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外切内扎硬注加皮瓣整形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2021-10-23 11:36孙成才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分段

孙成才

摘  要:目的  探讨临床对环状混合痔采用分段外切内扎硬注加皮瓣整形术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0年7月山东省平邑县中医院收诊的1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90例、外切内扎硬注术)和研究组(90例、分段外切内扎硬注加皮瓣整形术),比较疗效及术后疼痛、肛缘水肿、便血等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肛缘水肿及便血评分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肛门狭窄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环状混合痔这一复杂痔疮类型,分段外切内扎硬注联合皮瓣整形术的应用,可获取更佳手术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外切内扎;分段;皮瓣整形;环状混合痔

中图分类号:R65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0018-03

环状混合痔是痔疮发展到最严重阶段的具体呈现,可围绕直肠肛管1周,并在严重时呈环状脱出,临床处理较为棘手。鉴于该病特点,在行手术治疗时,若盲目进行病变组织的完全切除,则患者肛门形态及功能势必会形成不可逆性损伤[1-2]。有研究称,采用分段齿形外剥内扎术对该病进行治疗,可获显著效果[3]。本文即以山东省平邑县中医院抽取的180例环状混合痔病例为主体开展的研究,分析分段外切内扎硬注加皮瓣整形术的临床施治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20年1月~2020年7月山东省平邑县中医院收诊的1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划分组别:对照组9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为22~59岁,测定均值(37.12±3.15)岁;研究组90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为21~58岁,测定均值(37.05±3.06)岁。组间资料均衡(P>0.05),本次试验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手术指征;②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研究报经伦理协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病变;②存在肛裂或肛瘘、结直肠恶性肿瘤、肛周皮肤感染性化脓等其他肛肠类疾病;③妊娠、哺乳期女性;④对术中用药过敏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施以腰麻,取截石体位,消毒处理肛管、直肠黏膜中下段。研究组行分段外切内扎硬注联合皮瓣整形术:首先对痔核予以充分有效的暴露,以较大突出部位作为自然分段依据,若分界不突出,则围绕母痔区实施分段,在对肛缘皮桥进行合理保留的基础上,于外痔部分进行放射状“V”形切口制作,实施皮下痔组织钝性剥离与切除。进行肛内消毒,并取痔灵溶液0.5 mL于内痔黏膜下注入,随后在肛内齿线上方0.5 cm处进行内痔区黏膜的结扎,并对齿线予以留存。取两切口中间位置,对皮瓣所对应外侧边缘作一弧形切口,对该处皮瓣进行剥离,包括皮下静脉丛,对于多余皮瓣给予切除,并电凝止血。经观察,明确无活动性出血,则予以7号丝线间断缝合。放置食指于肛内,对其松紧度予以确定,若过紧,则于6点位,实施皮下浅层括约肌松解,促使肛门于适宜松紧度维持。术毕,将亚甲蓝注射液于创缘注射,并对创面施以凡士林油纱填塞,外层取塔纱压迫、固定。

对照组仅行外切内扎硬注术,钳夹内痔,并针对内痔黏膜区域3、7、11点位施以消痔灵溶液注入,剂量0.5 mL。钳夹外痔下缘,朝向齿线予以放射状切口处理,直至齿线上方区域0.5 cm处,对皮下痔静脉丛施以分离操作,弯钳对内痔基底部进行夹持,以7号丝线实施“8”字结扎处理。进行残端清理,并对肛管皮桥予以适当留存。依此方法完善余下区域混合痔手术。

1.4  观察指标

(1)于术后4周观察疗效:各症状及体征(内痔脱出、外痔团块、便血等)均呈消散状,创口愈合,外观平整,经指检,无痔残留,此为痊愈;如上述症状获显著改善,经指检,痔核呈大幅度缩小,此为有效;未及上述标准,即予无效评定。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2)于术后4周评估临床症状:①疼痛: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系统,0~10分区间内,分值越高,提示疼痛感越强烈;②肛缘水肿:0分:无;1分:≤0.5 cm2;2分:介于0.6~1.0 cm2;3分:介于1.1~2.0 cm2;4分:>2.0 cm2;③肛门坠胀与出血:0分:无坠胀/出血;1分:轻度坠胀/纸上带血;2分:中度坠胀/便后肛门有可自止的滴血;3分:严重影响生活的重度坠胀/便后肛门有喷射状出血,需给予缝扎或药物止血;④肛门狭窄:食指通过困难,记录轻度狭窄;食指不能通过,记录中度;小指通过困难,记录重度。

