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的标准

2021-10-22 08:41陈洪铎
中国医学人文 2021年11期
关键词:设身处地医务人员人文精神

文/陈洪铎

我觉得,做一名好医生,首先临床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术)要扎实,这是成为好医生的前提。更为重要的是,好医生必须要有深厚的人文情怀,这是成为好医生的关键。没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对病人没有同情心,不能理解病人,不能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你的医疗水平再高超,技术再精湛,也绝不会成为病人需要的好医生。所以,有没有深厚的人文情怀,能否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是衡量一名医生是否是好医生的一个关键性的标尺。

毋庸讳言,现在有些医生距离好医生的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医疗被不恰当地推向市场,医院“创收”的压力,金钱巨大的诱惑,使一些医生忘记了自己职业的崇高,个别医生甚至沦为金钱的奴隶。在面对病人的时候,个别医生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除病人的病痛,而是如何来为医院、科室和个人“创收”。这种现象的存在,正说明倡导和弘扬医学人文精神的必要和迫切,说明了召开中国医学人文大会的重要。

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加强医学人文建设的落脚点,当然是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努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人文关怀。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也要让医务人员得到关爱,因为医务人员也是人,当医生拼尽全力守护着人性光辉的同时,我们也要为医生守住他们内心的崇高。

实现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要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要让医务人员安心、放心、舒心地从事救死扶伤的神圣事业;医院要培养和照顾医务人员,给病人更好的人文关怀;社会要尊重医务人员,促进尊医重卫风尚的形成;公众也要提高人文素养,客观理性地对待医学。要真正为医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做一名好医生,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只有这样,医学人文精神才能逐步回归,不断弘扬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

期待尊医重卫的社会氛围能早日形成,医生们能有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

猜你喜欢
设身处地医务人员人文精神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成语班
设身处地,追本溯源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