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对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2021-10-23 05:22朱会丽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朱会丽

摘  要:目的  探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治疗方案在小儿急性白血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给予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用药方案,对比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外周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CD3+、CD4+、NK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8+、CD4+CD25+CD12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急性白血病患儿采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柔红霉素;阿糖胞苷

中图分类号:R73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0-0148-02

急性白血病是比较严重的血液疾病,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等,主要临床症状为面色苍白、疲乏、出血等[1]。与此同时,急性白血病也会对患儿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造成损害,还容易导致患儿发生电解质、酸碱失衡等,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多重感染性疾病,若患儿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易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帮助患儿作积极的药物化疗,从而缓解疾病进展,延长其生存周期,这也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2],在传统的临床治疗中,通常以联合环磷腺胺、长春新碱的治疗方案,但临床效果不理想,为此,本文选择医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满足本研究的条件的5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研究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5~12岁,平均(7.21±0.44)岁。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在6~14岁,平均(7.19±0.57)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儿的家属均表示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满足急性白血病诊断和治疗标准[3];②均为初次确诊者;③年龄低于14岁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③合并严重全身感染者[4]。

1.3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具体如下:600~800 mg/m2的注射用环磷酰胺(生产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856)和1.4 mg/m2的长春新碱(生产企业:辅仁药业集团熙德肿瘤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8151)进行静脉滴注,治疗1次/周。治疗第1~14天,口服泼尼松片(生产企业: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口服40 mg/(m2·d),休息14 d后再继续上述用药1周,1周为1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

观察组患儿采用柔红霉素(生产企业: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361)联合阿糖胞苷(生产企业: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072)进行治疗,具体做法如下:柔红霉素剂量选择30~50 mg/(m2·d),对患儿静脉注射,在用药前,每支加入10 mL注射用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溶解,治疗1次/d,连续3 d,同时选择注射用阿糖胞苷进行静脉注射,选择阿糖胞苷,选择剂量100 mg/(m2·d),加入200 mL 0.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周,1周为1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根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相关标准[4]:①完全缓解:用药结束后,症状、体征完全缓解,血小板高于100×109/L,外周中性粒细胞高于1.5×109/L,且白细胞检查未见白血病细胞,其他细胞水平正常,如巨噬细胞、红细胞等,无Auer小体;②部分缓解:用药结束后,患儿症状、体征有所缓解,血小板、白细胞、高红细胞、巨噬细胞等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是未达到完全缓解;③未缓解: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比较两组治疗后CD3+、CD4+、NK细胞、CD8+、CD4+CD25+CD127-水平,方法如下:取两组患儿外周血液,放入测定管,向其中加入100 μL抗凝血,分别加入相应的抗体震荡混匀后,放入温度是完全避光的条件下,静置30 min,离心处理后,取血清上清液进行化验,化验仪器选用FC500流式细胞分析仪。

1.5  统计学意义

采用 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數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内患儿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后外周血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CD3+、CD4+、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CD4+CD25+CD12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小儿恶性肿瘤疾病中,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始终位于首位,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现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急性白血病疾病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先进,给小儿急性白血病治疗带来更多思路[5]。在如今小儿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抗白血病药物化疗这种治疗方法,一般情况下,很多患儿在进行骨髓(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为了进一步强化临床治疗效果,仍需依赖化疗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柔红霉素属于周期非特异性化疗药物,是临床常见的蒽环类抗肿瘤类药物(第一代),药物有效成分进行到人体后,能够对肿瘤细胞的繁殖与增生产生明显的抑制。与阿糖胞苷是常见的嘧啶类抗代谢类药物,可对细胞DNA自身的合成产生抑制效果,從而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进行干扰,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6]。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CD3+、CD4+、NK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CD8+、CD4+ CD25+ CD12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研究结果与权威文献[7]报道结果基本相一致,证实联合用药的临床优势。

由此可见,在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免疫能力,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胡豫,金洁,张钰,等.Venetoclax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治疗不耐受强化化疗的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一项Ⅲ期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中中国队列结果[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1,42(4):288-294.

[2]陈依丽,赵文舒,郭绪涛,等.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首疗程标准诱导化疗失败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21,37(14):1800-1804.

[3]冯娟,陈德福.阿糖胞苷联合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中国处方药,2021,19(7):118-119.

[4]高婷.PDCA护理管理对白血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效果的影响—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4版)》[J].中国医药,2021,16(2):321.

[5]黄磊,叶晨静,吴超,等.阿扎胞苷联合venetoclax治疗新诊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内科理论与实践,2021,16(3):178-182.

[6]张德云,邰宵辉,张剑萍.地西他滨联合减剂量HAG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老年低增生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1,16(6):53-55.

[7]张文荟,陈香丽,陈玉清,等.高三尖杉酯碱联合阿扎胞苷与Venetoclax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1,38(6):580-584.

猜你喜欢
急性白血病
C反应蛋白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感染的诊断意义
信息、情感支持对急性白血病患儿生存质量及照顾负担者情绪状态的影响
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
分析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
去甲氧柔红霉素与柔红霉素治疗初治AML的疗效分析
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
美罗培南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重症肺部感染临床效果观察
急性白血病护理中应用护理程序的干预效果观察
血清乳酸脱氢酶对诊断急性白血病的临床价值
程志教授治疗恶性血液病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