1.5  统计学分析

经由SPSS 22.0对相关数据施以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表达采用(x±s),而其检验使用t檢验;计数资料的表达采用[n(%)],而其检验使用χ2检验,以P<0.05示意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定

经综合评估,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89%,高于对照组(9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指标评分

经观察,研究组各指标评分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肛门狭窄发生率

经统计,研究组无肛门狭窄发生,对照组轻度肛门狭窄5例,占比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 =0.023)。

3  讨论

对于痔疮,肛垫下移学说广受认可。作为严重型痔疮,环状混合痔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大,医务人员亦在不斷研究既可对疾病治愈,又可使正常肛管组织结构得以最大保护的术式。本文所用分段外切内扎硬注术,在对环状内痔进行处理时,对于已呈病理改变的脱垂内痔、肛垫、痔动脉区内痔等予以选择性的结扎与切除,同时予以消痔灵硬化注射,可起到规避肛垫过度损伤,同时减轻局部组织粘连,以达到“悬吊”肛管及肛垫组织的作用,局部血管呈闭塞状,肛垫血供亦随之减少,促使痔块萎缩,继而出血得到良好缓解。而针对外痔的处理,则应用分段切剥及潜行剥离,通过放射状梭形切口制作,有利于减压及引流,使术后疼痛感、水肿情况均获减轻。同时切口间对适量皮瓣予以留存,可有效规避术后肛门狭窄的问题,同时肛门控便、反射功能均较好[4]。此外,对多余皮瓣予以切除及顺切口位置缝合,促使愈合的同时减轻皮瓣水肿,具整形特点,术毕应用复方亚甲蓝液创缘注射,可对术后疼痛予以有效预防,并缓解因疼痛所致排尿困难、水肿等。该术式的应用,不仅可使痔体得以彻底的切除,还能对齿线予以留存,使肛门功能及完整性均得以最大化保障,术后疼痛、肛缘水肿等情况较为轻微,治疗效果更为突出。本文结果中,研究组总有效率评定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创面疼痛、肛门坠胀、肛缘水肿、便血等评分及肛门狭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证实分段外切内扎硬注加皮瓣整形术对于环状混合痔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并与李天煜等研究具一致性[5]。

综上,针对环状混合痔这一复杂痔疮类型,分段外切内扎硬注联合皮瓣整形术的应用,可获取更佳手术效果,减轻患者术后诸多不适症状,规避术后肛门狭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宋红梅,邓嘉秋,陈龙开,等.云南白药加血竭对环状混合痔术后难愈创面的促愈及作用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024(15):222-227.

[2]夏佳毅,刘访,李志,等.外剥内注肛垫回缩固定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8,21(12):1443-1445.

[3]胡江林,朱静芳,袁海涛,等.痔上黏膜环切术加外痔分段切除血栓剥离治疗急性嵌顿性混合痔的效果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20,28(3):68-70.

[4]宋小平,陈显韬,闫骁春.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0,30(8):111-115.

[5]李天煜,蔡伟杰,陆浩林,等.基于齿状线保护的TST+分段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9,025(5):548-552.

猜你喜欢
分段
函数图象、性质、求值,分段函数
2018年—2020年山西省普通高考成绩分段统计表
2018年—2020年山西省普通高考成绩分段统计表
分段函数热点考向剖析
分段函数的常见题型及其解法
分段函数求导的若干问题
山西省2018年普通高考成绩分段统计表(文科)
山西省2018年普通高考成绩分段统计表(理科)
已知f(x)如何求F(x)
例谈分段函数单调性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