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2021-10-25 17:52许震
现代营销·理论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现代化信息化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管理技术也步入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步伐。想要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首先要利用政府的带动作用,做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改善,最大化提升农业经济信息化的水平,并将已有的农业资源进行整合,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农业经济管理服务的团队,注重团队人员对于信息网络知识的掌握,保证信息化农业经济管理所带来的高效益。

关键词:农业经济;现代化;信息化

農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指,农业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收集、整理各类农业信息,改善传统农业管理的不足,充分激发劳动者积极性,通过对农业进行科学的管理,使其生产的效率以及品质有所提高,减少人工成本的过程。本文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所带来的好处以及目前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提升信息化水平的建议,希望能对农业经济管理有所帮助。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意义所在

首先在科技的卓越发展下,大数据已然为各个领域的转型升级带来较大契机,在未来我国经济建设,必然以信息化为总体发展趋向。因此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组成之一,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所具意义重大,为更快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通过信息化管理,国内不同地区农业信息可实现共享,劳动者可更为及时的获取市场信息,进而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以提高经济收益。其次,全球经济创新发展之下,继续沿用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显然已不能满足市场所需,进行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充分的对国外农业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吸取,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从而促使我国农业劳动力质量及生产水平提升,并促进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大[1]。最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可使政府及时、准确获取实际情况,并进行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助力农业获得稳定、持续发展。

二、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的问题所在

(一)政府投入不足

依据现阶段我国农业从业者整体文化水平来看,知识储备量相对来说存在一定局限,对于新生事物的学习与接受均尚需空间。这势必会影响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服务制定的具体落实和发展。因此,政府首先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其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相关知识的认识。此外,信息化管理还需相关的技术支持,同时给予大量资金、设备支持。但在农村,网络覆盖率相对有限,部分地区缺乏现代化的设备与技术,在这方面政府虽有投入,但尚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影响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信息资源的整合性欠缺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有关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为重要内容,但实际管理中,有效的整合措施依然存在欠缺,以至于相应的信息难以获得有效利用。这一情况之所以出现,与资源结构不合理、农业信息缺乏权威性及及时性有关,农业信息共享被阻碍,降低了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缺乏专业性人才

目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来说是缓慢的,综合素质更高、专业性更强的人才更加倾向于在大城市发展,这也就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工作的相关从业人员,专业技术与能力存在一定短板,无法及时且有效的对管理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影响工作质量与效率以及完善与创新,影响其进一步的发展。

三、提高农业经济化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加大政府投入

对于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首先需要对广大群众的信息化意识进行提升,激发其参与至信息化建设中的强烈意愿,进而对信息化平台优势进行充分的利用,以此进行农业知识学习。因此,相关的政府部分应加强信息化教育宣传与培训工作,帮助农民更好的对农业信息化知识进行了解,同时可推广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以切实保障信息化建设有序进行。此外,我国既往在播种与收获等环节主要是以人力、传统运输类机械为主要生产经营方式,在信息化接卸设备方面处于滞后状态,制约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因此,对于农业经济的信息化管理,不应将之视为某一个地区的事情,而应达成“全国一盘棋”局面,政府机关应加大投入,提供适宜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机械,以促进信息的综合整理[2]。

(二)实现资源整合

对于工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切实提升,需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予以促进,以切实实现资源共享。鉴于此,首先应予以完善信息化服务系统建设,收集相关的数据,并对农业信息进行不断的更新,同时对于农业信息的来源应确保其可靠性、科学性、全面性与真实性等;其次,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情况应予以及时掌握,并基于市场发展的动态,撰写与之相关的农业发展信息,以使广大群众可对我国农业发展情况有充分和及时的了解,并对农业种植结构及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农业生产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政府部门可通过对农业的划分,予以经济管理模式的明确,并为农民将各种生产技术引进,比如说生物工程技术、高效栽培及病虫害技术等,同时在进行测土配肥的过程中,相应的服务体系可予以精细化服务提供,以帮助诊断,在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上,提供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服务,推动信息化经济管理顺利推进。

(三)加强专业性人才队伍建设

人是第一生产力,想要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从业人员、务农人员自身所具备的信息化素养所起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与人才队伍建设十分关键,从而使农业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增强,并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科学调整以及增产增收。国家及政府应对现代农业发展予以高度重视,提升农业经济扶持力度,并对农业经济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地位获得大幅提升。另外,高校对于相关专业的建设力度应予以加大,以培养更多的专业化人才。此外,当地政府应基于所在区域实际状况进行技术模范队伍组建,开展教育、培训,以达到科学种植效果。

结束语:

伴随经济、科学技术在近年的卓越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亦成为趋势所向,对信息化平台进行积极打造,以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给农民,以打破地域桎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生产质量、效率及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冯丽华.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594(04):145.

[2]任凤国.加快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J].山西农经,2016(11):47-47

作者简介:

许震(1976.12-),男,汉,浙江天台,本科,农业经济师,天台县农业农村局,改革与农村合作经济指导科,副科长,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现代化信息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我的女巫朋友
现代化