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1-10-23 03:50张芳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护理干预

张芳

摘  要: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化疗治疗时接受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探究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进行肺癌护理干预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比组行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行加强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不良反应、患者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肺癌患者心理状况评分均低于对比组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癌患者不良反应低于对比组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比组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生理机能性、健康变化情况、社会功能性、躯体疼痛感和情感职能)高于对比组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护理干预更加全面、细致,以肺癌患者需求为护理核心,不仅提升护理质量,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使肺癌患者满意程度更高,提升其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护理干预;肺肿瘤;化疗治疗;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9-8011(2021)-10-0056-03

肺癌是源于肺部支气管病变的一种癌症,并无传染性,但受到遗传因素影响,肺癌家族病史人群发病率高[1]。化疗是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但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如厌食、便秘和腹泻等,导致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生活质量不佳。多数肺癌患者因为病痛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感出现负性心理情绪,在肺炎治疗与护理过程中配合度不高。护理干预是提升肺癌患者生理与心理耐受能力的有效方法,改善肺癌患者心理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故此,选择80例患者进行肺癌护理干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进行肺癌护理干预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所有肺癌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对比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6~69岁,平均年龄(52.64±1.98)岁;肺癌类型:腺癌16例,鳞癌24例。研究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7~69岁,平均年龄(52.67±1.99)岁;肺癌类型:腺癌17例,鳞癌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肺癌患者符合WHO临床诊断标准;(2)知情同意此次肺癌患者干预研究内容;(3)肺癌患者生存期>5个月。

排除标准:(1)沟通障碍患者;(2)肺癌患者病情急剧恶化;(3)传染病患者。

1.3  方法

对比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干预措施。一般护理干预:(1)根据肺癌化疗要求,科学配置药物,按顺序给药;(2)监测化疗过程中肺癌患者生理指标数据;(3)告知肺癌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事项。两组患者均化疗药物均为顺铂。

研究组40例肺癌患者则在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接受加强护理干预。加强护理干预:(1)药物护理干预。①根据医嘱要求为患者服用抑酸药物、地塞米松等,增强患者不良反应能力耐受能力,降低对化疗对肺癌患者消化系统的影响;②针对肺癌患者已经出现的不良反应,可以根据医嘱要求进行灌肠、按摩等对症治疗措施。(2)饮食护理干预。①肺癌患者少吃多餐,减轻消化系统负担;②多进食易吸收的食物;③多食用优质蛋白食物;④切忌油腻、高盐、高脂肪食物,不宜进食辣椒、胡椒等刺激性的食物;⑤切忌吸烟、饮酒。(3)心理护理干预。用专项量表筛选高危抑郁、焦虑患者,依据肺癌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护理分级;对于高危心理状况患者要联合心理医生对其进行专项护理;护理人员及肺癌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增强治疗信心。(4)行为健康教育。①采用画报宣传、视频宣传、健康知识讲座等多种方法,增强患者对于肺癌化疗知识的掌握;②为患者讲解其他肺癌化疗案例,帮助患者借鉴、学习健康知识,并形成积极的治疗态度;③对肺癌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配合护理干预工作开展。

1.4  观察指标

(1)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由肺癌护理干预研究人员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肺癌患者进行评估,评分范围为0~10分,评估时间为干预前与干预后14 d,了解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情况。(2)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厌食、便秘、腹泻及其他。(3)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程度,包括不满意、一般和满意。由此次肺癌护理干预研究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参与研究的肺癌患者依据主观护理干预感受选择对应项,记录满意例数,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4)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包括生理机能性、健康变化情况、社会功能性、躯体疼痛感和情感职能。由此次肺癌护理干预研究人员使用生活质量问卷(SF-36)进行调查,评分范围为0~100分,调查时间为护理干预工作开展30 d,了解患者生活质量。

1.5  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整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SDS和S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比组SDS和SAS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比组不良反应共计8例(20.00%),高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2例(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程度比较

对比组满意度为30例(75.00%),研究组满意度为37例(92.50%),对比组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对比组生活质量(生理功能、健康变化情况、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感和情感职能)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肺癌临床发病概率高,我国肺癌患者人数逐年升高,男性患有肺癌的人数要高于女性,已经是男性死于恶性肿瘤的主要疾病之一[2]。临床调查研究显示,由于肺部组织代偿性高,许多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期,预后效果有限。肺癌虽然无传染性,但有家族遗传趋势[3]。肺癌发病机制主要与肺部长期处于不良炎性刺激有关,导致部分细胞出现癌变,致使患者患上肺癌。

多数患者诊断时间为中期、晚期,主要症状表现为胸痛、咯血等症状,患者需要长期住院,因此治疗费用相对比较高[4]。治疗期间,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疼痛影响,心理情绪始终不佳,部分患者甚至对肺癌治疗失去信心,采取极端方式抵抗治疗与护理措施,不利于肺癌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5]。此外,化疗一直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表现出多种不良反应,进一步加剧了肺癌患者不良情绪。在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强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从健康教育知识、患者个人营养需求、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预防护理、心理情绪安抚等护理措施,增强肺癌患者在生理与心理上的耐受能力,对于身心健康也十分有益[4]。此次研究,選择40例肺癌患者进行了以不良反应为核心的多项指标对比,数据结果有力证明了强化护理干预在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满意程度以及不良反应预防等各方面的优势。

综上所述,加强护理干预更加全面、细致,以肺癌患者需求为护理核心,不仅提升护理质量,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与生活质量,让肺癌患者满意程度更高,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李晓霞.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4):2440-2442.

[2]吕聪静,吴英雪.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4):715-716.

[3]蒙丽艳,王悦.心理干预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中应用效果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8,16(12):1468-1471.

[4]黄守梅.肺癌化疗实施护理干预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5):156-158.

[5]丁雅琴,嵇冰,曹美丽.综合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9,13(13):14-16.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护理干预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