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应用的临床分析

2021-10-23 04:34范晓婧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孕产妇产后出血

范晓婧

摘  要:目的  探讨孕产妇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龙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发生产后出血的82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低于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  孕产妇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且应用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

关键词:孕产妇;产后出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0110-02

产后出血是女性分娩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一种,主要是指分娩完成后,产妇失血量在24 h内超过500 mL,或者选择剖宫术分娩后,总出血量超过1 000 mL。据临床数据统计显示,有2%~3%的产妇会发生产后出血[1]。同时产后出血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治疗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孕产妇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效果,纳入发生产后出血的82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现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龙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发生产后出血的82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年龄21~42 岁,平均(29.68±2.43)岁;孕周36~42周,平均(38.35±1.27)周;产次0~2次,平均(1.19±0.34)次;初产妇25例,经产妇16例。研究组年龄21~44岁,平均(29.55±2.17)岁;孕周36~42周,平均(38. 73±1.08)周;产次0~2次,平均(1.22±0.17)次;初产妇26例,经产妇15例。两组基线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且同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美国妇产科医生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ACOG)发布的《产后出血临床实践简报(2017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均为单胎妊娠,无畸形儿、巨大儿等。

排除标准:病情危重,需行子宫切除;伴有肝、肾、肺、心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严重贫血;分娩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近期服用过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伴有精神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缩宫素(辉凌制药(中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20093500)胎儿娩出后 20 U 常规宫体内注射。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Pharmacia and Upjohn Company,H20170146),在产妇有出血情况发生后的 1 min内,子宫肌注,向其体内注入250 μg的药品;等待15 min,若出血情况无改善,需要再次注入等量的药品,反复注射直至子宫恢复收缩力停止,最大剂量为1 500 μg。

1.4  观察指标

(1)两组治疗效果,根据出血控制时间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给药15 min 内控制出血为显效;15~30 min 控制为有效;给药 30 min 后仍无宫缩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比较,产前及产后24 h均抽取所有产妇肘部静脉血3~5 mL,离心处理后,分离出上层血清后,利用ACL TOP7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凝血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均产生变化,研究组APTT、TT低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后常见的危重并发症,由于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发生,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最主要的原因,占据总比例的70%;宫缩乏力是指胎盘娩出后子宫肌组织收缩不良[3]。女性子宫颈的主要构成为肌肉纤维和结缔组织,血管密布,血运十分丰富。在胎盘娩出后,子宫的循环血量超过了 500 mL/min ,此时非常需要子宫组织快速压迫扩张的子宫螺旋动脉以防失血过多[4]。但松弛无力的肌肉组织就无法对血管进行压迫,达到止血的效果,引发了子宫出血。因此,促进子宫收缩力恢复是治疗产后出血、改善分娩预后的重要措施。

临床防治产后出血的方法较多,包括子宫按摩、使用宫缩剂以及对动脉分支结扎等,其中以使用缩宫素最为常见。缩宫素可促进子宫钙离子大量释放,并且会对钙离子的内流产生抑制和阻碍作用,这会导致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增强,提升子宫平滑肌收缩能力,从而压迫血管,促进止血。但是缩宫素药物在机体代谢较快,半衰期短,无法产生持续性的子宫收缩效果。并且药物只能作用于子宫上端,如果产妇因子宫下端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甲基前列腺素,为天然的 PGF2α合成类似物,属于强效子宫收缩剂,其活性成分是前列腺素氨丁三醇,药物长时间作用于子宫平滑肌,与缩宫素受体结合可引起宫内压力增加,引起子宫节律性收缩,从而促使血管快速闭合而有效止血[5-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P<0.05)。经治疗后,两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均由变化,研究组APTT、TT低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孕产妇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且应用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宋小侠,卢燕玲,翁廷松,等.马来酸麦角新碱、卡贝缩宫素注射液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7,38 (18):2850-2852,2855.

[2]朱方玉,漆洪波.ACOG实践简报“产后出血(2017版)”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6):623-627.

[3]刘洁,王本昀.欣母沛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4):873-874.

[4]贺蓓.欣母沛在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最佳应用时机及效果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9):129-130,132.

[5]劉亚男,石艳君.卡贝缩宫素注射液联合欣母沛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3):95-97.

[6]张旭.欣母沛联合卡贝缩宫素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0):147-148.

猜你喜欢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孕产妇产后出血
心理护理在改善孕产妇妊娠结局及产后抑郁情绪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预防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分娩镇痛的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在剖宫产术中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齐齐哈尔市2004-2008年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动态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