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的湘西苗绣文创产品设计对策研究

2021-10-21 12:13邓姣华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4期
关键词:文创产品设计对策研究乡村振兴

邓姣华

摘要: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苗绣是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一项传统手工技艺,以湖南省湘西地区花垣县苗绣为例,如今却遭受技艺失传和难以发展的双重打击。如何发展苗绣产业,让承载着民族文化、风格独特的苗绣技艺应用于现代文创产品中,让民族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对此提出几个层面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乡村振兴;湘西苗绣;文创产品设计;对策研究

一、乡村振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花垣县隶属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属于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居的地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笔者在花垣县的七绣坊苗服饰有限公司、十八洞村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当地苗绣产业链已发展较为成熟,有苗绣非遗传承人,地方手艺人可以承接外部订单,当地政府以合作社形式把绣娘聚集在一起,对绣娘进行培训后再将苗绣商品化作业。

但是从当地市场上投放的苗绣文创产品可以看出,花垣县湘西苗绣文创产业发展不容乐观,产品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形式和内容同质化严重;二是技术含量低,产品时代感较差;三是缺乏现代审美与时尚设计意识,缺乏持续创新设计;四是未形成知名苗绣产品品牌,品牌打造乏力。

随着数字化经济时代的到来,长此以往,以苗绣为代表的、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手工艺艺术将逐渐从生活中隐退,中华文化将不再丰富多元,所以,对苗绣进行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有效的传承与保护性开发刻不容缓。而随着国家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为苗绣的发展与创新带来了巨大的契机。

二、湘西苗绣文创产品设计对策研究

有专家学者指出,手工艺要继续生存下去,不仅需要我们对其旧有的装饰形制、图案符号、工艺品种等重新进行审视和改造,借助现代设计方法和商业模式去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和市场规模,同时在延续装饰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凝结成一种独立于西方艺术模式、焕发着勃勃生机与活力的民族艺术文化。

随着花垣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当地对于苗绣与文化特色进行很好结合并开发创新的文创产品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只有不断挖掘、探讨当地苗绣和文创产品设计的契合点,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语言的契合,才能使得花垣县当地的苗绣在文创产品中得到广泛运用,才能带动当地苗绣产业的展和延续,因此对于花垣县湘西苗绣文创产品设计研究需从以下几点着手:

1、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艺术设计,作为一种促进信息沟通、提升生产价值、拓展市场疆域的手段,一方面创造着20世纪令人炫目的视觉文化,另一方面它又成为侵害人类生活原有品质的破坏性因素。解决这一文化矛盾的关键在于深入而慎重地思考与选择造物文化发展的理念和科学地确立设计战略,在于严谨而缜密地梳理与构建现代设计的文化价值体系,确立现代设计的文化核心和底色。

平面设计是现代设计学的基础,也是设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视觉文化时代,平面设计在设计思想和方法上发生了重要变化,同时借助电脑三维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视觉设计语言、图案运用方式和视觉传达等方面不断演进,在丰富文化品牌内涵、吸引新客户群体和提升品牌知名度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爱马仕子品牌“上下”,以中国民族文化元素的当代设计应用为旨,较好地理解与运用了中国传统工艺与美学符号。这一品牌力图打造以中国传统造物文化为底色的当代雅致生活艺术品牌,致力于傳承中国的生活美学和精湛的手工艺,将日渐式微的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保留下来,并从中汲取灵感,木作家具、竹丝扣瓷、羊绒毡、薄胎瓷…经由当代设计的创造力,转化为富于时代精神的“美”与“用”,以再造的形式使传统重返当代生活。

“上下”有一款明星包袋,名叫“揽月”包。它以竹篮子为设计范本,交叠的皮质把手就像竹篮坚韧有节的手柄;手工缀线的连接方法来自于竹钉与竹丝缠绕的固定方式。皮质编织的细节仿效江南的缂(kè)丝工艺——将裁成均匀丝条的皮料与同色系缝线经纬相织,呈现如同竹编的丰富肌理与立体质感。

这套“竹丝扣瓷”工艺的茶具,它是传统竹编工艺与高温白瓷工艺的精妙结合。也许竹编不是什么稀罕手艺,但用刀将一截竹片分丝为 20 多层,每 100 斤原竹才能抽丝 8 两,每一丝的宽度不足半毫米,再用这样轻薄的竹丝去包覆在白瓷功夫茶具上进行编织,就是只有真正的能工巧匠才能完成的工作了。

2、传统造物技艺与现代科技相对接

传统造物文化的精髓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这正是我们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所要遵循的文化策略与实践指南。从造物设计领域来看,就是要探索如何更有效地运用现代设计语言转化传统造物符号与元素。这种转化成功与否,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其中重要的是对传统的认知与理解,是对现代造物文化、设计语言的把握和运用,以及对世界设计与时尚潮流的洞察与汲取。对传统的认知深度,决定着对传统的激活程度;对时尚的洞察深度,决定着对传统的再造力度。著名工业设计教育家柳冠中先生曾强调,中国设计应当体现精神价值的标准而不是对传统形式的模拟,要从设计创造的根本原理去理解设计价值的特征。

