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比较

2021-10-23 11:36万正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

万正

摘  要:目的  为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患者均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瓦房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确诊病例,将患者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采用单双号形式分为治疗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与对照组(静脉溶栓),各组纳入35例患者,比较疗效、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比较治疗14 d后部分梗死血管再通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静脉溶栓治疗方式而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而且预后效果好,应扩大使用范围。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静脉溶栓;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0015-02

急性心肌梗死由心肌坏死产生,其主要诱因为冠状动脉持续性、急性缺氧缺血。有文献资料表明[1],急性心肌梗死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与情绪、饮食、习惯、工作等方面有重要关联。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为胸闷、心脏区域持续性疼痛,往往伴有恶心干呕、呼吸困难等症状,倘若治疗不及时,会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临床常用治疗方式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与静脉溶栓,文章对2019年6月~2020年6月瓦房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案,比较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对象均来自瓦房店市中心医院在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將7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采用单双号形式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45~82岁,平均(57.2±3.9)岁;病程2~9年,平均(4.80±1.12)年。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47~80岁,平均(56.93±3.71)岁;病程2~10年,平均(5.20±1.32)年。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病例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②患者发病12 h内,持续严重胸闷超过30 min。

排除标准:①患者其他脏器伴有严重疾病;②近期有过心脏手术治疗;③伴有恶性肿瘤,或是对试验方式有禁忌证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方式,溶栓前给予患者提供阿司匹林肠溶片(生产企业:广东九明制药公司,国药准字号H44021139,规格:50 mg×100 s),口服,1次/d,300 mg/次;以及氯吡格雷(生产企业:赛诺菲制药公司,国药准字号J2018002,规格:75 mg×7 s),口服,1次/d,300 mg/次。然后,将2万U/kg的尿激酶(生产企业:天津生物化学公司,国药准字号H12020492)与100 mL的 0.9%氯化钠溶液混合,静脉滴注,时间控制在30 min内,1次/d。连续用药14 d。

治疗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术前给予患者阿司匹林(生产企业:广东九明制药公司,国药准字号H44021139,规格:50 mg×100 s),口服,1次/d,300 mg/次;予氯吡格雷(生产企业:赛诺菲制药公司,国药准字号J2018002,规格:75 mg×7 s),口服,1次/d,300 mg/次。然后,给予患者10 μg/kg的替罗非班(生产企业:鲁南贝特制药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90225),静脉滴注,1次/d,时刻关注患者的血压变化。术中采用经皮穿刺法进入桡动脉,并注入3000 U肝素,做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部分,然后进行手术。术后6 h给予5000 U低分子肝素(生产企业:法国安万特制药公司,国药准字号J20090095,规格:0.6 mL:6000AxaIU×2支/盒),1次/d,肌内注射。

1.4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部分梗死血管再通人数、术后观测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人数,如心肌梗死、心搏骤停、支架内形成血栓等。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不良反应,如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

心肌梗死血管再通判定标准:①按照动脉造影情况观察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倘若TIMI分级达到2级或3级,说明血管再通;②心电图ST段抬高,在2 h内下降超过50%;③胸痛2 h内消失。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对纳入患者信息资料展开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比较治疗14 d后部分梗死血管再通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比较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

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

试验过程中,治疗组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心源性休克1例,心力衰竭1例,不良反应率为5.71%。对照组有13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心源性休克5例,心力衰竭3例,恶性心律失常6例,不良反应率为37.14%,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229,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年轻人的饮食习惯与作息时间发生了重大变化[2],如暴饮暴食、过度加班、吸烟饮酒等,很容易产生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最终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快速且有效的治疗是关键[3],通过及时打开闭塞的冠状动脉,缩短心肌血液供应时间,可以促进血液流动,使心脏恢复正常的供氧供血功能。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与病死率较高[4],疾病形成后很容易发生恶化现象。目前,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仅创伤小、康复快,在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的同时,使心肌功能得到有效保护。

上述研究显示,治疗组的部分梗死血管再通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卞申国[2]研究报道相一致。说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更为明显,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心肌泵血力量,提高心脏动力,并且不良反应少。

综上所述,相较于静脉溶栓治疗方式而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且预后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与药物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效果比较[J].预防医学研究,2019,1(4):75-76.

[2]卞申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PCI)与静脉溶栓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对比[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12):1762-1763.

[3]马霞,廖容,赖红梅,等.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与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9,19(89):104-105.

[4]刘广旭,李珊,卢飞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17(1):2247-2248.

猜你喜欢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静脉溶栓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旋磨支架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进展
CYP2C19和阿司匹林药物基因分型指导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血清尿酸与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冠脉血流水平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