面统计和计算,重点注意换电能表、修整电表、更换CT、临时供电等行为引发的线损率波动,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进行智能判断并及时修正,也可以人工输入正确的电能计量值[3]。该系统会可以对不用级别的线损情况进行分区记录,并定期统计和分析分区内的线损情况。根据分区的线损情况汇报,分析出不同级别的供电分区关系,并逐层次进行线损分析。通过对产生线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在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实时检测,提前预防和处理影响线损的因素,有效减少线损率波动情况。

4.结语

总之,线损率波动对电力企业的电能计量工作造成直接影响,而通过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不仅可以减轻电能计量工作人员的抄表工作量,减少抄表导致的人为错误,还可以减少线损率波动,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度,实现电能数据的实时收集。同时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还可以通过分线记录突出分类计量的优势,有助于电力企业更好地规划企业发展战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静.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8):3807.

[2]韩启银.基于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线损异常查处[J].科技创新导报,2020(07):49-50.

[3]邢佳琦.基于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线损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9(3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