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法在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10-23 03:40王春月张霞王素兰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

王春月 张霞 王素兰

摘  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德州市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行PDCA循环管理可以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法;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0046-03

妇产科手术操作较为复杂,对施术者有较高的要求。且多数患者在面对手术治疗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这会影响到患者的配合程度,增加手术风险。为了巩固手术疗效,减少意外情况,临床多会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1]。但是传统护理模式只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未充分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这很难改善患者负性心理。PDCA循环法由四个环节组成,循环重复所有缓解,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手术过程中的细节问题,确保各环节紧密地衔接在一起,提升手术护理质量,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系统的高质量服务。为了探讨该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次研究以114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德州市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7例。对照组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5.47±3.68)岁;阴道炎患者12例,宫颈糜烂患者11例,盆腔炎症患者9例,子宫肌瘤患者8例,卵巢囊肿患者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4例。研究组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5.54±3.73)岁。阴道炎患者13例,宫颈糜烂患者11例,盆腔炎症患者10例,子宫肌瘤患者8例,卵巢囊肿患者7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5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均为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2)認知功能正常;(3)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1)存在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3)不同意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主要内容为:定期进行人员的职业培训,如手术器械、急救物品、药物的准备工作、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观察检测以及紧急状况处理能力等。在患者住院的过程中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积极与同组人员进行工作经验、心得体会的交流。划分人员的责任以及职责。

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法,内容如下:(1)P(计划)。护士长依据妇产科患者数量、疾病种类以及手术类型等实际情况将责任护士进行分组,对护理人员进行疾病及手术知识的再培训,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了解PDCA循环模式相关知识,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随后围绕手术的不同时期制订针对性的管理方法。在手术前,除了指导检查外,还应当开展全面的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手术中,快速准确完成口头医嘱,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监测患者各项体征变化;手术后,积极探视患者,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同时制定科学的康复方案。量化各项考核指标,细化护理内容。通过讨论总结妇产科手术围术期常见护理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在后期实际护理中落实执行。(2)D(执行)。阶段性监督护理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时评价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患者实际反应以及与护士长的沟通,进行护理方案的调整。强化对患者的健康宣教,提升患者手术认知度。积极疏导患者负面情绪,促使患者保持较高的配合程度。加强并发症预防,促使患者尽快恢复。(3)C(检查)。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依照相关规定展开护理。每周检查科室实际工作状况,明确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必要的解决措施,对实际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定期召开总结会,了解工作中是否存在细节问题。(4)A(处理)。护士长每周总结管理经验,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如果还存在未解决的护理问题,召集全科室人员展开讨论,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在下一轮循环中实施。通过四个环节的层层递进,反复循环,不断解决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

1.4  观察指标

(1)情绪改善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改善情况,各量表中各有20项评估项目,使用4级评分,评估标准为SAS评分>50分时说明患者存在焦虑、SDS评分大于53分时说明患者存在抑郁,并且患者各量表评估得分越高,说明负面情绪越严重。(2)护理满意度:通过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评价范围包括临床基础护理、护理人员态度、治疗及心理护理等,总分为100分,高于85分为非常满意,61~84分为一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3)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反应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认知功能四方面进行评价,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情绪状况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在疾病影响及缺乏手术认知情况下,多数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会存在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患者会表现出较低的依从性,这会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手术治疗效果。作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点,手术患者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一旦出现偏差就可能引发医患纠纷。因此针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有必要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其负面情绪,促使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2-3]。

PDCA优化可以各个工作环节,实现工作质量的提升。要想将这一模式应用于妇产科护理中,不仅需要增强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还要强调工作过程中的责任感,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更好地解決实际工作问题,优化患者医疗体验。同时,PDCA循环还可以更好地解决细节问题,在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引导下,小组成员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的管理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检查与处理查漏补缺,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确保整个科室护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4-5]。在进行PDCA循环管理后,患者对手术治疗会产生一定认知,这有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下,患者会有更好的医疗体验。更重要的是,该管理模式可以构建以一支综合素养过硬的护理服务队伍,这可以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本次研究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PDCA循环法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有更高的护理满意度(P<0.05)。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行PDCA循环管理可以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贺芳.PDCA循环管理法在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12):1536-1537.

[2]蒋芯,叶小莉.PDCA循环管理法在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6):113-114.

[3]彭秀清,胡艳,关婷娇.PDCA循环管理法在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0):2960-2962.

[4]钟媚共,谭文锵,伍卓坚,等.临床药师利用PDCA循环参与卵巢良性肿瘤临床路径管理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13(22):181-184.

[5]陈靖,吴珠芳,陈素梅.PDCA循环管理体系在医院消毒中心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3):175-177.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
护士长巡视工作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患者的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分析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探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浅谈新木桶原理在临床科室护理队伍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