现代文化产品不仅类别丰富、品种繁多,而且材料多样、设计新颖、工艺先进,适合在确保精工细作的基础上实现批量生产,同时也形成了一个适应当代人审美观念的现代工业美学体系。以目前科技发展的速度,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并升温的影响,传统手工艺术的未来发展也将开启智能化生产设备的时代。回溯历史,每一次工具的进化和变革都会提升人类的生产能力,使艺术表现力得到增强,丰富了创造形式和内容。人类一直在探索强化和延伸双手的力量和灵巧的途径与方法,这种内在的动力也随着技艺代代传承。而控制着先进生产工具的是人,是人类的思想。虽然机器替代手工的初期有很多问题,比如说形式呆板,图案及工艺不够细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问题都会慢慢解决并越来越精益求精。对于传统手工技艺来说,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我们可以做到的是如何将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扬长避短,更高效优质的推出苗绣产品。

因此,对于湘西苗绣文创产品的发展,应该在保留苗绣图案设计本体的原则下,使用新材料、新工艺,达到设计效果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用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去探索苗绣艺术运用到文创产品中的可行性。这种设计形式对于传统的手工艺和现代技术的匹配也提出了新要求,使得传统工艺可以进行相应的优化,不再是以往传统的复制和仿造,让苗绣文化在传达出内在价值的同时得以更好地呈现,对苗绣文化的延续、创新也提供了更好的方向。在选择新材料作为苗绣文创产品的载体时,要考虑彼此之间是否有结合的可能,观察两者的共同之处或是否存在相关联的载体,这样才能更好的让苗绣刺绣工艺与产品达到完美的结合创新。

3、充分挖掘传统工艺内涵

(1)根据文化内涵进行产品设计。当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后,对物质生活趋于满足,便开始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产品背后的文化性是现代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的。苗绣,它的文化内涵蕴含着苗疆大地既独特又神秘的特质,所以在进行苗绣文创产品的开发时,要融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进行结合创新,这样,以文化内涵作支撑的文创产品才是普通的产品无可替代的。

(2)根据产品的消费导向进行设计。文化创意产品除了蕴含有浓厚的文化内涵,还应当注重市场的导向,符合当下消费者的审美观念,探索用户的真实需求,以此开发出的文创产品才会是市场和用户想要的。花垣县湘西苗绣文创产品除了要满足产品基本的实用功能、符合消费者的审美之外,来往的游客购买文创产品会将是否便于携带、是否有足够的购买欲望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产品应该有浓厚的民族地域特色和工艺足够精美,这样才能让文化创意产品实现双赢,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让民族文化得到弘扬传播。

4、与企业相对接,得到政府的扶持

目前,湘西多地出现了以苗绣为主要设计元素的地方文创企业,以此推动了苗绣文创产品的发展。“七绣坊”是以苗绣元素为特点的湘西本土文创企业,其突破了传统绣品仅仅只是观赏的价值,而将传统的苗绣手工艺产品广泛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这些用企业带动当地就业的做法,为苗绣产品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另外,在国家乡村振兴策略推动下,不仅提高了农村就业率,同时让传统技艺得到传承发展。如“黑土麦田”项目,在黑土麦田服务的村落中有二十余个试点基地均来自湘西花垣。黑土麦田利用花垣县的古苗寨和丰富的苗绣技术发起了苗绣手工艺扶贫项目,以村为单位建立了多个苗绣合作社。这个项目通过联合本地优秀的苗绣绣娘与当地苗绣学校共同培养出苗绣新生力量,为苗绣合作社的创办贮备了丰富的人才和资源。2017年,黑土麦田在花垣县芷耳村创立了苗绣居家服设计品牌—吾寐,目的是通过设计与创新唤醒苗绣以及相关产业的活力,运用创新创意思维激发乡村传统手工艺。

三、结语

苗绣是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如今却遭受技艺失传和难以发展的打击。如何发展苗绣产业,在对湘西苗绣文创产品设计对策研究中,通过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传统造物技艺与现代科技相对接;传统工艺内涵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与企业相对接,得到政府的扶持这些方面的策略,利用乡村振兴的政策为苗绣文创产品的传承和发展开辟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管宁.设计文化产业转型与传统再生[M].江苏.江苏大学出版社,2020(3):008-011.

[2]田鲁.艺苑奇葩:苗族刺绣艺术解读[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式竹,苗勇.苗绣的艺术形式与特色研究[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2(6):238-240.

[4]楊和英.论现代科技境遇下传统苗绣的出路[J].贵州民族研究,2016(8):75-77.

*本文为湖南省社科评审委课题 (XSP21YBCO5O )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文创产品设计对策研究乡村振兴
哈尼族图形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手绘插画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及营销探究
景德镇创意陶瓷产业发展与“一带一路”旅游业文创产品开发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